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道德

貝萊德加大對CEO拉里•芬克的安保支出

這家資產管理公司的首席執行長因其ESG投資立場而成爲衆矢之的。
4天前

人工智慧對負責任的企業意味著什麼?

如何應對這項幾乎無人能忽視的技術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2024年3月29日

震動學術界的欺詐鬧劇背後

說到學術論文,欺詐與劣質研究之間的界限有時似乎有點模糊。
2023年9月1日

劍橋大學教授剽竊學生作品後仍獲留任,引發爭議

一位劍橋歷史學者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從他的一個學生那裏抄來的。
2023年6月17日

人工智慧「教父」欣頓爲何從谷歌辭職?

這位教授擔心,技術的快速發展將導致大量工作崗位流失和錯誤資訊氾濫。
2023年5月6日

作爲絕對命令的道德和作爲自發秩序的道德

盛洪:作爲絕對命令的道德應與作爲自發秩序的道德結合起來,並保持恰當的比例,纔會發揮好的作用。
2022年8月25日

孟子「性善」說的理論失誤及消極影響

劉凌:脫離社會關係尤其是利益關係,抽象地從善惡角度論人性,是一個錯誤。問人爲什麼應該講道德,怎樣才能鼓勵更多人講道德,纔是真問題。
2021年6月10日

FT社評:讓員工成爲企業的道德指針

曾領導內部抗議的谷歌研究員惠特克辭職,反映一個日漸增強的趨勢,即科技公司員工試圖擔當所在企業的良心。
2019年7月25日

車企的「猴子實驗」與精英的墮落

魏登費爾德:德國工業界一直在追求技術上的卓越。但至少過去10年,這種追求是以犧牲倫理道德爲代價的。
2018年2月6日

該不該多懂一點哲學?

邰蒂: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哲學這門學科,古老且值得尊敬,但真正在乎它的人卻越來越少。
2017年12月20日

德國人的經濟觀沒錯

拉赫曼:義大利前總理蒙蒂喜歡說,歐元區問題部分在於「對德國人而言,經濟學仍是道德哲學的一部分」。但實際上德國人沒錯。
2017年12月20日

江歌事件對映出轉型社會的人性、道德與法治困惑

李昊:中國需要在一個個案件中凝聚現代法治的基本共識,願我們在激昂呼喚公正時,能夠審視自己奉行的公正標準。
2017年11月16日

從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和虐殺動物談同理心

黃亞生:人類文明是從小同理圈向大同理圈演化的歷史,而向袋鼠、抱小孩婦女和和平示威者施暴的人,同理圈很小。
2017年9月30日

奶奶殺孫女慘劇與工具化的人

周健:人本身的善沒有成爲人行動的目的,而是把人當成實現某種目的的工具。「甘願爲奴」往往是人自己打造的。
2016年12月7日

危險的道德優越感

斯卡平克:一項研究發現,連囚犯都認爲自己在道德上更優秀,不僅好於一般囚犯,還好過鐵窗外的良民。
2016年12月5日

在過激的世界中堅守禮儀

蒂爾尼:禮貌要求我們友善對待彼此。最近去世的萊昂納德•科恩是好榜樣,在他身上,禮儀和道德渾然天成。
2016年11月30日

高新技術會帶來多少道德難題?

FT副主編桑希爾:隨著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和機器人領域的技術進步,每個人都急於弄清楚其對社會、經濟和道德層面的潛在影響。不妨先考慮三個問題。
2016年1月25日

自由主義的道德觀與國家觀

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張千帆:自由主義不等於道德虛無主義,但真正的道德觀念只有在自由交流的環境下才能建立起來,絕不可能透過國家強制和灌輸來實現。
2016年2月13日

懲治犯人應避免傷及無辜

天則經濟研究所茅於軾:孔子所謂「以直報怨」,我的理解,就是以符合道德的原則對待犯人。目前世界各國懲治犯人的大體方式是以怨報怨,讓犯人承受痛苦,但這並不符合道德。
2015年7月28日

資本主義的道德困境

FT專欄作家普倫德:大起大落的商業和金融週期是資本主義的永久特徵。最近中國股市的暴漲暴跌說明,在中國馴服資本主義野獸和在西方一樣棘手。但更爲根本的是合法性問題,這涉及貪婪在推動經濟成長中的主導作用。
2015年9月30日

性、通姦及愛情神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官方高調使用「通姦」一詞,看似對官員的性道德要求高於百姓,實屬高舉輕打,淡化了性腐敗的危害,給權力與性的交換塗上了一層浪漫光澤。
2014年11月28日

親親相隱還是大義滅親?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理事鄧聿文:讓親人互相檢舉揭發,無疑會摧毀正常的倫理親情,不但給個人家庭,也給整個社會帶來災難性後果。文革就是最能說明問題的例子。
2014年9月17日

重建金融業道德底線

FT專欄作家普倫德:在一個資產回報率多年停滯、只能藉助槓桿和過度冒險來提高股本回報率的行業裏,嚴重依賴獎金和與股價掛鉤的獎勵方式,是很荒謬的。
2014年6月18日

假如中國大學生聽了《公正》課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承認不同文化和社會間的分歧,可能會迫使我們面對很多不舒服的東西:如日本和亞洲各國對戰爭歷史的分歧,如香港街頭大陸幼童撒了一泡尿。
2014年4月28日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