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環境

中國將展開新一輪土壤汙染調查

以查明重金屬、化學物質和其他有毒汙染物熱點區域
2016年4月27日

應對全球變暖爲何如此緊迫?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巴特勒:氣候變化是極端天氣事件的元凶嗎?人們一直懷疑二者存在關聯,但從來沒有做出令人信服的科學證實。如今,這種情形正在發生變化。
2016年3月30日

中國啓動「綠色金融」應對環境危機

高盛亞太區董事長史華茲:未來5年裏中國每年需對綠色行業投入至少3200億美元,但財政資源僅夠覆蓋所需資金總量15%。這給「綠色金融」帶來重大契機。
2016年3月1日

「電動方程式」燃起北京治霾新希望

FT駐京記者米強:近期在北京舉行本賽季首場比賽的電動方程式錦標賽,號稱比一級方程式更清潔、更環保,它或許有助於提升電動汽車在中國的吸引力。
2015年12月23日

霾裏的中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治霾已迫在眉睫。承認現實,完成詳盡分析,才能知道如何應對。治理霧霾的關鍵,在於明確經濟損失究竟多大,以及損失應由誰來承擔。
2015年12月14日

美國擬出資8.6億美元助窮國應對極端氣候

希望藉此推動巴黎氣候談判取得突破,但此聲明的實際效果尚不得而知
2015年12月10日

巴黎氣候大會:中國扮演什麼角色?

六年前,中國被指妨礙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取得成果。但對於此次巴黎氣候大會,北京方面認爲,達成減排協議將是推動中國工業現代化的契機,就像2001年加入WTO幫助中國調整經濟結構一樣。
2015年11月30日

歐盟官員兩年前已警告尾氣檢測「有貓膩」

歐盟並沒有迅速採取措施打擊汽車製造商的這種做法
2015年10月26日

警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攤大餅思維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表示,旨在緩解北京城市壓力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理念仍未突破攤大餅思維,難以根治大城市病。
2015年10月16日

土壤汙染:中國的棘手問題

中國城鎮居民普遍關心食品安全和空氣汙染,但在中國的各種汙染中,土壤汙染可能是最難清理的。鑑於全國近五分之一可耕種土地已受到汙染,中國政府加快了土壤汙染治理規劃。
2015年9月6日

高盛和美國銀行加入企業減排俱樂部

13家美國大型企業作出的氣候變化承諾,將帶來至少1400億美元綠色投資
2015年7月28日

亞洲治理挑戰爲投資者帶來機遇

雖然投資者越來越認識到亞洲日益嚴峻的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給自己的投資帶來實質性風險,但他們不只是將這些問題視爲挑戰,而且也是在亞洲投資獲利的關鍵。
2015年7月14日

生態城,成不成?

英國《獨立報》前記者麥克賈克:新書《夢幻島》透過解讀上海東灘生態城的教訓,探究其他大型生態城市項目的命運爲何也會殊途同歸。
2015年6月12日

綠色和平:北京霧霾顯著好轉

該環保組織研究顯示,今年首季度北京PM2.5濃度同比下降13%
2015年4月22日

氣候影響商業

FT專欄作家邰蒂:研究表明,寒冷會讓人保守、團結,溫暖的陽光則會促人創新。氣候如何影響我們的商業文化,不應忽視。
2015年4月13日

FT社評:「撤資運動」無益根治氣候難題

「撤資運動」近年聲勢不斷增強,呼籲大學、政府和慈善機構等組織出售化石燃料企業的股份。運動人士的熱忱可以理解,但這並無助於從根本上解決氣候問題。
2015年3月31日

中國人不願再活在霧霾下

FT亞洲版主編皮林:柴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在中國引發了強烈反響。眼下中國經濟反正在放緩,利用這個機會治理汙染或許是明智之舉。但問題是,中國能否在扭轉墜入環境深淵命運的同時,仍保持不錯的成長速度?
2015年3月6日

農村飲水面臨挑戰

中外對話與「中國水危機」合作的水項目分析師劉虹橋:中國政府決心在2015年底前「全面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學者評論說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15年3月6日

中國環境監管中的「數字減排」困境

FT中文網撰稿人董陽:中國環境監管,根本上是「委託—代理」機制在起作用,政府、企業或獨立機構等任何主體的引入,都成爲這一鏈條的下一環,無法形成多元的治理網路。
2015年3月4日

中國企業愈發重視碳資訊披露

「碳資訊披露項目」中國主管李如松對環境網站「中外對話」表示,中國頂尖的大企業逐漸意識到,注重自身碳足跡可以帶來良好的商業效益。
2015年2月6日

限號治霾

新年伊始,爲了應對空氣汙染,印度首都新德里力排衆議試行了一項激進的交通管制措施——單雙號限行。該措施出乎意料地獲得了民衆的高度配合。有人質疑,此舉邏輯上可行,但並沒有顯著減少霧霾。
2024年5月2日

環境保護

雖然能源效率有所提高,但全球對商業能源的需求仍在繼續成長,主要受新興國家成長的驅動。此外,化石燃料滿足了其中大部分需求。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最好的方法是改革激勵機制,同時加快創新步伐,使無碳技術能夠與化石燃料競爭。
2024年5月2日

氣候變化

通諭是天主教會最高形式的教廷文書。這份爲巴黎氣候峯會所寫的通諭表明了其呼籲減少碳排放的主張,可能成爲他執掌擁有逾12億信徒的天主教會任期內,留下的最永恆遺產。
2024年5月2日

環保紀錄片

因懷疑腹中女兒患腫瘤與霧霾有關,前央視記者柴靜決定調查霧霾並自費百萬,耗時1年拍攝該片,播出後轟動中國社會。
2024年5月2日
|‹上一頁‹‹56789101112131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