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環保

中國科學家批評政府治汙不力

大氣物理學家王躍思將北京的汙染歸咎於政治僵化和國有能源企業
2013年1月18日

分析:霧都倫敦給北京的啓示

籠罩北京城的這次史無前例的空氣汙染,距倫敦1952年的「大煙霧」幾乎整整60年,這實在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巧合。「大煙霧」之後,英國連續出臺了多部法律治理汙染。中國該做些什麼?
2013年1月17日

分析:北京霧霾

近日北京市空氣汙染指數達到4年來最糟水準,再次加劇對環保問責等問題的爭論
2013年1月15日

中國山西化學品洩漏引發抗議

地方政府在事發6天後才承認9噸苯胺洩漏進入濁漳河
2013年1月8日

靠什麼建設美麗中國?

天則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王軍:執政黨的報告呼籲建設美麗中國,說明現實中國確實不夠美,甚至有骯髒醜陋一面,這對生態保護和城市建設都提出了許多硬性要求。
2012年12月4日

中國將加大可再生能源發展

中國計劃到2015年,讓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30%,乾淨能源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2013年6月3日

香港空氣汙染控制不達標

香港特區審計署報告顯示,自1987年香港訂立空氣汙染限制指標以來,空氣汙染水準一直明顯超標,道路兩旁二氧化氮和PM10的全年平均濃度比WHO上限高出205%。
2012年11月15日

新聞人物:張躍的「遠大」理想

中國遠大集團董事長張躍不僅準備建造一座世界第一高樓,而且熱心成立一種獨特的公司文化。他說,遠大集團今後的一個心願,就是力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12年8月31日

中國面臨的環境難題

中國和世界如今都面臨著一個核心難題:從道德角度而言,中國人有權享受發達國家長期享受的經濟繁榮;但從環境角度來看,卻不能這麼說,因爲中國對生態的影響正極大地延伸到國境線以外。
2012年8月22日

江蘇啓東叫停紙廠廢水排海工程

先前啓東市民舉行抗議,稱該項目將汙染水質
2012年7月30日

從PM2.5爭議看大國胸懷

中國天則經濟研究所張曙光、高巖:對PM2.5問題的關注和爭論近年來逐步升溫,這涉及我們的思維方式,關乎習慣於經濟全球化的中國人對全球公共治理的認識。
2012年7月24日

「里約+20」峯會將推進企業綠色計劃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將做出最終決定,要求全球數千家公司彙報環境策略和成效
2012年6月18日

媒體札記:雄心與耐心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在空氣質量數據問題上,中美你來我往,辯論了一個半回合,《人民日報》則呼籲保持理性心態,不要不切實際地追求發達國家標準。
2012年6月7日

媒體札記:老朋友、老冤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普丁訪華與胡錦濤會面,媒體稱爲「又見老友」,而中美之間繼續口角不斷,關於美國使館發佈PM2.5數據的爭議,又回到聚光燈下。
2012年6月6日

中國環境損失大幅上升

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稱,中國去年環境損失高達GDP的5%至6%
2012年3月15日

中國抵制歐盟航空業碳稅引發風波

中國決定禁止本國航空公司參與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讓中國航空業陷入兩難境地。但歐洲航空公司處境也十分尷尬,因爲它們可能面臨外國政府的報復。
2012年2月7日

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留給西方

臺灣媒體人、汕頭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楊艾俐:西方人也已經在反省他們的生活方式了,中國人不妨在這方面發揮民族主義,堅持人與自然共榮的哲學和清靜簡樸的生活。
2012年2月7日

中國謹慎推進資源稅制改革

中國資源稅制改革面臨一個微妙平衡:既試圖透過增加稅收以減少資源使用,又不希望此舉影響到國有能源企業的效益。這個挑戰在煤炭行業尤爲艱鉅。
2012年1月10日

媒體札記:PM2.5的味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上週北京的陰霾天氣令一些民衆恐慌,對官方口徑的狐疑和怨氣再次匯聚。與此同時,一些持不同立場的媒體間再次發生口水戰。
2011年12月12日

Lex專欄:警惕中國壟斷太陽能市場

中國慷慨的太陽能補貼政策眼下雖然對消費者有利,但從長遠來看卻是有害的,因爲假以時日,美歐生產商可能被擠出市場,讓中國變成一個「太陽能歐佩克」。
2011年12月6日

中國減排「走自己的路」

聯合國下週將在南非德班重啓氣候談判。儘管中國日益成爲決定談判結果的重要因素,但反過來,結果對中國卻無關緊要,因爲中國已經規劃了一條自己的減排之路。
2011年11月25日

中國的霧與霾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夏佑至:霧與霾的區別,據說很複雜。在中國一件事的複雜程度,取決於複雜在哪個環節,若在行政環節,就成了禁忌。
2011年11月22日

媒體札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公共議題中,像「援歐」這樣的在「兩個輿論場」中觀點基本一致的,已屬少見,更多的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如北京空氣質量之辯。
2011年11月7日

蘋果應儘早公開代工商名單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雖然蘋果表示對代工商的行爲十分重視,但是它還可以有更多的作爲,比如效仿耐克,將所有代工商的名單公諸於衆。
2011年9月13日
|‹上一頁‹‹10111213141516171819››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