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未來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城市化與經濟發展

蓋茲基金會特別倡議副總監梅拉尼•沃克: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性推動因素,因爲城市人口每增加5個百分點,人均經濟活動便至少成長10%。
2012年8月15日

東京都的減排努力

「限量及交易」計劃面臨的兩個關鍵問題是:該計劃能否奏效,以及該計劃能否被複制?東京在這兩方面都做得不錯,而且東京模式開始擴散。
2012年8月8日

如何解決城市能源供應難題?

解決城市能源供應難題,能夠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改善城市經濟發展,同時爲全球應對能源短缺起到示範作用,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2012年8月1日

倫敦:活力之城

今年的奧運會將成爲一扇視窗,讓倫敦展現出色的自我重塑能力,讓倫敦展現創新城市面貌的能力,以及與深厚傳統底蘊相融合的能力。
2012年7月25日

北京罕見暴雨引發各方問責

民衆對糟糕的城市基礎設施提出質疑,官方媒體也對政府應對暴雨的方式提出批評
2012年7月24日

香港新文化地標的定位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服務宗旨包括:「支援與鼓勵藝術表現及創作自由」,並且「鞏固香港旅遊目的地的地位」。它將優先服務香港市民。
2012年7月19日

城市創新不是靠運氣

FT建築與設計評論員希思科特:城市註定是創新的場所、創意的孵化器,來自不同地方和社會階層的人在這裏互相碰撞,爲創意和發明創造空間。
2013年6月26日

「碎片」落戶倫敦

倫敦新高——「碎片」大樓已在泰晤士河南岸落成。儘管先前樓主對租金收入雄心勃勃,但至今租戶並不踴躍。倫敦金融城寫字樓也面臨需求不旺的局面。
2012年7月6日

我的故鄉小城算幾線?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雲:在小城裏,車違章了、孩子想換班級等事,大多不按規則去辦。盤根錯節的關係裏,總能找到關鍵人物。
2012年7月6日

城市化:中國發展的關鍵一步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帆:如何實現從外需向內需的轉變?國內需求如何才能支撐中國製造業?城市化是一條路,城市化滯後是外向型發展模式的原因或結果。
2012年7月6日

「0.5線城市」:杭州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錢真多:杭州是中國自我感覺最好的二線城市。杭州人眼裏,一線城市沒有任何可羨之處,北京髒,廣州亂,上海裝。
2012年7月6日

智慧型手機應用便利城市生活

FT專欄作家西蒙•庫柏:現在也許是有史以來在人口密集城市生活的最佳時期,因爲智慧型手機讓城市生活變得更加便捷。
2012年7月6日

二線白領被逼買車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雲:中國二線城市,德系官車和民用小車二分天下。每個「單位「樓下,奼紫嫣紅的兩廂小車,點綴著領導的黑色座駕。
2013年1月5日

北京空氣指數之爭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周嶸爲環境網站「中外對話」撰稿:中國指責美大使館發佈空氣質量指數,在政治和法規層面或許合理,但難獲公衆信任。
2012年7月6日

住在二線城市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雲:我們生病了有保險,出國轉個圈也沒問題,日子過得不緊不慢,但去北京看場音樂會,還是會被震到。
2013年1月5日

上環:香港的新創業區

這裏離香港金融區不遠,房租相對低廉,成了外來創業者的聚集地。時裝店、畫廊、創意公司扎堆興起。但近兩年,這裏的租金漲了20%。
2012年7月6日

舌尖上正在消失的美味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果子李:真正的美味,不在大牌名廚,而是來自那片土地裏最天然的材料和最質樸的手工。如今,它們已經或者正在消失。
2012年7月6日

我家住在70樓!

大都會的地平線正不斷上升,一批新生代摩天住宅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這些光鮮的建築往往由一流建築師打造,設計理念先鋒超前。
2012年7月6日

綠色建築評估體系的中國困境

清華大學訪問學者康納利爲環境網站「中外對話」撰寫:在建築上,如果中國和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都步美國後塵的話,全球氣候就會災難重重。
2012年7月6日

新一代農民工何去何從?

中國南方工廠開始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提升工資,有些甚至推出了華爾街式的「入職獎」,但仍然難以吸引年輕一代、渴望從事服務業甚至白領工作的打工者。
2012年7月6日

中國的大劇院熱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新劇場的出現讓好劇目的全國巡演成爲可能。但不少大劇院只是爲政府活動提供場地,剩餘時間大門緊閉。
2012年7月6日

公租房之路該怎麼走

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陳杰:各地公租房「遇冷」,出租率偏低,主要原因是地段不佳、租金較高和把關過嚴。公租房在制度設計的確存在偏差,應當一一糾正。
2012年7月6日

汽車產能過剩警鐘敲響

畢馬威唐安德、王嘉:要緩解中國汽車行業結構性產能過剩的現象,除了關閉低效生產線,還應從戰略、技術、設計、管理和人才等多方面做出調整。
2012年7月6日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