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國民黨

大陸最近的兩岸論述,民進黨能否接受?

林原:「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較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具有較大模糊性。這應能爲當前的國民黨所接受,包括本土派。
4天前

民進黨長期執政?勝選僅靠基本盤?

林原:臺灣的政治格局還不夠穩定,仍處於演變過程中。就民進黨而言,應不會認爲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要爭取基本盤支援就能輕鬆擊敗挑戰。
2024年3月20日

臺灣大選中的各種「魔咒」

林原:臺灣大選目前呈現綠、藍、白三角戰局面,形勢對民進黨賴清德較爲有利,但變數仍未完全排除,賴清德並非穩贏。
2024年1月12日

臺灣總統選戰好戲登場

葉勝舟:在野整合的基礎不是爲了信仰,而是爲了利益,即聯手拉民進黨下馬。預計大選的高潮在今年底,三黨都將放出勝負手。
2023年5月19日

誰該代表國民黨競選臺灣總統?

林原:目前看,朱立倫民調不算高,但他若在代表國民黨參選問題上「定於一尊」,支援度肯定會上升(即便難言他最終能獲勝)。
2023年4月12日

每週時事分析:他這一代國民黨人,可能政治上會有起色

曹辛:馬英九此次訪問不同於以往任何一任國民黨主席訪問大陸,他是公開以「中華民國」爲標誌和線索,進行此次訪問的。
2023年3月30日

每週時事分析:國民黨開始挾美國以自重

曹辛:在島內挫折不斷、政治前途暗淡的中國國民黨,開始利用自己與美國半個世紀以上交往歷史的資源,並試圖藉此在島內打開政治局面。
2021年12月31日

每週時事分析:從美國因素看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

曹辛:鑑於美國的影響,即便國民黨有能力再度執政,兩岸關係也很難有重大進展,能夠禮貌性地維持現狀,就是不錯的結果。
2021年9月30日

竺可楨與國民黨四次「政治捆綁」記

葉勝舟:竺可楨的大學思想與國民黨既定的黨化教育方針相背離,價值衝突不可調和,註定他與國民黨漸行漸遠。
2020年10月16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大陸有必要與民進黨建立正常黨際交往管道和平臺

曹辛:中國大陸應該改變對島內單一政黨交流的政策,把民進黨納入正常的黨際交流範圍,並建立日常管道和平臺。
2020年10月12日

郭臺銘參選的「正當性」之爭

葉勝舟:政壇是個大染缸,也是個大舞臺。正當性的定義和人民的偏好會變,是非曲直往往因人、因時、因立場而異。
2019年9月17日

臺灣選情的詭譎與演化

林正修:2019年的臺灣選情走到三角競爭的局面,而且將由排名最後的人選左右大局。
2019年7月17日

郭臺銘難當「臺灣的川普」?

劉裘蒂:輸給「三無」(無錢、無資歷、無人脈)的對手南韓瑜,郭臺銘內心的不平衡可想而知。但郭臺銘應該不服輸嗎?
2019年7月17日

分析:南韓瑜爲什麼能拿下國民黨初選勝利?

初選前的民調顯示南韓瑜與郭臺銘的差距不超過10%,但最後南韓瑜以17%的差距打敗郭臺銘,引起不少觀察家的注意。
2019年7月17日

南韓瑜贏得國民黨黨內初選

奉行民粹主義的高雄市長南韓瑜在2020年臺灣總統選舉國民黨黨內初選中,以17個百分點的優勢擊敗了富士康創辦人郭臺銘。
2019年7月15日

郭臺銘參選2020,還需要徵召南韓瑜嗎?

葉勝舟:目前球在吳敦義手中,需要他徹底放下自己得失,放棄徵召南韓瑜,整合黨內派系,主推同樣強勢的郭臺銘。
2019年4月19日

臺灣民主的新一頁——評臺灣2018年「九合一」選舉

張倫:臺灣民主發展到一個新階段,民進黨到了需做大的調整與更新的時期,國民黨也不可得意,要新生還需要過兩關。
2018年11月28日

分析:民進黨在臺灣地方選舉潰敗

地方選舉挫敗,加上公投結果顯示臺灣保守勢力抬頭,如何修補裂痕,將成爲蔡英文面對2020年大選的嚴峻挑戰。
2018年11月28日

國民黨放棄親中立場

臺灣縣市長選舉在即之際,國民黨放棄了親中立場,這表明北京方面軟硬兼施尋求讓臺北方面接受統一的嘗試陷入困境。
2018年5月9日

吳敦義能否爲國民黨帶來好運?

許輝:黨內缺乏改革,黨外又遭受泛綠力量圍剿,散亂迷茫的國民黨需要一個新的"太陽",吳敦義成了衆望所歸的對象。
2017年8月23日

北京競爭臺灣「二二八」史觀

朱建陵:國民黨不得臺灣民心,讓北京不再顧慮國民黨的立場,出手競爭「二二八」史觀。此舉具有多重意義。
2017年2月27日

洪秀柱能否改造國民黨?

資深臺灣媒體人楊艾俐:失去黨魂和信仰是國民黨衰敗的根本原由。新任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能否在一年多的任期內,重新打造已經滿目瘡痍的國民黨?
2016年4月16日
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