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過三代。」
這句話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地富有的族長:描述了來之不易的創業財富在傳給孫輩後最終被揮霍掉的風險。根據美國諮詢公司Williams Group一項爲期20年的研究項目,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在創造了大量財富的家庭中,有70%到第二代失去了財富,有90%到第三代失去了財富。
很多時候,族長根本沒有考慮到稅務規劃以外的問題,最終導致沒有成功轉移財富的基礎設施。結果,隨著兄弟姐妹的爭吵,積蓄被律師們吞噬——最後又回到了原點。
然而,這種繼承基礎架構可以透過家族治理來建立——家族治理與公司治理類似,但由於涉及的資訊披露較少而不爲人們所熟知。公司治理需要報告並受到政府法規的保護,相比之下,家族治理是不透明的——除了偶爾的法庭糾紛。最佳實踐往往是透過口口相傳傳遞下來的。
不過,這兩種治理方式也有相似之處。例如,家族章程與公司章程非常相似。此外,在家族控制的企業中加入獨立董事會成員,也有助於打破一些羣體思維,就像大型企業的董事會一樣。而由部分家族成員組成的家族理事會,可以代表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幫助大家做出決策,就像某些公司的諮詢委員會一樣。
對於一些家族來說,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不亞於任何企業交易。瑞銀集團(UBS)在今年7月發佈的年度財富報告中稱,在未來20年內,預計將有高達83兆美元的財富轉移到下一代手中,其中大部分將在未來10年內完成。
家族治理研究所(Institute for family governance)的主席巴貝塔•馮阿爾貝蒂尼(Babetta von Albertini)說,這可能會讓開始進行家族治理看起來令人望而生畏。該研究所提供了一些如何在不訴諸法律的情況下解決家族問題的案例研究。「最困難的事情是讓族長採取行動,」她解釋道。
馮阿爾貝蒂尼舉了一個例子,一位身家約30億美元的族長沒有做任何遺產規劃,只是希望他的長子接替他的位置。不出所料,他的其他孩子對此並不買賬。
美國銀行(US Bank)子公司Ascent的董事總經理托馬斯•蒂格斯(Thomas Thiegs)建議,富裕家族的第一步是制定一部家族章程。他建議,家族章程應該明確回答控制權問題:「家族成員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們的董事會結構是怎樣的?我們有多少席位?」
蒂格斯說:「我們爲(家族)提供了一個路線圖,使他們從幾乎沒有任何結構或集中決策轉變爲這種集體決策和治理過程。」不過,他補充道:「這確實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落實到位。」
接下來是可以成立家族理事會。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羣被挑選出來代表更大羣體的家族成員。它可以包括在家族企業董事會任職的家族成員以及其他成員。
我們爲(家族)提供了一個路線圖,使他們從幾乎沒有任何結構或集中決策轉變爲這種集體決策和治理過程。
「這是我們喜歡的結構,因爲它讓人們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聲音,但它也爲管理業務提供了更正式的決策,」蒂格斯說。「(家族)所有者仍有辦法向企業提供這種反饋。」
更廣泛的家庭成員可以組成一個集會,在那裏可以發表意見。這個羣體可以包括表親和幾十年來嫁入這個家族的人。這些人仍然需要對家族及其企業發表意見,但他們可能沒有決策權。
馮阿爾貝蒂尼認爲,這樣的家族治理結構可以起到制衡的作用,保護財富。例如,可以建立保護委員會來監督財務顧問以及可能年輕且不熟悉財務的家族成員。這些保護委員會——通常包括一名外部律師——給家庭成員留有餘地,讓他們在金錢上犯「可以承受的錯誤」。
馮阿爾貝蒂尼舉了一個例子,一位父親把一部分家庭財富的控制權交給了一個幾乎沒有金融經驗的小女兒,但這讓她能夠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有影響力的投資。
「它的目的是訓練家庭成員並賦予她權力,」馮阿爾貝蒂尼建議道。「銀行家們必須透過她的家族辦公室。保護委員會是培養下一代的一種方式。」
家族治理還可以處理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在商業關係中,當分歧變得棘手時,人們可以選擇離開。但富裕的家族成員不能輕易斷絕關係。
在這些情況下,家族企業顧問道格•鮑默爾(Doug Baumoel)認爲解決辦法是增進了解。「如果說有一種處理家族企業衝突的方法,那就是讓家族成員更加了解彼此。」他說,「這會增加系統的可預測性。」
一些人認爲,富裕家族經常發生糾紛的原因是,子女們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時間相處——所以他們無法與兄弟姐妹建立起像中產階級家庭那樣的聯繫。例如,在富裕家族中,一個孩子可能會去參加騎馬營,而另一個孩子則去帆船學校。
「當家族成員彼此不太瞭解時,就會產生不信任。」鮑莫爾警告說,「他們沒有機會爭吵、治癒和妥協,因爲他們沒有必要這樣做。」
但鮑莫爾指出,有一些簡單的解決辦法。「我認識一個家族,他們住在一棟非常大的房子裏,但他們堅持讓兩個孩子共用一間臥室。正是爲了這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