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經濟評論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迷霧漫漫成長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凡是爲政者自認爲能夠透過設計指導推動經濟成長時,十有八九會失敗。經濟成長之所以如此稀缺,歸根到底是缺乏不擋道、不盲動、能夠發揚羣衆路線的政府。
2014年11月17日
進擊的中國資本
FT新興市場主編金奇:中國有望很快超越日本,成爲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急於「走出去」的中國,在投資上往往比發達國家更不懼風險,不設附加條件。中國資本追逐效益,也講究政治回報。在國際資本市場上,中國迅速成爲一個弄潮兒。
2014年11月14日
世界邁向氣候安全的機會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薩克斯:中美兩個大國終於作出應對氣候變化承諾,加上近期作出大膽聲明的歐盟,全球三大經濟體兼三大碳排放區終於朝著在巴黎達成重要協議的方向邁進。而巴黎是最後的機會。
2014年11月13日
中國對外戰略難比「馬歇爾計劃」
中共中央黨校陳建奇:無論是目前中國經濟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還是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都無法與二戰後的美國和美元相比,能否將中國對外戰略比作「馬歇爾計劃」值得商榷。三重挑戰預示中國在全球佈局的時機並不成熟。對「一路一帶」構想的解讀務求理性。
2014年11月12日
《聯邦黨人文集》背後的統計學幽靈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最近30年貝葉斯法則幽靈重見天日,生命科學家用它研究基因控制;基金經理用其找到投資策略。但實際上,大數據時代的資訊並未讓我們更加睿智。
2014年11月13日
新加坡給中國的真正啓示
臺灣撰稿人林正修:一般要經歷至少兩次和平輪替,民主體制纔會鞏固。而亞洲只有南韓和臺灣經歷過。中國若錯認新加坡是善治的終極版本,會嚴重低估政治變遷的能量。
2014年11月10日
金磚國家面對凝聚力考驗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金磚國家都已對西方主導的世界感到厭倦,但它們聯手構建新秩序的實力又令人質疑。對金磚國家來說,真正的政治難題或許在於,中國是否有能力或意願擔當這一集團的核心。
2014年11月5日
中國產業升級必需的制度環境
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中國人要實現產業升級,就要學會「忘卻」勤奮的美德,讓人工成本升上去,此外亟須改變政府和國有部分佔經濟比重過大的局面。
2014年11月17日
試驗的妙處
FT專欄作家哈福德:提前進行低成本的試驗能讓我們免於很多損失並積累經驗,如果認爲試驗規模太小因此不值得費心,我們就會錯失試驗給我們的經驗教訓。
2014年11月17日
民衆爲何總是抱怨?
FT專欄作家凱:蒲柏曾說:「治理最好的就是最好的形式。」在英國和其他國家民衆諸多抱怨的背後,真正的訴求其實是高效的政治領導和強勁的經濟。
2014年11月14日
中外對話:專家眼中的中美聲明
中國國家氣候戰略中心鄒驥認爲美國的減排目標保守,中國實現峯值的目標是有風險的。但美國能源基金會北京低碳發展項目主管則認爲中國的目標踮起腳尖也是夠得著的。
2014年11月13日
美元流動性配給不可取
保德信投資管理全球機構關係部董事總經理曼登:美聯準作爲事實上的全球央行,卻只向少數國家提供美元流動性安排,這可能會加劇市場的波動。
2014年11月13日
與房貸告別
FT專欄作家邰蒂:次貸危機期間,很多美國家庭把房子鑰匙寄還給銀行,由此逃脫無法承受的房貸。歐洲人應學習這種一筆勾銷、重新開始的做法。
2014年11月11日
中國貨幣政策新框架思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但基準利率體系尚不清晰;貨幣政策正處於從數量型調控轉向價格型調控的機遇期,美聯準新貨幣政策框架有何啓示?
2014年11月10日
史上第二富豪比不上我?
FT專欄作家凱:羅斯柴爾德被《福布斯》評爲「有史以來第二富有的人」,但那時的他真的比現在的我富裕嗎?我們能精確地比較不同時代的貧富嗎?
2014年11月7日
中國應提振勞動生產率
摩根大通朱海斌:中國潛在經濟成長率處於結構性下滑的通道,要維持中高速經濟成長,提振勞動生產率是關鍵。除了美國模式,也應關注德日韓等創新模式。
2014年11月7日
應對氣候變化是中美關係緩衝帶
中國人民大學學者時殷弘接受環境網站「中外對話」專訪時說,中美兩國的戰略矛盾尖銳而顯著,氣候方面的合作,將在其中起到重要的補償和緩衝作用。
2014年11月7日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能走多遠?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中國馬歇爾計劃要義在於複製中國模式,同時消化過剩產能及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一石二鳥的設想中,阿喀琉斯之踵在於投資回報率無保障。
2014年11月6日
中國模式中的金融輸送
FT中文網撰稿人張小彩:所謂「中國模式」,祕訣在於,在微觀層面鼓勵資本主義,再將其成果透過一套精巧的金融系統輸送進國家專制主義的血管,讓這個東方大國看起來紅光滿面。
2014年11月6日
企業不應再囤積現金
FT專欄作家普倫德:從美國、日本、中國到歐洲,許多企業都在囤積現金,如果這些企業能夠降低過度儲蓄,增加資本投資,全球經濟將因此受益。
2014年11月6日
中國銀行業全球化步伐爲何太慢?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中國銀行業「走出去」不力,不是簡單的技術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經營理念不行、創新能力不足,最根本的還是市場化程度不夠。
2014年11月5日
歐洲貨幣政策並未「超負荷」
FT資深撰稿人桑德布:有關發達經濟體面臨流動性陷阱、央行已無能爲力的觀點是錯誤的。利率並非不能突破「零下限」,歐洲央行應向正在加緊印鈔的日本學習。
2014年11月5日
經濟學應告別傳統價值論
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傳統經濟學教科書所傳授理論,大多誕生於牛頓時代的世界觀和哲學觀。如今物理學前進了幾百年,經濟學基礎價值理論卻仍留在過去。
2014年11月4日
壓力測試無法解決歐元區危機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不應高估歐元區銀行壓力測試和資產評估的作用,雖然這的確是進步之舉,但並不能拉動銀行成長。歐元區缺少的,是提振需求的可靠策略。
2014年11月3日
哈耶克與凱恩斯的論戰(四)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哈耶克對凱恩斯抨擊與商榷,刺激凱恩斯理清自身思想和術語;論戰是《通論》最重要推動力,《通論》是在哈耶克的步步緊逼下逐漸形成。
2014年11月3日
羅塞夫與中國的雙贏
自由撰稿人霍夫曼:羅塞夫在巴西總統競選中以微弱優勢贏得連任,她的獲勝將確保巴西的能源和貿易政策保持延續,中國在巴西的能源和農業投資有望繼續高速成長。
2014年10月31日
美歐貿易談判重在監管協調
前世貿組織總幹事拉米:美歐跨大西洋貿易談判的目的並非消除保護主義壁壘,而是協調彼此之間的監管差異。如何爲消費者和企業帶來雙贏結果,需要不同以往的智慧。
2014年10月30日
中國全面降準機率上升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張明:中國央行今年實行的定向寬鬆貨幣政策效力甚微,三季度宏觀數據加大了其放鬆貨幣政策的壓力。短期內,全面降準的可能性顯著高於降息。
2014年10月30日
不應錯誤地向德國施壓
歐洲央行前首席經濟學家伊辛:許多批評德國的人,理由站不住腳。德國不應以增加支出的方式刺激經濟。我們不能讓教條主義政治戰勝理性經濟考量。
2014年10月28日
中國房市「雙限」的經驗教訓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盧鋒:刺激與貨幣超常擴張推動房價快速飆升,政府不得不訴諸調控乃至強行限購。房價泡沫並非市場失靈,而是貨幣信用過度擴張產物。
2014年10月28日
熱門文章
1.
中國努力與川普政府班子的潛在人選取得聯繫
2.
經濟增速放緩,中國股票市場能否「長牛」?
3.
川普新政,中美如何應對?
4.
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做什麼?
5.
一週新聞小測:2024年11月23日
6.
川普對德國的敵意從何而來?
7.
美國中國問題專家方大爲:「川普2.0」時期中美關係惡化將無明確下限
8.
拉美角力,美國不敵中國
9.
2025年中國經濟展望:中國經濟「加速度」
10.
川普對俄烏戰爭終局的設想
|‹
上一頁
‹‹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