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GDP

無需對中國債務危機過度悲觀

渣打銀行馬德威:2014年中期以來,中國信貸一直與GDP同步成長,每筆借款正變得更加「物有所值」,這雖不意味槓桿風險已經化解,但確實證明債務危機已不再惡化。
2015年3月26日

中國經濟的「非常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軍:中國經濟因債務拖累而無法回到正常成長軌道。當下的局面並非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而是「非常態」。如果擺脫了目前的「非常態」,中國經濟在未來10年是有望實現中高速成長的。
2015年3月25日

中國低成長目標的矛盾

前瑞銀首席經濟學家馬格努斯:在剛剛閉幕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上,中國設定了「7%左右」這一較低的經濟成長目標,並表示要「處理好債務管理與穩成長的關係」,但這兩個目標之間存在著根本的矛盾。
2015年3月16日

中國準備採取措施刺激經濟

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中國準備好採取措施刺激經濟,提振市場信心。在做出上述保證的同時,李克強也警告,今年中國完成「7%左右」的年成長目標將並不容易。
2015年3月16日

李克強答記者問實錄

3月15日中國總理李克強舉行記者會,現場回答了中外記者共17個問題,問題涉及中國經濟放緩、房地產、對港政策、單獨二孩政策、中緬邊境問題等,以下爲記者會發言實錄。
2015年3月15日

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遭遇更嚴重放緩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幾乎所有經濟指標均大幅下滑,預測稱本季度GDP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2015年3月12日

2015: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新常態下各界對中國經濟成長下滑已有共識,經濟目標應加入底線思維。今年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如何突破?協調推進改革考驗改革智慧。
2015年3月6日

李克強坦陳中國模式缺陷

中國正在艱難應對通縮壓力和日益過時的經濟模式。中國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列舉了中國經濟成長模式的種種缺陷,承認「今年面臨的困難可能比去年還要大」。
2015年3月6日

中國今年成長目標降至「7%左右」

李克強總理在全國人大開幕日做政府工作報告,在降低GDP目標同時,將通膨目標降至3%,城鎮新增就業目標1000萬人以上
2015年3月5日

印度預計今年經濟成長逾8%

印度財政部年度報告還稱,該國面臨未來實現兩位數成長的歷史性機遇
2015年2月28日

美國下修去年末季成長數據

但去年全年GDP仍成長2.4%,高於2013年的2.2%
2015年2月28日

印度經濟數據被疑有水分

印度官方調整後的經濟數據顯示,該國本財年GDP增速將達7.4%。但這一結果很快招致投資者和商界的質疑,稱過於強勁的數據與現實情況並不相符。
2015年2月10日

報告:中國債務GDP佔比超美國

麥肯錫報告稱,中國總債務水準自2007年至今已增加近三倍
2015年2月5日

「建太多」、「借太多」困擾中國

中國正在爲持續數年的信貸刺激和地產熱潮付出代價。除了遭遇25年來的最低成長率,2014年還標誌着中國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首次未能實現年度成長目標。有警告稱,即便只維持6%的成長率,也意味中國政府將承受巨大財政壓力。
2015年11月25日

「新常態」如何軟著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中國經濟能否軟著陸仍存變數,去通膨化是中國面臨的一個重要風險。在「破舊立新」的過程中,經濟成長會缺乏引擎和方向。
2015年3月25日

上海市放棄GDP目標

成爲中國首個放棄這一經濟成長目標的大城市,先前已有約70箇中小縣市放棄這一目標
2015年1月26日

Lex專欄:中國經濟仍將路遇顛簸

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並不意外,但經濟失衡卻值得擔憂。雖然市場人士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寬鬆政策出臺,但貨幣政策的「鎮痛劑」也可能帶來意外後果。
2015年1月21日

2014年中國GDP增速24年最低

GDP增速爲7.4%,中國以信貸推動、投資爲導向的成長模式正在耗盡成長動力
2015年1月20日

對2014中國經濟數據的五個關注點

中國將於週二公佈2014年的多個經濟數據,應關注的是如下幾個方面:GDP增速會是多少?政府如何解釋這一數據?經濟再平衡、房地產投資和人口結構會有何變化?
2015年1月19日

「印度龜」有望超過「中國兔」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幾年前,有人曾把印度形容爲一隻馬上要超過中國兔的烏龜。今天看來,這一比喻似乎不是那麼不著邊際了:世界銀行在其最新的預測中預計,2017年印度的成長速度將達到7%,而中國將降至6.9%。
2015年1月16日

中國經濟「新常態」需要新引擎

FT亞洲版主編皮林:所謂中國的「新常態」,是一段經濟重心逐步轉移的旅程。對政策制定者而言,應該考慮將資源從公共部門轉到民營部門,造就更多「阿里巴巴」,減少一些大煙囪。這聽著簡單,實際卻必然意味著一次苦旅。
2015年1月13日

Lex專欄:未來十年可能屬於中國

與普遍的看法不同,印度經濟在過去十年的表現優於中國,印度仍然具有一些優勢,例如消費比重較高和人口比較年輕,但下一個十年也許屬於中國。
2015年1月12日

中國經濟超美的意義

美國普林斯頓教授鄒至莊:中國經濟已是世界雙強之一,中美兩國雖不會發動武力戰爭,但在經濟上是對立的,各自透過經濟力量輔助和影響後發展的國家。
2015年1月7日

中國與印度的「市盈率」

pan out|結果是 asset|['æset] 資產 demographics|[demə'græfɪks] 人口結構 infrastructure|['ɪnfrəstrʌktʃə] 基礎設施 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
2024年4月28日
|‹上一頁‹‹7891011121314151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