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英國沒給過香港民主?

最近解密的英國外交部檔案顯示,早在20世紀50年代,英國就提出了香港民主化問題,但當時的中國領導人就強烈抵制任何將香港導向自治的主張。
2014年10月13日

香港示威者再次集結抗議

港府取消了與學生的對話後,很多抗議者攜帶大量補給在中環集結,已做好長期示威準備
2014年10月11日

觀察香港問題的十個認識誤區(上)

澳門大學教授郝志東:有人認爲香港主權在中央治權在港,中央要收回治權引發了公民抗爭。但這是誤區:中國奉行的主權在民,即是無論中央還是香港政府的權力都在人民手中。
2014年10月11日

與巨龍共處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香港曾被稱作「東方的柏林」。那時的香港,在一個借來的時空,被動地成爲冷戰的前線。但今天的香港,突然擁有了自身的獨立意志。
2014年10月10日

FT社評:中國應給予香港更多自由

目前決定香港政治命運的是兩個問題,一是梁振英的去留,一是能否達成讓雙方下得了臺的妥協方案。香港的成功賴於自由,中國應給香港更多自由,以免街頭抗議重來。
2014年10月10日

香港政治危機本可避免

FT社評:香港本來不應該陷入如今的危機和僵局。中央政府本可讓香港享有更加地道的民主。但事已至此,梁振英唯一的希望在於提供一條體面的出路,以爭取香港沉默的大多數。一個可能的妥協領域是改革提名委員會的構成,使其更具代表性。
2014年9月30日

英國就香港示威活動發表聲明

敦促中國確保香港「取得有意義的民主進展」,也呼籲港人在法律框架內行使示威權利
2014年9月30日

香港「一國兩制」保衛戰

香港資深媒體人紀碩鳴:香港迴歸中國,社會主義母親在收回「嬰兒」的同時,也不得不收回資本主義的「髒水」。羅湖橋兩側各有一個「一國兩制」夢,17年來落差卻越來越大,終至不可彌合。
2014年10月17日

香港金管局啓動應急計劃確保金融穩定

香港銀行業、銀行間市場及清算體系正常運轉;惠譽表示香港債務評級短期不受影響
2014年9月29日

香港防暴警察撤出街道

上萬港人參加的持續三天的街頭民主抗議活動已趨平靜,北京方面表示相信港府能依法處置
2014年9月29日

香港的普選困境

撒切爾夫人曾稱讚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是「天才的構想」,但近些年來,「一國」和「兩制」之間固有的矛盾卻越來越尖銳,最近則圍繞著普選問題,升級爲民主派和建制派互相較勁的街頭示威。隨著香港經濟地位的相對衰落,中央政府對香港反對派的容忍度也在不斷降低。
2014年9月17日

蘇格蘭獨立公投如何做到程式公正

資深傳媒人邱翔鍾:蘇格蘭曾在英國「一國兩制」中獲益良多,從公投安排看,處於強大地位的英國對弱小得多的蘇格蘭並未持強凌弱,而是遵循民主社會中的公平和公正。
2014年9月9日

戴耀廷:「佔中」不會放棄抗爭

香港政爭風波中,親民主團體「佔領中環」一直處於漩渦中心。儘管最近它因北京批准的政改方案而深受打擊,但發起人之一戴耀廷表示,即使「佔中」輸了一場戰鬥,也不打算輸掉戰爭。
2014年9月4日

FT社評:香港政治僵局的代價

香港民主人士因政改問題與中國政府的對抗正日益激化。儘管北京不太可能從目前立場後退,但它應認識到自身利益也在受損。香港政治僵局不僅會向外界傳遞負面影響,最重要的是,它將削弱保證香港繁榮穩定的「一國兩制」原則。
2014年9月2日

擺在香港民主派面前的雙重兩難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中國全國人大對香港特首普選的決定,將香港民主派置於兩個兩難——是否否決北京方面的決議,及是否要繼續「佔中」,都是霍布森選擇的難題。
2014年9月3日

不顛覆「一國兩制」應是底線

香港資深媒體人紀碩鳴:沒有一國兩制就沒有香港的今天,而其作爲中國改革開放的樣本並未得到珍惜。政改停滯讓一國兩制受創,鄧小平設想的對兩岸統一的示範效應還會有嗎?
2014年9月1日

中國人大常委會本週審議香港政改報告

12名香港代表將旁聽這次會議對香港普選框架的討論
2014年8月25日

香港反「佔中」陣營徵集到近百萬簽名

得到特首梁振英和香港最大工會組織支援的「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稱,希望維持香港法治
2014年7月30日

英國對香港自由不再關心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香港自由與法治的兩位捍衛者訪問美國時受到重視,但在他們最近訪問倫敦尋求道義支援時,英國卻把他們當成兩個試圖闖入祖屋的落魄遠親。
2014年7月23日

梁振英:港人對普選存在立場「分歧」

香港特首向中國全國人大提交首份政改報告,承認部分港人要求公民提名程式
2014年7月16日

一名在港臺灣學生的「佔中」觀察

港大學生張瀚元:來港三年我清楚感覺到,臺港的距離,在「中國因素」(且不論爭議)的逼視下倏忽被拉近。「臺灣香港化」、「今日香港,明日臺灣」變得耳熟能詳。
2014年7月16日

陳方安生和李柱銘批評英國背棄香港民主

指責英國政府未對中英香港白皮書內容表達任何立場
2014年7月15日

香港特首普選的「國際比較」問題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龔刃韌:香港是中國的地方政府,若「國際比較」,也只能與英美的地方政府或聯邦成員相比較。要實行民主政治,還需要一定的包容和妥協精神。
2014年7月14日

香港「政爭」知多少

相信這一課可以讓你幾分鐘內瞭解香港政爭的來龍去脈。
2024年4月27日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