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MBA校友故事 - FT中文網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特別策劃

復旦MBA校友故事

鄭紹亮 遠東宏信有限公司投融資項目經理 事業和家庭雙雙「華麗轉身」

  坐在陸家嘴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裏,鄭紹亮幹勁十足,他現在擔任遠東宏信有限公司投融資項目經理,帶領著一支15人的精幹團隊。有今天的成績,鄭紹亮將此歸功於在復旦-MIT IMBA所受到的全方位的錘鍊。   「在復旦MBA的學習是對自我的全面認知、剖析的過程,我用這個機會對過往進行總結,對人對事都有了新的視角和判斷,我認爲在復旦讀MBA就是一個『涅磐的過程』!」鄭紹亮如是說。   2000年報考大學時,鄭紹亮就有一個「復旦夢」,不過由於求穩的略保守心態,他還是選擇了在鄭州讀大學,遺憾地與復旦失之臂。但「復旦情結」一直牽掛於心中。   鄭紹亮堅信,只有持續不斷地學習,纔能有更大的進步,和一般人在本科快畢業時才考慮前途不同,鄭紹亮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之路考慮得比較早,早在剛就讀本科時,他就開始思考進一步深造的模式,不過當年仍然在是本碩連讀,還是先工作再學習的選擇中舉棋不定。   2004年大學本科畢業進入上海中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工作,擔任國貿部經理,那時,他離復旦又近了一步,因爲已身處同一個城市中。 到了上海之後,從事外貿工作,工作近五年時間後,鄭紹亮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視野有必要擴充,才能不囿於工作的侷限;另外,自己原先主要的活動重心都在鄭州,工作之後,重點轉移到了上海,也迫切需要在上海本地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此時,心中的復旦情結再一次被點燃,鄭紹亮決定報考復旦MBA,因爲復旦MBA有著良好的品牌、優異的國際排名、綜合性大學的深厚底蘊,於是,在經過了緊張又充實的複習備考後,他終於在2008年成功入讀復旦大學管理學院MBA,8年前的心願終於了了,彌補遺憾的過程和獲得的讓人滿意的結果讓他覺得人生又有了新的目標和動力。   在復旦MBA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聆聽名師課程、參加國際交流、結交知心朋友。表現優異的鄭紹亮還沒有畢業就手握好幾個offer,而他也藉助復旦MBA的平臺,華麗轉身,實現了職業轉型。   回顧自己在復旦所經歷的難忘的MBA學習和生活,既帶來了物質上的回報,又讓能力得到了昇華。鄭紹亮表示,在入讀復旦MBA之前,收入還不錯,入讀的第一年,由於是全脫產學習,沒有了工作,收入有了很大落差,畢業後的第一年,基本接近入讀前的薪酬水準,第二年就開始上漲,達到了入讀前的1.5倍,第三年繼續上漲,至今工作不足五年,薪水已經翻番。雖然和有更好報酬的同學相比,這樣的漲幅並不算很高,但鄭紹亮自己比較知足,「畢竟還年輕,還要繼續奮鬥。」   鄭紹亮更看重的是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MBA畢業後剛入職的職位是助理,一年後,就開始嘗試帶團隊,一年半後,所帶的團隊規模擴大了三倍以上。   作爲過來人,鄭紹亮的MBA畢業生身份也讓他成了一位「大忙人」,身邊一直有朋友會過來請教怎樣選擇商學院的問題,他也會誠懇地給出自己的建議。鄭紹亮的太太2013年秋季也成爲了復旦MBA的學生,鄭紹亮不諱言太太的行動也受到了自己的影響,鄭紹亮幫太太做參謀,鄭太太也比較了其他的一些MBA項目,幾經權衡之後,鄭太太自己最終作出鄭重決定,成爲復旦MBA2013級新生中的一員。既是親密愛人,現在又成了同門,共同的理念讓鄭紹亮夫婦的關係更進了一層,平時討論的共同話題也更多了。   談及就讀復旦MBA的收穫,鄭紹亮表示,既有「硬收益」,更有「軟收益」。「硬收益」就是名校的學歷讓自己在職業發展上有了新平臺,能夠成功轉行。「軟收益」則是自己最看重的,「如果把自己原來的技能打99分,最後的1分一直差一口氣,而在復旦MBA的經歷,就是最後1分,而且這最後1分的份量很重,達到了99+1>100的效果」,鄭紹亮坦言自己現在的思路更加開闊,結交到了一幫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入讀商學院的直接收益不一定立竿見影,但軟收益是持續成長的,並能在關鍵的時刻帶給人驚喜。 」鄭紹亮說。 ---------------------------------- Vahab Emami WISON Engineering, BD manager 在「第二故鄉」開拓新的人生

  地道的中文、流利的表達,如果不事先說明,很難想像Vahab居然來自伊朗這個具有異域風情的國家。衆所周知,伊朗是一個石油大國,從伊朗到中國的遊客不少,而Vahab卻堅定地留在了中國,學習中國的語言、學習中國的管理、也學習中國的文化。   Vahab在復旦有著一年半的語言學習經歷,在復旦管院還有兩年的復旦-MIT IMBA學習經歷。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裏,復旦處處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回憶。如今,已經在上海定居的Vahab將這裏看作他的第二個故鄉,言談中充滿了別樣的鄉情。    這裏就是我的第二故鄉   16年前,Vahab在伊朗讀本科,學習機械工程專業,那時他們組建了一個團隊參加機器人比賽,年齡稍長的他以領導者的身份,帶領團隊進行比賽。「這是我第一次發現自己在爲人處世的能力方面還是有優勢的。」Vahab笑道。2000年,他進入化工行業工作,積累了不少管理和行銷的經驗,於是在工作的同時開始自主創業。創業之初的種種挑戰讓他深感自己的知識有限,經驗不夠豐富,於是萌發了讀MBA的念頭。很多朋友勸Vahab讀美國的MBA,但Vahab堅持來到中國:「一方面我看到了中國發展的迅速,另一方面我也非常喜歡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2007年,幾乎完全不會漢語的Vahab開始了在復旦學習中文的歷程。「那時候我甚至連菜單都看不懂!」他就像一個嬰兒一樣,牙牙學語,一切從頭開始。異鄉求學的日子雖然艱辛,卻也留下了難忘的記憶。「現在回過頭來看,中國就像是我的第二個故鄉。走在復旦的感覺,就像走在伊朗大學時一樣,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回憶。」Vahab深情地說。   一年半的語言學習之後,Vahab經過深思熟慮,選擇繼續在復旦攻讀MBA,期待了解更多中國的教育方式和經濟環境。他的夢想之旅,正式從這裏起步。 探索多元文化的奧妙   2008年,Vahab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復旦MBA的學習中。當時一共有80多個學生,分爲2個班級,雖然他只是5個國際生中的1個,雖然語言交流上還是有些喫力,但Vahab在這兩年中過得非常開心。經歷了一年半後,他已經適應了中國的文化,甚至可以很熟練地運用筷子。「而且MBA的同學們都非常友好,即使我的中文水準有所欠缺,他們都很樂於幫助我。」   讓Vahab記憶最爲深刻的是開學典禮後的Orientation環節。Orientation是復旦MBA上一屆學長爲新學員策劃、組織的一項大型入學嚮導活動,需要他們儘快組成團隊進行比賽。原本對自己中文信心滿滿的Vahab,第一次發現他完全聽不懂大家在討論什麼。這一當頭棒喝讓他壓力倍增。在今後的MBA學習中,他開始有意識地磨練自己的漢語溝通能力,並透過多種途徑瞭解中國文化。   在Vahab看來,復旦MBA的每個老師都很有特色,不管是戰略管理、還是商務溝通的課程都對他產生了莫大的啓發。「我常常在課堂上『走神』,覺得這些知識都可以被運用到我的工作中,真是太好了!」好學勤奮的Vahab還成功申請到去西班牙交流學習的機會,也參加了去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合作項目。伊朗、中國、美國、西班牙,不同文化的衝擊讓Vahab的世界觀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拘泥於自己的一方寸土,而以更寬廣的胸襟容納更多元的觀念。   作爲機械工程師出身的Vahab,以前很少有與其他行業的人合作的機會,而在復旦MBA的平臺上,他和醫生、律師、會計乃至藝術家們一起合作,瞭解到了各行各業有趣有益的思維方式。透過復旦MBA的學習,他在保持自己縝密思維的同時,也學會了宏觀地看待問題。「這些都是一個技術人員和一個管理人才最大的區別。」Vahab認真地表示。 全新開始的人生與事業   從復旦畢業之後,Vahab成功地進入了WISON Engineering公司擔任BD manager的職位。有趣的是,當時的HR經理也是復旦MBA的校友,「這就是中國人常常講的緣分吧!」Vahab興奮地說。他說自己是一個很「念舊」的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碰到「復旦人」會覺得特別親切。「復旦的確是一座歷史非常悠久的學校,有著深刻的文化積澱和人文素養。我的客戶和合作者也有很多來自復旦,大家的溝通都很愉快。」   2013年的最後一天,Vahab離開了WISON Engineering公司,準備自己創業。善於規劃、持之以恆的Vahab,其實剛到中國的時候就堅定了要在中國長期發展的念頭。中國與伊朗都是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對於常人來說,兩國的語言和文化會成爲障礙;而對於Vahab來說,這正是他的優勢所在,Vahab希望成爲中國和伊朗溝通的橋樑。   眼下,Vahab已經在上海定居,並且剛剛與一位中國姑娘喜結良緣。事業和婚姻都剛剛起步的他,正在一步一步穩定地發展著。他曾經在復旦外國留學生公寓住過一個學期,也曾在復旦周圍度過了三年的日日夜夜,這座美麗的校園已深深鐫刻在他心底。相信這份深情也將化爲動力,引導他在未來創造出更爲精彩的人生。 ------------------------------------------ 唐昭昭 普華永道高級經理 人生無處不挑戰

  從國企能源運營到外企管理諮詢,這不僅僅是企業體制的轉換,更是職業思維的轉換。對於唐昭昭而言,他的成功轉型與他的人生態度密切相關:「我喜歡做有挑戰的事情。」而除此之外,他把轉型所需要的能力獲得歸功於復旦MBA學習:「是復旦給予了我超越的信心。」    復旦助力,成功轉型   出身於工科專業並且一直從事工科行業的唐昭昭偏偏選擇了復旦這樣一所人文氣息濃厚的學校來讀MBA,對此他自己倒是覺得十分自然:「我相信換一個環境、換一種風格,這是一種挑戰,更能帶來別樣的收穫。」而結果也正如他所企盼的那樣:入學前唐昭昭僅僅是對金融和諮詢感興趣、希望往這方面轉型,復旦的學習幫助他較爲清晰地制定了中長期目標。如今,已經畢業的他不僅順利實現華麗轉身,而且已經將MBA的收穫逐步應用到工作,有了更深刻的實踐體驗。「可以這麼說,復旦MBA讓我一步步明晰了前進的方向。」   因爲當初選擇的是復旦國際MBA項目,也就是復旦-MIT IMBA,唐昭昭得以接觸到更多元的文化、更前沿的國際思維,同時他也獲得了爲期半年的國外交換機會。「當時我去的是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去交換學習的時候正好經歷了吉利對沃爾沃的併購。」 唐昭昭感慨地表示,瑞典人對於中國人的看法仍停留在70年代。雖然中國近幾年發展變化迅猛,國際影響卻是微乎其微。這讓他深切地感受到了「改變」的重要性,對於自己職業和未來人生的規劃也有了新的看法。「海外交換激發了我內心深處渴望挑戰自我的潛能。」 唐昭昭如此說道,「以前我想要選擇國內一座城市工作、生活、養老,而現在我更希望到處闖闖,讓事業更上一層樓。」 將職業背景化爲突出優勢   從國企員工轉型成爲一名專業諮詢顧問,這是唐昭昭在就讀MBA後漸漸清晰的目標。幸運的是,復旦真的幫他實現了這個願望。管理諮詢顧問這一職位對從業者有著近乎嚴苛的要求,內容多而精,龐雜而細緻,對於唐昭昭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是復旦MBA所具有的國際化視野、系統性的知識培育讓我受益良多,同時在思維方式和分析能力上也有重要改善。」畢業後,唐昭昭懷抱一系列實用諮詢技能以及深厚的管理學基礎,義無反顧地投身於自己鍾情的行業,並且一路順利地獲得長足發展。從諮詢顧問到諮詢經理,唐昭昭僅用了一年時間。而現在,作爲高級經理的他將眼光放得更爲長遠,曾經的挑戰已被他遠遠地甩在身後。   進入一家外資公司,國企背景在很多人看來或許是一種短板;但在唐昭昭眼裏,這反而是其優勢所在。「在國企,往往會要求以一個小項目來解決所有問題,這與外資企業的直線式思維常常產生衝突,溝通起來頗具挑戰。」前不久,唐昭昭憑藉在復旦學到的溝通技巧、以及國企經歷所賦予他的知識背景及耐心,成功完成了一個能源方面的項目。再一次接觸到與「老本行」能源相關的工作,唐昭昭發現了其中的差異:「我過去所關注的只是整個公司架構中的運營這一部分,而現在,我的眼界和思維都更加多元和開闊。」   在這一項目進行的過程當中,客戶公司發生了高層變更。新的企業領導者是一個重生產而輕管理的人,他認爲只要生產達標,其餘問題便都無關緊要。唐昭昭的國企背景也正是在這裏發揮出了作用:他和負責該項目的團隊專門爲這一從生產部門派遣過來的總經理增加了臨時的中期彙報,並且在不增加風險的基礎上也增添了很多他所感興趣的、與生產相關的內容,將生產與管理連接。經過多次溝通,這位剛開始勉強聽取1小時彙報的總經理,最後願意拿出9個小時的時間,聚集衆多高層來聽取該項目的診斷報告。「這一做法不僅解決了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更成功地扭轉了管理者的固有想法。」唐昭昭自豪地說。    無限風光在險峯   身處諮詢行業,唐昭昭的每一天、甚至時時刻刻都處在變化當中。他必須不斷把握新的趨勢、做出新的決策,對於這樣的事業挑戰,唐昭昭倍感壓力,卻也樂在其中。在過去的四年中,他一年僅有一個月會在公司,剩餘時間都是在外出差,但他很享受這種風馳電掣般的生活。「好在諮詢行業的休假比較寬鬆,緊張的工作之餘也可以擁有悠長假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唐昭昭笑言。   在朋友們看來,生活中的唐昭昭外向而開朗,同樣喜歡有一些極具挑戰性的「愛好」,比如單獨跑到一個窮鄉僻壤去冒險。前不久,唐昭昭剛剛經歷了康巴第一關死亡公路的挑戰。站在山頂眺望貢嘎雪山的壯美景象,俯瞰自己一路登頂的路途,他的心中充滿震撼。川藏線上每一道彎都是一道風景:「而不經歷風險、不願意冒險,就看不到這麼美的風景。」或許正是這樣的「不安分」態度,造就了唐昭昭現在的職業人生。挑戰自我,這四個字早已被他深深銘刻在內心的每一個角落,也將引導他不斷創造人生的輝煌。 ----------------------------- 陳雙卯 上海復啓教育資訊諮詢有限公司 市場總監 趙倩 上海復啓教育資訊諮詢有限公司 課程總監 周穎 上海復啓教育資訊諮詢有限公司 執行長 致力教育,從熱愛開始

  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不止是戀人,也可能是志同道合的夥伴。復啓教育的創辦人陳雙卯、趙倩、周穎便是如此,而爲他們牽線的「紅娘」正是復旦-MIT IMBA項目。   公司的名稱是「復啓」,這其中包含了元老們的良苦用心。創業成員們不僅來自同一個項目,更在復旦MBA這個平臺上發掘出自身的無限潛力。透過在校期間的一系列實踐,大家最終以「復啓教育——Future Rush華人青少年領袖學苑」叩開教育行業的大門。    關注教育 共同創業   2010年,畢業於復旦-麻省理工國際MBA項目的陳雙卯、趙倩、周穎攜手創立了上海復啓教育資訊諮詢有限公司,致力於培養青少年領導力。陳雙卯擔任市場總監,負責開拓市場;趙倩擔任課程總監,常年與孩子們打交道,傾聽他們的需求;周穎則擔任執行長,處理公司內部紛繁複雜的事務。   在復旦MBA讀書的時候,幾個年輕人就一起合作過很多項目,最讓人難忘的就是2009年暑假到寧夏西吉的支教活動——「我很棒」夏令營,而最讓人興奮的則是2010年復旦管院「聚勁杯」創業大賽三等獎的好成績。這些教育上的嘗試不僅放飛了他們的理想,還讓他們的理想落地生根——畢業之後,他們共同成立了復啓教育,爲青少年提供培訓、舉辦夏令營,致力於培養有夢想、有勇氣、有擔當的未來領袖。   復啓教育成立之初就秉承「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公益是社會進步的方向,行公益之善,儘教育之美」的理念。在教育上,他們吸收了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引入ICF國際教練體系的領導力發展模式,幫助青少年在自我挖掘的過程中體驗到創造性思維和社會責任感,並由此塑造自己的領袖氣質與能力。   在公益上,2013年復啓教育成立了「賦啓青年發展中心」這一非營利社會組織,建立了「青年領袖成長計劃」和「新公民紮根計劃」兩個公益項目。「青年領袖成長計劃」針對大學生,舉辦青年領袖教練營;「新公民紮根計劃」則針對流動青少年,舉辦軟技能成長營。他們最後會以大學生教練的身份,回饋教育。   目前爲止,復啓教育已經爲近三萬名學生提供培訓,獲得了學生和家長的廣泛認可,並獲得了2013年度「上海青年十大公益項目」、2013年度上海十大公益項目「最受媒體關注獎」、2013年度上海市十佳創業新秀等榮譽。    結緣復旦 愛撒西吉   除了熱心教育,復啓的幾位創業者們同樣積極投身於公益。他們非常認同復旦管院所倡導的社會責任理念,願意在企業的新創時期就做出最好的表率。「其實,我和周穎讀書的時候就加入了復旦MBA愛心委員會,和大家一起力行公益,這種感覺很不一樣!」趙倩高興地表示。   2009年暑假,他共同策劃了到寧夏西吉的支教活動——「我很棒」夏令營。來自復旦的志願者們跨越千山萬水,給孩子們帶去了物資,帶去了知識,更帶去了遠方的關愛。「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18個志願者住在2間教室裏,牀鋪是用幾十張書桌拼起來的。」周穎回憶道。但大家都沒有叫苦,而是身體力行,將積極的生活態度傳遞給孩子們,讓他們在夏令營活動中透過演講、互動、創意展示表達自我,學習團隊精神和分工合作。   幾年過去了,「我很棒」夏令營依舊薪火相傳,成爲了MBA愛心委員會的知名品牌和傳統項目。這讓趙倩和同學們深感自豪。「這次支教不僅讓我們收穫了深厚的友誼,還讓我們真正開始關注孩子的教育。」「復啓」的種子,就在對他人的奉獻中不知不覺地埋下,等待日後結出豐厚的碩果。   如果說公益爲創業提供了靈感,那麼在復旦MBA的學習則賦予了創業巨大的前進動力。對此,周穎動情地表示:「復啓教育的傳承精神正如復旦Orientation的傳承精神一樣,這種分享、傳播的理念核心一直是我們所追求的。」Orientation是復旦MBA上一屆學長爲新學員策劃、組織的一項大型入學嚮導活動,它將復旦MBA人樂於奉獻、奮發圖強的「聚勁」精神代代相傳。周穎參加過一次Orientation,也籌備過一次Orientation,如今她更是把復旦MBA中Orientation的傳承精神運用到了復啓教育的實踐中。   不僅如此,三人還一致認爲讀書時參加的海外交流活動對他們影響頗深。「最重要的是觀念的改變,」周穎說道,「讓我們擁有了全新的視角去看待職業和人生。」趙倩當時去的是巴黎,周穎到了美國UCLA,而陳雙卯則去了蘇黎世,不同的國度給了他們不同的文化衝擊,也在潛移默化中建立了他們的國際化視野。    保持初心 一路前行   和數據打交道的周穎、做HR的趙倩、來自金融行業的陳雙卯,本來應該是毫無交集的三個年輕人,在復旦管院MBA相識之後,開始了一腔熱血的創業之路。因爲他們都不是來自教育行業,缺少一些資源的積累,創業之初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還好我們有一流的顧問!」 陳雙卯笑道。他所說的「顧問」就是「聚勁杯」創業大賽總顧問、復旦大學EMBA項目學術主任的包季鳴教授。「包老師爲我們公司的運營和未來發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啓發。」趙倩表示,「即使在畢業之後,我們還能繼續接受老師的教誨,這真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事。」   在重重困難之下,他們憑藉自身的努力和老師、同學的幫助,把握住了事業發展征途中的寶貴機會。「正如我們當初選擇在復旦念MBA一樣,兩年的時間,投入得越多,收穫也就越大。做公司也是如此。」 陳雙卯坦言,商業世界其實是很浮躁的,但她們願意慢慢沉澱、慢慢積累,讓時光來見證自己和企業的成長。   如今,順利度過「生存期」的復啓教育,正在逐漸步入「成長期」。不論何時,這三名最初的同學、現在的同事都會繼續保持一顆初心,致力於做最有影響力的教育機構!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Lex專欄:混動純電並行的豐田仍在追趕

在業界快速轉向電動汽車之際,這家日本汽車製造商的保守戰略受到了批評。

日本央行該如何處理其龐大的股票投資組合?

日本央行已叫停ETF購買,但尚未表示將如何處理其巨量投資。

印度反對派承諾進行種姓普查,矛頭直指莫迪

印度大選在即,反對派認爲執政黨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掩蓋了種姓制度造成的不平等。

肯亞欲與美國建立良好關係

肯亞總統魯託推動延長美非貿易協定。

喬治亞的幕後操縱者轉向莫斯科

喬治亞前總理伊萬尼什維利試圖將這個高加索國家重新拉回俄羅斯的軌道。

9兆美元的問題:如何爲綠色轉型買單?

實現氣候目標的費用將是巨大的。世界各國政府都在努力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