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亞洲企業融資成本上升

這一趨勢說明亞洲經濟體及其資本市場並未與西方脫鉤
2011年10月25日

IMF:中國向亞太地區輸出通膨

IMF最新報告顯示,中國通膨率每上升1個百分點,會透過推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使得亞太國家通膨率上升0.25-0.5個百分點。
2011年10月14日

Lex專欄:亞洲利率政策開始轉向?

印尼央行意外降息,顯示一些國家的央行已經從擔心通膨轉向擔心經濟成長。其他亞洲國家是否會跟進?目前看來,對中國和印度而言,通膨仍然是首要問題。
2011年10月13日

分析:亞洲能否拯救世界?

滙豐銀行的範力民認爲,亞洲家庭在支出方面正逐漸超過美國,因此,美國和歐洲的支出仍維持在目前的低迷水準,全球消費者支出也將繼續成長。
2011年8月30日

亞洲不再風景獨好

FT記者漢妮•桑德爾:亞洲市場最近的下跌,標誌着亞洲與全球其它地區脫鉤的時代已經過去。目前,亞洲的內需仍不足以挽救西方經濟。
2011年8月23日

亞行:美債降級對亞洲成長影響有限

亞行預計,今年除日本以外亞洲地區的經濟成長率將由2010年的9.2%回落至7.9%
2011年8月10日

分析:亞洲通膨有放緩之勢

印尼、南韓、中國和新加坡陸續公佈的數據表明,亞洲許多地區的通膨有明顯下行趨勢,但經濟學家警告,通膨不會消退,各國央行仍不可輕忽。
2011年6月13日

亞洲別走西方老路

全球未來研究所總裁奈爾:亞洲在發展模式上面臨選擇,是繼續仿效西方,還是另闢蹊徑?前者會令亞洲的前景一片黯淡,後者則可能給該地區帶來全民繁榮。
2011年4月25日

只有增稅才能抑制亞洲通膨

滙豐亞洲經濟研究部聯席主管範力民:面對通膨,尋常的貨幣政策已無濟於事,唯一的出路就是財政手段。亞洲各國必須增稅減支。
2011年3月3日

分析:亞洲經濟能否承受高油價

油價對中國經常賬戶影響之小,也許出人意料。當然,經常賬戶並不是一切。滙豐研究顯示,每桶120美元的油價可能使中國CPI增加1個百分點。
2011年2月25日

亞洲中產階級之崛起

不久以前,許多經濟學家還對亞洲是否存在中產階級公開表示懷疑。如今,這種懷疑正在消散。中國現有約3億中產階級成員,印度5年內也將擁有2億中產階級成員。
2011年1月12日

亞洲中產成跨國公司新寵

未來十年,亞洲中產階級的隊伍將大幅度擴大。消費品跨國公司希望抓住這一機會,從現在做起,大力拓展新興市場業務。
2011年1月12日

亞洲製造業增速差距縮小

但通膨壓力依然嚴峻 加息可能性上升
2011年1月4日

亞洲通膨風險漸增

亞洲所有大型新興經濟體面臨的通膨壓力都不斷攀升,而中國政府對這個問題最爲擔憂
2011年1月4日

中印繁榮難掩亞洲頹勢

亞洲各地的商業繁榮景象,讓人產生了地區經濟V型復甦全力推進的錯覺,而第三季度GDP數據卻折射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2010年12月6日

亞洲現代化模仿西方?

FT亞洲版主編皮林:隨著亞洲國家變得更爲富有,它們將變得更像西方國家嗎?它們必須具備那些讓西方國家成功的特徵嗎?
2010年12月3日

Lex專欄:亞洲亟需加息

亞洲新興國家最新出口、通膨和製造業數據證實兩件事:第一,各國經濟復甦基本上得到維持;第二,政策制定者失去了不加息的藉口。
2010年12月2日

亞洲成長難以阻擋?

在歐美爲實現成長而苦苦掙扎之際,亞洲新興地區工業產值成長率卻高達25%。但一些經濟學家仍然擔心,亞洲經濟成長會顯著放緩。
2010年10月25日

亞洲各國紛紛給樓市降溫

新加坡、澳洲、中國及香港地區政府紛紛出臺措施冷卻房地產市場。中國的措施看上去最爲強硬,且分析師預計在中國樓價出現明顯下跌之前不會改變。
2010年8月31日

亞洲經濟恢復快速成長

但先行指標預示下半年可能出現普遍減速
2010年8月25日

亞洲「脫鉤」言之尚早

FT亞洲版主編皮林:當美國爲二次探底風險坐立不安、歐洲尋找新主權債務危機跡象之時,大多數亞洲經濟體都倖免於金融危機,並逆勢反彈。但亞洲若要真正實現與西方脫鉤,還需假以時日。
2010年8月17日

亞洲靠節儉避開危機?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亞洲國家注重節儉,這種審慎使得它們在危機到來時仍有錢可花。這與西方國家形成鮮明對比。迄今爲止,亞洲國家刺激措施的表現令人驚歎。
2010年7月30日

Lex專欄:亞洲不妨多發債

13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令該地區各國政府在舉債問題上吸取了沉痛教訓,從此對發行債券戰戰兢兢。但眼下,一些國家對債務的反感正阻礙其經濟成長。
2010年7月9日

亞洲世紀的絆腳石

FT亞洲區記者凱文•布朗:要使21世紀真正屬於亞洲,首先需要應對一些巨大挑戰,包括人口、城市化、水資源短缺。正如聯合國官員所言,亞洲不能走「先成長、後清理」的道路。
2010年7月2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