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治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西方正在失去軍事優勢

FT專欄作家拉赫曼:BBC記者厄本在新書《優勢》中提及,現代西方缺少人力、資金和裝備來維持傳統軍事主導地位,而中俄的軍事支出在飆升。政治後果是否會象厄本擔憂的那樣可怕?從目前全球緊張局勢升溫似乎表明,他的警告很有道理。
2015年5月27日

古巴顯現「開放」曙光

古巴允許國民在國家媒體的線上論壇討論政治議題,令人聯想起蘇聯開放言論自由的早期階段。有學者認爲雖然這只是試驗性做法,卻釋放出重要信號:批評成了合法的。
2015年3月30日

「反恐戰爭」捲土重來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伊斯蘭主義聖戰組織的活動範圍已擴大到世界更多地區,襲擊的頻率和死亡人數都在增加。長遠來看,解決聖戰暴力問題是一場理念之爭,而非軍隊間的鬥爭,但最終結果可能還是要進行一場「反恐戰爭」。
2016年2月16日

歐巴馬面對複雜民意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斯托克斯: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在伊斯蘭國和俄羅斯雙重挑戰下,美國人的孤立主義情緒現在稍有緩和,對參與全球經濟也持歡迎態度。
2015年1月23日

2015達佛斯將關注什麼?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全球經濟前景將影響2015達沃斯論壇的所有討論,目前各方對這一主題的態度尚難達成共識。 雖然對全球經濟框架已不再像危機時期那樣深切焦慮,但越發糟糕的國際政治環境,卻令人難言樂觀。
2015年1月21日

別輕視世界「慢性病」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如今的世界經濟和政治都患上了長期「慢性病」,「病症」雖然暫時不會阻礙經濟繼續成長,但我們承受不起忽視這些難題的後果。
2015年1月21日

2015年全球大勢預測(下)

FT繼續預測今年全球大趨勢:面對國內經濟危機和海外製裁,俄羅斯將暫停其擴張主義腳步;儘管已派遣軍事顧問參與打擊ISIS,但美國及其盟友仍將對向前線出兵保持審慎;位元幣熱潮尚難徹底偃旗息鼓;穿戴式設備的真正繁榮期,也暫不會到來。
2015年1月5日

2015年全球大勢預測(上)

英國《金融時報》資深評論員、專欄作家和記者,分別對2015年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的大趨勢做出了預測。本文爲該系列上篇,認爲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低於7%、國際油價可能跌破50美元/桶。
2015年1月4日

全球十大最苦政治崗位

2014年對於許多從事政治工作的人來說,無疑是艱辛的。我們討論了一份清單,列出那些最喫力不討好的政治崗位,其中有些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政治工作,但也與政治密切相關。
2014年12月31日

如何面對越發分裂的世界?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分裂」正在成爲塑造世界的力量。無論在政治、經貿還是科技領域,全球化的邊界都在後退。而基於民族主義的身份認同,也在扮演加劇地緣政治緊張的催化劑。當今世界的無秩序狀態並不值得喝彩,也註定難以穩定。
2014年12月23日

世界迎來政治強人時代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人們原以爲,蘇聯解體後,世界肯定會迎來自由的國際主義秩序,相反,如今政治強人卻紛紛登上國際舞臺,他們之中不僅有獨裁者,也有民主領袖,大國政治開始取代多邊主義。
2014年12月9日

俄羅斯纔是美國的頭號敵人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美國華盛頓的共識似乎是,當前中東危機比烏克蘭危機更爲緊迫。但我認爲,一個憤怒、核武裝的俄羅斯則構成更大的危險。
2014年11月18日

民主化爲何會發生逆轉?

俄羅斯基金會主席克拉克:新世紀開始時,全球民主化大潮似乎勢不可擋,但在過去10年,這股浪潮卻發生了逆轉,包括埃及軍事政變和俄羅斯新威權主義。民主國家需再次證明,這一政治制度掌握著在現代世界中成功的鑰匙。
2014年9月29日

西方如何挽回影響力?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一個由西方主宰的世界正搖搖欲墜,美國主導的安全秩序在歐洲、中東和亞洲均遭遇挑戰。美歐若想挽回局面,唯一辦法是以更大決心和意志通力合作,應對在歐洲外圍國家、烏克蘭以及中東即將失控的危機。此項議程必須在北約峯會上啓動。
2014年9月5日

美國外交不應消極保守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一個國家的實力或影響力,永遠受制於它對塑造全球體系抱有的雄心。而當前美國維護全球穩定的意願,比幾十年來的任何時候都面臨更多質疑。
2014年7月15日

「機制」比「對話」更重要

旅美時評人龔小夏:經常聽到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無成效」、「浪費」的批評,但兩國各級官員若能因此建立起私交,對促進雙邊關係的發展恐怕作用更大。
2014年7月10日

正視變化的世界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俄羅斯和歐洲企圖固守舊有秩序;美國不願設想一個介於全球霸權和完全撤退之間的全球角色。這些領導人不願面對正在變化的世界。
2014年7月9日

美國新保守主義再次復活

FT專欄作家盧斯:每當出現國際麻煩,美國新保守主義者就死而復生,這一次他們的活力來自伊拉克亂局。歐巴馬民望下跌是新保守主義捲土重來的機會。
2014年6月26日

巴克萊:地緣政治成投資者最大擔憂

該銀行調查顯示,市場對政治動盪的憂慮已經超過對經濟低迷的擔憂
2014年6月25日

美國應如何回應敘利亞「化學戰」?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會長哈斯:對於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的任何行爲,美國都有絕對必要做出直接和有意義的回應,使阿薩德當局不敢再次使用這些武器。
2013年8月26日

埃及變局引發的思考

FT中文網撰稿人周軼君:「阿拉伯之春」證明,對民主的訴求是普世的,與宗教無關,此後的民主化經驗卻因各國歷史背景、社會文化、政治光譜的不同,各有其幸與不幸。
2013年8月27日

民主纔是埃及危機的出路

土耳其總統居爾:埃及沒有其它出路,只有民主才能爲它帶來穩定。正因爲如此,每個人都要傾注自己最大的努力,爲埃及贏得民主的未來。
2013年8月14日

北韓改變策略 願與南韓商談

雙方均在過去兩天裏表示願意下週會晤,討論暫停的經濟合作項目
2013年6月8日

人類成爲戰爭中最薄弱的環節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柯克爾:自2007年以來,美軍一直在嘗試設計下一代「有意識」的機器人。未來,機器人或許能夠評估自身行爲的後果。
2013年5月21日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