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應對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如何實現綠色的經濟復甦?

沃克:沒有比因爲新冠疫情而暫停實現環境目標更錯誤的行爲了。政策制定者應與工業界開展合作,實現綠色復甦。
2020年6月29日

新冠疫情將如何改變世界?

沃爾夫:新冠疫情正在造成巨大的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它的最終影響會是什麼,我們幾乎全然無知,但有一些趨勢已現端倪。
2020年6月18日

3D列印技術因新冠疫情迎來機遇

明肖:技術的普及往往得益於外部事件。新冠疫情可能幫助推廣3D列印技術,爲世界的「供應鏈之癮」提供解決方案。
2020年6月18日

旅遊業將成爲世界經濟的長痛

新冠疫情重創了世界各地的旅遊業,這將在較長時期內拖累全球經濟成長。不過,三亞酒店業的復甦苗頭可能爲行業指明方向。
2020年6月17日

勿對瑞典寬鬆抗疫戰略幸災樂禍

拉赫曼:面對新冠疫情,瑞典拒絕實行嚴格封鎖。右翼民粹主義者爲此歡呼,而左翼自由派人士則近乎「渴望」地聽到瑞典抗疫失敗。
2020年6月17日

川普醞釀兆美元基建法案

白宮將提議在未來10年間支出1兆美元。目前美國兩黨都認爲應加大基建支出,但在如何買單的問題上存在分歧。
2020年6月17日

研究:新冠病毒有可能感染人腦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可以感染人腦並在人腦細胞內複製的直接證據。
2020年6月16日

中國本輪刺激無需懼怕後遺症

沈建光:雖然單純的經濟刺激計劃並非萬靈藥,但力度適宜的財政舉措既有利於短期的穩定,也有利於長期的繁榮。
2020年6月4日

疫情期間在線購物的道德問題

摩爾:新冠疫情期間,電商公司成爲明顯贏家。對於那些擔憂亞馬遜倉庫員工勞動條件的人士,其他人給出的建議集中在消費者選擇上。
2020年5月29日

法國進一步放鬆抗疫封鎖措施

法國總理菲利普宣佈,在成功減緩新冠疫情蔓延後,法國將從下週起放寬國內旅行限制,並允許中小學復課、咖啡館和餐館重新開張。
2020年5月29日

FT社評:新冠疫情讓汽車業更綠色?

各國政府應利用這場大流行病帶來的機會推動汽車行業以及交通向綠色能源轉型,這是一個他們不應該錯過的機會。
2020年5月28日

航空業的艱難復航之路

航空業正在努力重建乘客的信心,但如果在所有運營過程中都嚴格保持社交距離,機場運力將大受限制,機票票價可能被迫上調。
2020年5月28日

防控疫情不只需要大數據

邰蒂:「自上而下」的大數據工具與「自下而上」的文化分析相結合時效果最佳,防控疫情需要將醫學、社會科學和數據科學結合在一起。
2020年5月28日

波音將裁減1.2萬美國員工

這家飛機製造商本週將向6770名員工發出非自願裁員通知。另有5520名員工申請自願離職以獲取遣散費。該公司已在美國以外裁員。
2020年5月28日

線上IPO路演成功挑戰傳統模式

新冠疫情封鎖期間,許多IPO交易仍然依靠線上路演取得驕人成績。這讓人們質疑,令人精疲力盡的傳統路演是否還有必要。
2020年5月27日

奈及利亞疫情形勢或被低估

奈及利亞北部發生的數十起不明原因死亡事件引發了外界猜測: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正在這個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隱祕傳播。
2020年5月14日

COVID-19帶來稅制改革機遇

桑德布:各國政府向受到新冠疫情重創的經濟體注入大量資金,但在此之後,我們需要關注預算的構成,尤其是稅收結構。
2020年5月14日

FT社評:「旅行泡泡」是一個有意義的開端

紐西蘭和澳洲計劃在兩國之間建立一個旅行安全區,幫助恢復兩國之間的旅行和貿易。這可以作爲經濟復甦的一個範式。
2020年5月14日

FT社評:英國解封困難重重

分階段解封計劃的公佈,原本能夠對重塑公衆信心起到關鍵作用。但相關表述含糊不清、給人感覺欠考慮,令人失望。
2020年5月13日

小城疫情爲美國解封敲響警鐘

原本只有零星病例的帕里斯市的一家養老院突發疫情。這是美國各地在檢測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準備重啓經濟的一個縮影。
2020年5月13日

莫迪宣佈266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

印度總理沒有介紹計劃的細節,但他表示,印度必須抓住新冠疫情帶來的機遇,推行「大膽改革」,確保本世紀成爲「印度世紀」。
2020年5月13日

美聯準的大膽實驗

陳稻田:此次疫情救助,美聯準已經深入到社會的中小企業和家庭;美聯準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央銀行,法治是經濟達到高水準發展的基石。
2020年5月12日

銀行業可以挽救經濟嗎?

韋爾塔斯:我們可以利用銀行採取一些行動,讓已經宣佈的政府措施加速落實,避免這場衛生危機引發金融危機。
2020年5月12日

FT社評:亞馬遜的機遇暗藏挑戰

在高科技的表象背後,亞馬遜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臨時工制度。而疫情突顯了高薪的長期工與低薪、低保障員工之間的差異。
2020年5月12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