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專訪歐盟駐華使團大使庹堯誨

庹堯誨表示,疫情和俄烏戰爭,讓歐洲人認識到,我們不能80%依賴單一來源的關鍵產品和材料,這就是我們去風險和多元化的原因,但這並不意味著對華脫鉤。
2023年8月15日

Lex專欄:戰爭壓力將迫使俄羅斯增加石油出口

就在沙烏地阿拉伯減少供應之際,弱勢盧布給俄羅斯帶來增加石油出口的動力,即便它已向歐佩克+承諾從本月起每日減產50萬桶。
2023年8月15日

美國醒悟到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無法分開

福魯哈爾:多年來,西方一直認爲安全和市場問題是分開的。但就中國問題而言,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是一回事。
2023年8月14日

中日在通膨臺階上交錯而過的啓示

劉易斯:中國面臨的經濟挑戰與日本「失去的幾十年」之間的相似之處,並不說明全部情況。
2023年8月14日

煤電保供「迎峯度夏」,中國電力行業碳達峯前景值得擔憂嗎?

夏志堅:「迎峯度夏」壓力下,煤電項目覈准迎來熱潮,但可再生能源在中國電力系統中加速滲透的局面目前並未因此改變。
2023年8月14日

中國貨幣政策還有多大空間?

何曉貝:有些專家認爲中國政策利率還比較高,貨幣政策還有很大空間,也有些專家認爲貨幣政策已經很鬆,經濟已陷入流動性陷阱。
2023年8月14日

德國怎麼看待中國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

張冬方:德國目前正處於高度警惕和密切觀望狀態。比起出口管制的出臺,如何執行,對誰執行,纔是接下來更關鍵的問題。
2023年8月13日

押注數字行銷服務 每日優鮮尋求新開始

這家中國線上生鮮先驅希望在收購一家數字行銷企業後,能從去年幾近潰敗的境地東山再起
2023年8月10日

綠色轉型下,德國人的房產夢漸行漸遠

張冬方:住房緊缺和房價上漲不是能源危機的最新產物,但能源轉型可能會加劇這個局面。
2023年8月10日

CPI走向通縮的背後,居民「超額儲蓄」爲何難轉化爲消費?

夏春:中國要想擴大內需,要擺脫CPI通縮,仍然要考慮對低收入羣體進行救助,不能指望超額儲蓄會自動轉化成內需。
2023年8月9日

新能源汽車出海打響全球化保衛戰

宋欣、周掌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歐合作大邏輯發生本質扭轉,源於中國製造厚積薄發的表現,也是全球化滋養的跨國企業所形成的一種合作共贏的素養。
2023年8月9日

氣候政治進入了新階段

克拉克:蘇納克政府遲遲不拿出乾淨能源轉型的舉措,這已經給英國經濟的未來帶來了空前的風險。
2023年8月9日

中國5G和超級電腦產業政策的批判性比較分析

張鈺函:基於對5G和超級電腦產業政策的深入分析,政策制定者、高科技企業公司管理者、以及關注產業政策和中美關係的人士從中可以得到什麼啓示?
2023年8月9日

央行數位幣可能導致全球金融碎片化

亨托夫:在全球背景下,跨境央行數位幣可能會給資本交易帶來新的障礙和限制。
2023年8月9日

如何監管恆大?

聃丘泰、溫建東:諸多債權人尤其銀行,在嚴格微觀審慎管理下爲什麼依然會成爲恆大「冤大頭」呢?誰來監管非金融「系統重要民營企業」?
2023年8月8日

只有盧比貶值能刺激印度經濟成長

阿肖卡•莫迪:印度累積的生產成本劣勢要求盧比大幅貶值,如此才能刺激印度的出口。
2023年8月9日

資產負債表危機:中國經濟的三個選擇

津上俊哉:新冠之後,家庭和民營企業悲觀只增不減。由於房地產泡沫、過度投資和反向金融抑制,財富分配扭曲。未來的中國經濟有哪些選擇呢?
2023年8月8日

武漢重啓到進階:文化與科技的啓示

楊方曦:武漢不缺人才,但留住人才卻很難,因爲無論是技術成果轉換機制、投資基金,還是科研投資,都沒有形成完整的鏈條。
2023年8月8日

市場對全球經濟趨同過於樂觀

穆罕默德•伊爾艾朗:趨同的跡象越來越多,但我們必須做好前路顛簸的準備,因爲西方、中國和日本的政府和央行都面臨著挑戰。
2023年8月4日

即將問世的數字歐元,利弊幾何?

袁傑:歐盟委員會稱,數字歐元將成爲支付和貨幣體系的「穩定之錨」。數字歐元雖然可爲消費者帶來許多好處,但也存在風險。
2023年8月4日

中國經濟的未來掌握在政府手中

中國政府是世界上負債最輕的政府之一。它有足夠的空間將現金轉移給家庭,刺激消費並推動經濟發展。
2023年8月2日

儒家經濟圈:爲世介面臨的挑戰貢獻智慧與解決方案

項兵:儒家經濟圈各經濟體所表現的種種特點有可能在推動全球化、共同富裕、應對人口老齡化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全球性重大問題上做出更爲積極和重大的貢獻。
2023年7月26日

政治局會議透露什麼資訊量?

徐瑾:繼表態促進發展民營經濟發展之後,中共中央政治會議對經濟形勢給出了一系列新提法。有些說法超出了市場預期,釋放的資訊值得關注。
2023年7月25日

歷史主義方法論無法解釋中國經濟成長的機理

翁一:回眸中國改革開放歷程,如果只有開放層面的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而不對個人和企業進行微觀機制再造,就不可能取得今日之成就。
2023年7月17日

「一帶一路」的成長效應

程實、張弘頊:「一帶一路」倡議透過有效提升沿線區域基礎設施質量,明顯降低了區內貿易的交易成本,進而對整體經濟成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2023年7月14日

印鈔機開得冒煙了,但錢卻不見了

張林:貨幣供給成長並不一定意味著大家都有錢,反而有可能是一種經濟緊縮、資產拋售的短期結果,認識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2023年7月14日

辜朝明的大衰退:有力的解釋,錯誤的藥方

徐瑾:日本經濟學家辜朝明在國內開始流行出圈。他的理論有什麼奧祕,對我們瞭解日本過去或解決中國當下問題有什麼啓發?要刺激還是要改革?
2023年7月11日

萬物新生將ESG深深融入回收業務

該公司去年繼續降低碳排放強度,這是其「循環經濟」商業模式的一個關鍵領域。
2023年7月10日

新興經濟體的韌性

夏爾馬:「韌性」一詞現在被廣泛用來形容美國經濟,但新興經濟體上演著更令人驚訝的韌性故事。
2023年7月6日

高通膨改變了世界

沃爾夫:我們現在所經歷的是貨幣環境的持久轉變,還是隻是暫時的轉變?政策應對應該是什麼?
2023年7月5日

產業鏈遷移,如何影響中國出口?

沈建光:短期看,歐美經濟陷入「滯漲」,是中國出口下行的主要原因。全球產業鏈呈現在地化、區域化、逆全球化,「去中國化」如何影響長期走勢?
2023年7月5日
|‹上一頁‹‹2223242526272829303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