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國「老齡化」時代趨勢下的差異聚焦
郟京煒:中國社會加速步入老齡化這一長期宏觀問題,在當下生育率下降時顯得日益迫切。同時,中國的老齡化問題與其他國家有著本質區別,主要有三點差異:第一是從老齡人口的變化看,中國相當一部分人羣在具備工作能力時選擇提前退休,這主要是從自我認知、心理定位方面發生改變;二是從地域層面上看,各省、市間的生活環境和社保保障等都還存在差異,而這一差異的多樣性是別國沒有的;三是受中國家庭傳統思想觀念影響,相較而言,中國老年人對家庭的依賴性也比較突出。這就是中國老齡化社會在情感、社會、家庭觀念等方面的現狀。
FT:從數據來看中國是否做好應對「銀髮世代」挑戰與轉型的準備
黃志偉:人口老齡化是中國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中國從1999年步入老齡化社會後快速發展,到目前爲止中國老齡人口已達總人口的18.9%,並且仍在持續成長。而65歲及以上人口占16.2%,超過2億人已進入老年時代。不自覺地,中國已由老齡社會步入嚴重老齡國家。從目前的體會與觀察來看,還遠未準備好應對方案。因此,我國也在對這一問題給予極大關注的前提下,爲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實現我國現代化的發展要求,提出了「健康中國2030」戰略。其主要目標就是:透過加強預防保健、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改善醫療衛生條件、促進基本醫療服務均等化措施,使全國人民享有更多的醫療保障機會,增強公衆健康意識,維護良好的公共衛生環境,推動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FT:病有所防,老有所養—老齡化社會問題的核心保障
黃志偉:老年羣體要走出窘迫現狀,一個核心問題就是老年病防治問題。在成長過程中,老年病會困擾並陪伴我們終生,並且在長壽週期不斷延長的過程中,加大我們被慢病折磨的時間長度。唯有朝著健康中國戰略所闡述的方向發展,才能將治療變爲預防。因此「病有預防,老有所養」是建設老年羣體保障體系的兩個核心方向。而如何建立有效的養老保障制度則成爲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FT:養老醫療服務的三個發展重點
郟京煒:服務性、專業性、互助性是中國養老體系的發展特點。服務性是指如何爲老年羣體成立長久的生態系統,讓服務的發起者與服務的享受者能夠在此體系之中相互依賴、協同促進,如此才能夠滿足長期的發展需要。而專業性是指針對老年特有的疾病,需要具備更深度、更排他的分析手段和配套設施。互助性是指如何構建老年社交圈的共同性,擴大康養服務的效果。
FT:中外醫養產業的對比與反思
郟京煒:中國需要建設符合自己國情、民情的養老項目,尤其是要符合中國人 「家庭」的觀念,合理合情地爲老年人提供服務。在總結各國經驗時發現,我們有必要藉助科技的手段,利用大數據來跟蹤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根據常見病、慢病、大病的不同情況,實施「精準」治療和照顧,更合理地增加在養老方面的資金投入以及保險方面的保障與強度。另外,兼顧老年人和家庭之間的關係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方向。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逐漸加深,政府應該加大對社會保障制度、醫療衛生體系、教育培訓等各項福利政策的投入力度;同時還可以採取一些措施提高老年居民健康水準。從長遠來看,是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以老人爲核心的新型社區公共服務模式,讓他們能夠享受到更加全面、便捷、公平的服務。
FT:科技賦能打開醫療養老新視野
黃志偉:橫琴人壽一直積極投身便民化的科技投入和研發。在技術服務老人視角下,AI技術和老年醫療融合方面具有突破性意義。橫琴人壽「暖燈行動」期間,採用新型科技手段迅速獲取偏遠地區老年人健康數據回傳情況,爲科技手段有效改善老年生活保障水準提供了案例。另一方面,伴隨著物聯網互動設備的先進升級,使得高質量的醫學資源能夠更加快速便捷地對偏遠地區的老年人進行診療診斷。橫琴人壽將持續推進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計算等新技術與養老產業深度融合,不斷提高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率,讓更多人享受到科技賦能的美好生活。
FT:銀髮需求將如何引領模式的轉變
郟京煒:新型商業模式總是伴隨著需求的變化應運而生。在商業社會中,如何營造老年羣體的消費和就醫環境,是今後要關注的問題。相關服務要從產品與服務制定環節上對老年羣體需求與觀念轉換進行更多的考慮。以家庭醫生爲例,假如家庭醫生在每一次診治中能同時爲多位老人提供服務,這不僅能夠促進醫療資源和健康水準的提升,還可以減少患者就診時產生的等待時間和經濟負擔。此外,家庭醫生還可根據老年人不同年齡、身體狀況等特點來選擇適宜的診療方式,滿足其個性化的就醫要求,從而使他們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FT:「銀髮世代」的應對與挑戰
黃志偉:如何構建老年型社會整體資源是一個很現實的挑戰,面對老年羣體就醫,慢病管理等大量的社會醫療服務需求,社會各個職能機構需要設置一套可以聯動的機制,不能只由某個機構(部門)單獨面對。所以,橫琴人壽也參與到很多社會化養老平臺建設中,比如當家庭醫生作爲靶向觸點向老年羣體輸送醫療資源、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我們要培訓更多的全科醫生來幫助老年羣體,形成一種新的「家庭+醫養」的社區養老模式,透過這種模式提高養老社區覆蓋比例,建立老年人口與醫院之間雙向轉診機制和遠距健康諮詢平臺。
郟京煒:把老年人的就醫期望傾注在社區配套建設中,可以使醫療資源具有針對性、更加廣泛地觸及需求人羣,提高服務質量和水準;同時也能有效降低國家醫療體系的運轉負荷,緩解人口老齡化給居民生活帶來的壓力,有利於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社會的深入構建。
FT:銀髮羣體的未來展望
郟京煒:社會的關懷對人們之間的社會關係至關重要。重度老齡化社會到來後,社會需要持續去思考老年人在各領域的實際需求,包括消費習慣、消費能力等等。我們看到一個更合理、友善的老齡化社會服務體系正在逐步形成。透過專業機構的參與,政策的逐步完善,結合科技自動化優勢,降低老年羣體生活中的諸多不便,從而建設一個我們所憧憬的共榮共進、前赴後繼的美好適老未來。
黃志偉:國家如何針對重度老齡化社會建立制度,這是今後發展的重點。這方面就要求國家在政策上持續優化,制定分級診療等具有中國特色的老齡化應對方案,並全面構建適老化社會的切實構建。另一方面,社會企業力量如保險集團,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教育的責任;對個體家庭來說,應該未雨綢繆,儘早樹立老年階段健康與財富管理意識,最後祝願我們每一位,都能在未來從容的生活,優雅的老去!
本文內容基於現場訪談實錄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