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場改革的推進,都有其動力和阻力。也正是因此,當方向既定,速率的控制和路徑的選擇,才顯得格外重要。
推行事業部制能激發經營活力,但在傳統的銀行「總-分-支」管理機制下,盈利的驅動和人、財、事權都趨向在分行層面集中,當事業部的縱向管理力量插入了原有的板塊化管理機體,分行層面就易反彈。在業內,有的銀行事業部改革推行不暢、有的眼饞已久卻蟄伏未動,來自分行的阻力或是原因之一。
同樣的,大中型銀行們要走綜合化、集團化發展道路,也是大勢所趨。但如何形成一套機制,讓曾經各奏其譜的子公司真正協同起來演奏交響樂,仍是有待探索的新課題。
停留在昨天總是最舒適的,怕只怕市場環境已是溫水煮青蛙,再不依託創新動力就要死於安樂。當利率市場化步步深入,再單純依靠傳統經營格局吸存放貸賺息差,道路只會越來越窄;當網路金融日益崛起,從技術上完全能替代商業銀行的支付、籌資優勢,在功能上可能替代商業銀行的小額融資能力,銀行們引以爲傲的「營業處多」已不那麼重要,子公司單打獨鬥的力量已被削弱。
「打造新利潤極」已是銀行業當務之急,也是交行深改重頭戲。
關鍵是,怎麼做。
事業部:分行雙邊記賬、收入差距拉大
第一財經日報:我在行業的採訪中聽到過三種對事業部的「非議」,請問交行選擇怎樣的路徑來突破?第一個「非議」:有觀點稱,事業部與分行逐利,導致分行配合的積極性不高。
牛錫明:交行推行事業部制經營,不是對分行制經營的否定,而是補充,建立分行和總行事業部「兩條腿」走路的經營模式。之所以推行事業部制,是因爲它最大的優勢,是有利於專業化經營和集中式風險控制。
我們有一個重要的原則:事業部制不與分行爭利、爭地盤,這也是選擇拉出哪些行業作爲事業部的一項依據。比如,把分行做不了、做不好的業務集中起來去做,我們建立了金融市場、貴金屬、離岸、票據、信用卡中心等「事業部」;那些光靠分行做還不夠好、需要總行設領頭部門來做的業務,我們就先做成「準事業部」,現掛牌的有託管中心、資管中心、私人銀行中心、北京集團客戶部。省直分行也推進了大客戶準事業部改革。
對於其中的利益分配,如果涉及事業部與分行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業務,我們採用雙邊記賬和分潤機制,包括總行事業部與分行之間,以及事業部分中心、分行大客戶準事業部與支行之間。實際的業務收入仍然記給分支行層面,投射的業務收入,加總記在事業部的功勞簿上,作爲績效薪酬考覈的依據。
至於分行,今後的職能是要直接開展行銷,爭取成爲行銷的主力軍,重點進行兩項探索:一是探索大客戶「集中行銷、統一授信、一站式審批」,提升大客戶的行銷層次,由分行甚至總行直接發起業務流程;二是建立更多的利潤中心直接盈利,分行的公司客戶、個人客戶部門要直接走向市場行銷客戶。今後,交行將建立「客戶分層服務行銷體系」:大客戶由總行、省級分行直接服務,中型客戶由城市分行直接服務,小微企業和個人客戶由支行營業處及遠距銀行提供服務。
日報:第二個「非議」:有觀點稱,遺留的「大鍋飯」機制不能調動事業部人員的積極性。
牛錫明:交行的事業部部門和人員考覈、資源配置、人員職級等方面的制度框架,將以市場化爲原則。實施「雙掛鉤」資源配置機制,營業費用與利潤或收入掛鉤、工資獎金與經營利潤掛鉤,使事業部的工資、獎金總額與經營利潤成長情況直接掛鉤。
在事業部,我們將推行全員全產品計價和季度年度KPI考覈,將事業部經營目標逐層分解到團隊和個人,收入和業績直接掛鉤,賦予事業部負責人工資獎金分配、選人用人、人員職級調整等權力。
日報:第三個「非議」:有觀點稱,事業部需要的人財物支配體系、業務授權體系還不到位,又不能從舊有的管理職能裏完全鬆綁出來,以至於其成爲不倫不類的新機構。
牛錫明:在事業部的功能上,將逐漸推動它們由管理部門最終轉變爲直接面向市場和客戶、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利潤中心,從等分行上門審批到主動聯合分行拓展業務。
在政策上,我們也會加大傾斜力度:一是改革FTP資源配置機制,將資源分配權授權至前臺,重點支援事業部等前臺部門的重點客戶和重點業務;採取浮動預算的方式,根據資源使用成效靈活調整資源總額。二是針對事業部、省轄行及相關產品、業務構建可收可放的專項授權機制。三是以系統再造推進位度流程再造,構建客戶拓展、產品創新、風險防控的系統支撐平臺。
日報:深改中,下一步事業部改革還將在哪些方面推進?
牛錫明:一是和線上「第二交行」配合起來,推進事業部業務網路化,聚焦傳統模式服務不了和服務不到的客戶羣,做深財富管理;二是探索行業事業部改革,圍繞若干個行業、若干核心企業進一步探索模式;三是探索消費信貸、小微金融、社區銀行等業務事業部制運作的模式。
此外,我們還在推進事業部制的國際化。現在金融市場中心、資產管理中心、託管中心已經在香港設立子公司,這是第一步,把香港的平臺打造起來,以此爲依託延伸到歐美、中東。未來,更多的事業部,比如私人銀行業務,也將逐步國際化。
子公司:進入總行板塊管理
日報:交行深改中打算用怎樣的機制,讓子公司真正發揮協同效應?
牛錫明:第一件事情,在管理模式上,未來總行將建設「五大板塊」,並且把子公司落到板塊管理中。
這「五大板塊」包括公司客戶板塊、同業客戶板塊、個人客戶板塊、風險管理板塊、網路金融板塊。其中,公司、同業、個金三大客戶板塊要成爲市場競爭、拓展業務的主力,風險管理要與三大客戶板塊有效對接,平衡效率與風險,網路金融要以打造線上「第二交行」爲目標,成爲新成長點。
子公司中的交銀施羅德、交銀康聯保險,將納入個金板塊;交銀租賃、交銀國際信託將納入公司板塊。原本,我們的子公司不入板塊,需要業務協同時,邀請負責人一起來開會。現在,他們和總行部門一樣,是板塊成員,從機制上融入集團戰略體系。
從產品來看,銀行和非銀行金融產品也將被放在一個「產品籃」中;從風控來看,在嚴格建立風險「防火牆」的同時,將實施集團統一的風險管控政策。不過,這並不代表總行會干預子公司,它將仍保留內部獨立運作機制。
第二件事情,我們要按照「一個交行、一個客戶」的要求來推進子公司與集團的業務融合、客戶共享、IT落地、辦公集中。要做到這些,需要建立客戶、管道、管理、品牌、財務、資金、人力這七個方面的共享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