經濟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敦促發展中國家反對「航運排放稅」

中國向某些發展中國家發出外交照會,批評富裕國家設定「不切實際的」減排目標,「將導致海運成本大幅增加」。
2023年7月3日

日本經濟:太陽回來了嗎?

徐瑾:在巴菲特加持下,日本經濟似乎重新成爲人們關注的重心,中國社群媒體也開始關注辜朝明的大衰退理論。關於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最大的誤區與經驗是什麼?
2023年7月2日

在中國,「綠色就業」走紅

姜夢楠:「社會經濟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雙碳」政策引發「綠色就業風潮」,預計到2025年,相關行業的從業者將會達到100萬人。
2023年7月2日

中國製造業活動連續3個月收縮

6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49,略高於5月份的48.8,但仍處於收縮狀態。建築業PMI爲年內最低水準。
2023年6月30日

德國工商介面臨的三大經營風險

袁傑:2023年德國經濟預計將出現零成長, 甚至萎縮。各行各業現普遍對前景感到擔憂。
2023年6月30日

德國6月通膨率加速至6.8% 超出預期

這將對週五公佈的歐元區總體通膨構成上行壓力,從而強化歐洲央行繼續加息的決心,抵消西班牙通膨降至2%目標以下的好訊息。
2023年6月30日

歐盟拒絕美方終止鋼鋁關稅的解決方案

雙方目前暫停了川普主政時加徵的關稅,但必須最遲在10月就新的「綠色鋼鐵」俱樂部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
2023年6月29日

發展中國家綠色轉型缺少資金支援

沃爾夫:發展中國家難以爲綠色轉型融資。多邊開發銀行和IMF應爲其提供外匯擔保,從而幫助吸引私人投資。
2023年6月29日

全球儲備貨幣(非常短暫)的歷史

佩蒂斯:人們常說,美元是600年全球儲備貨幣歷史中的最新一種,它也終究會被取代。這種說法的問題在於,這樣的歷史並不存在。
2023年6月29日

航空業在綠色轉型、數位化、出口合規方面求賢若渴

專家認爲,IT行業需要人才具備多項技能,這些技能並不都能從大學和培訓機構中獲得,因此國家不僅要爲IT行業規劃好人才路線,還要與時俱進地改革課程。
2023年6月28日

金融反腐:能否帶來行業新十年?

李楠、陳開宇:40多位銀行高階主管接受審查調查,對行業影響如何?金融反腐的關鍵是要有清晰政策,還需要思考如何監管「監管者」的問題。
2023年6月28日

高考改變命運嗎?什麼決定未來的收入?

夏春:孩子的能力,除了個人努力,其實很多程度上來自於家庭。父母應該發現了,真正不能輸在起跑線的,並不是孩子們,而是他們自己。
2023年6月28日

奈及利亞成中資打造非洲版「超級APP」的起點

當兩家背後有中資支援的金融科技公司滿懷抱負想要打造非洲版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時,他們決定就從拉各斯開始。
2023年6月28日

對話安哥拉青年:年輕人急需大量技能培訓,中企是關鍵來源

Oscar告訴我,「中企和安哥拉的政府間在大學等教育領域開展合作。安哥拉的人口結構非常年輕,政府正在推動年輕人接受教育。各方面的技能,我們都很需要。」
2023年6月28日

「一帶一路」倡議爲全球經濟提供支援

專家表示,中國在中東地區投資是應市場而生的,無論基建還是其他建設都是市場化機制在運作,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還是具體取決於走深走實的關係。
2023年6月28日

年度各國央行調查顯示:未來10年美元將保持主導地位

一項年度調查顯示,各國央行預計美元在全球儲備中佔比的下降將是緩慢的,從目前的58%降至10年後的54%。
2023年6月28日

日元下滑引發政府幹預猜測

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稱,當局正「以強烈的緊迫感」關注市場走勢,並將在跌幅過大的情況下「做出適當反應」。
2023年6月28日

轉向再生農業是全球趨勢,需要全價值鏈合力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樊勝根表示,保住「耕地紅線」,讓小農透過使用有機化肥等方式從再生農業中獲益,是中國農業和土地面臨的挑戰。
2023年6月27日

爲何高利率會加劇世代矛盾?

奧康納:在這個利率大幅上升的新時期,揹負抵押貸款的較年輕勞動者可能覺得,他們再一次在代整個社會受苦。
2023年6月27日

全球工業「軍備競賽」適逢其時

霍爾丹:全球正在展開一場再工業化「軍備競賽」,其驅動力很可能對全球宏觀經濟具有持久影響,甚至可能幫助其擺脫長期停滯。
2023年6月27日

中國央行「降息」的邏輯

聃丘泰:央行近期密集的利率序貫下降操作,反映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操作何種邏輯?中國合理的利率水準是多少?如何合理把握?
2023年6月27日

沙烏地向中國夏季達佛斯派出大規模代表團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正在深化與中東的合作,以期在3年防疫封鎖之後恢復經濟活力。
2023年6月26日

國際清算銀行建議各國政府收緊財政政策

這家「央行的央行」稱,在通膨高企而利率上升之際,各地政府應提高稅收或削減公共支出,以幫助央行抑制通膨並減輕金融危機的風險。
2023年6月26日

應對全球變暖 歐盟將參與地球工程辯論

歐盟委員會將在週三呼籲國際社會努力評估「氣候干預措施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其中最具爭議的方法之一是平流層氣溶膠注入。
2023年6月26日

「越南需要採取激進措施以實現經濟目標」

越南財長鬍德福警告,由於訂單急劇下降,該國經濟難以保持強勁成長,下半年很可能要採取激進措施來實現全年成長6%至6.5%的目標。
2023年6月26日

樓市泡沫推動出口領先?

古堯:樓市泡沫透支消費,國內製成品市場受壓,增加了中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爲平穩出口,偏軟匯率、訂單優先等都會成爲趨勢性選擇。
2023年6月25日

全球人口減少背後:被忽視的和被反對的

夏春:在我設想的未來世界裏,機器人和人類能達到一個合理比例。且人類的基因是自私的,在負擔減少後,都天生願意複製甚至犧牲自己,完成基因的延續。
2023年6月25日

不上市的泰康保險是如何規範公司治理的?

鄭志剛:對董事會作爲公司治理核心的尊重往往是一家企業治理文化的集中體現。那麼泰康保險又是如何體現對董事會作爲公司治理核心的尊重呢?
2023年6月25日

人口結構與經濟成長:日本經驗與中國現實

程實、張弘頊:作爲亞洲兩大主要經濟體,分析中日經濟的同與不同,既是理論界關注的學術熱點,也將助力市場主體和政策制定者優化長期戰略選擇。
2023年6月25日

厄爾尼諾現象帶來艱難抉擇

阿胡賈:厄爾尼諾現象的到來預示著一個新的氣候不確定時期,其往往伴隨極端天氣,經濟學家和政治人士如果置之不理就會付出代價。
2023年6月25日

恢復和擴大消費任重道遠

翁一:服務消費者、留住消費者、穩固基本盤進而再做長遠打算,是今年「618」各平臺的核心戰略,也是當下消費有待回暖的具體寫照。
2023年6月21日
|‹上一頁‹‹3334353637383940414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