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金融業

合力促成金融界的改革

英國聖公會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姆斯:聚集在聖保羅大教堂的抗議者表達了對金融業的不滿。如果能促成金融界發生積極的變化,抗議者的呼聲就不會成爲一場空。
2011年12月30日

「專業投資人士須學金融史」

英國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指責機構投資者犯有「金融健忘症」
2011年12月28日

摩根大通第三季度業績平平

該行投行業務收費下降31%,但表示中小企業貸款正顯著增加
2011年10月14日

華爾街革命能走多遠?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劉勝軍:過度金融和人性貪婪,已經讓金融背離了它有效配置社會資源的使命,讓金融家們成了「全民公敵」。但要治理這一問題,卻是困難重重。
2011年10月14日

17家金融集團因「有毒資產」遭起訴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起訴這些機構不當銷售了約20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援證券
2011年9月5日

Lex專欄:投行排名

一談到湯森路透排名,投資銀行家們就會開始哆嗦。它們對各自排名十分重視,但局外人需要知道一點,就是投行大佬們基本上是在小圈子裏相互較勁。
2011年7月4日

香港、新加坡成爲對沖基金新寵

過去12個月裏,兩個城市的對沖基金行業規模成長一倍
2011年3月28日

Lyxor將在香港推新衍生品產品

儘管全球都在加強對衍生品的監管審查,香港仍然願意爲另類投資策略開綠燈
2011年3月28日

充滿未知的世界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機率論的思維方式要求我們同時認識到某件事情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這樣做難度很大,所以我們面對極端事件總會感到意外和震驚。
2011年3月24日

科技:金融行業的救世主

FT金融編輯格雷拉:如果藉助資訊科技,金融集團能夠讓某些由容易犯錯且貪戀獎金的人類做的工作實現自動化,那麼它們的成本將會降低。
2011年3月4日

如何推動經濟成長?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事實證明,英國對金融業的過度依賴十分危險。再平衡、重組和改革是眼下的要務。英國政府必須盡其所能,推動經濟成長。
2011年2月15日

歐盟將對銀行業實施更統一監管

新成立的歐盟銀行管理局負責人表示,金融危機已突顯出各國監管機構各自爲陣的缺陷
2011年2月15日

摩根大通合資證券公司獲批

摩根大通將持股33%,摩根士丹利與華鑫證券的合資公司亦於今日獲准
2011年1月7日

投行業好景不再

嚴苛的新規則,加上監管審查的收緊和投資者不信任感的增強,推動投行商業模式與行爲發生鉅變。金融業曾經的宇宙主宰正奮力找出賺錢的新辦法。
2010年12月31日

中國金融交易規模首超美國

中國各銀行今年掀起一波再融資浪潮,以求修復資產負債表
2010年9月25日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逼近榜首

最新GFCI顯示,倫敦紐約仍然領先,但香港迅速趕上,上海則躍居第六
2010年9月20日

全球投行業二季度利潤將大幅下滑

嚴酷的市場環境導致交易佣金枯竭,併購活動和IPO市場凍結
2010年7月7日

利潤的源頭在哪裏?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傳授金融知識,不像告訴人們吸菸有害健康、或如何進行安全性行爲那樣簡明易懂、且不會變化。對於金融服務業企業而言,最關鍵的是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2010年5月28日

承道啓新:FT中文網聚焦中國金融業

今日召開的FT中文網青島國際金融高峯論壇將聚焦於後危機時代中國金融業的重整及振興,並將頒發2010英國《金融時報》中國銀行業成就獎。
2010年5月20日

Lex專欄:誰能得到「十年銀行獎」?

在本世紀頭十年的始末兩端,銀行業先後因爲網路泡沫和次貸金融危機而飽受非議。從這羣「混蛋」中找出一些來頒獎,實非易事。
2009年12月30日

金融業對社會無益?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主席特納勳爵指責金融業大量業務對社會無益,但這並不意味著,整個金融行業對社會無益。
2009年9月27日

Lex專欄:高盛的悔悟

高盛首席執行長布蘭克費恩在法蘭克福銀行業會議上,承認一些金融產品曾經過於複雜,但對高薪酬則全無悔意。
2009年9月10日

調查:英國金融業男女薪酬差距驚人

男女績效薪酬差距接近80%
2009年9月7日

金融業繁榮的代價

哈佛大學教授本傑明•弗利德曼:上世紀50年代初,金融業佔美國薪資總額的3%;本世紀以來,這一比例爲7%。從50年代至80年代,在美國企業賺取的所有利潤中,金融業佔10%;而2000年至2005年間,這一比例達到34%。
2009年9月2日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