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MBA、FT中文網聯合主辦的「SAIF金融MBA2025級啓動論壇暨創新商業地圖 洞見AI未來」主題活動,在高金北京中心成功舉行。
2024年AI大模型以及落地應用的快速發展,爲各個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想像力空間。本次活動中,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學術副院長嚴弘教授從經典經濟學理論和AI+社會職業與傳統產業發展的交叉學科研究、金融與大模型融合發展的趨勢分析等多角度爲讀者們分享了他的最新學術洞察。
知名財經作者、晨讀書局主理人吳晨先生擔任討論主持人,FT中文網張延女士,摩爾線程聯合創辦人、執行總裁王東先生,行行AI董事長、順福資本創辦人李銘順先生和嚴弘教授共同出席圓桌討論。各位嘉賓從產、學、研、商不同角度,對AI快速發展對社會生活所產生的深層變革、在算力和演算法作爲」新基建」的數智時代,產業鏈與供應鏈以及新國力競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當AI成爲新的生產力快速驅動商業社會發展的時候,傳統產業的發展軌跡也進入了AI+的」重塑」軌道。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應該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去迎接新的挑戰和機會,在探索新技術與自我發展的關係中,個體應當積極參與到這場全新的商業變革中,保持主動學習的」好奇心」不斷提升競爭力,是大家在活動中達成的共識。
嚴弘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長
在人工智慧的驅動下,企業職工招聘面臨著「替代」與「增強」的雙重影響。AI作爲新興生產力,加速推動了金融、醫療、教育等各個行業的發展,幫助傳統行業拓展出新的市場需求、從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向推動社會經濟成長。然而,AI在賦能人類工作的同時,也代替了一部分傳統的人工。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可以透過經典金融和商業理論的知識架構,結合新的社會需求變化,利用大數據+AI的驗證與分析,逐步構建一個AI對某項工作(職業)的「增強」和「替代」指數。在AI商業指數體系的建立過程中,研究人員和企業決策者可以清晰地看到AI對於社會不同層面、商業不同領域產生的深刻變化,對於公司結構、人才結構、收入和消費結構的變化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幫助投資者和企業決策者以全新視角迎接人工智慧時代的挑戰。未來,我們還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AI在重塑經濟和行業就業的整體狀態的之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好地擁抱新技術所帶來的挑戰和機會。
張延
FT中文網出版人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每一次新的技術突破,都會引起人們新一輪的「焦慮」。2022年開始,AI大模型的快速躍升,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更復雜的一個新社會階段。技術的演進帶來了新的機會和挑戰,對每個人的生活和發展都會產生影響。對於AI與人的關係,我個人還是保持相對開放、樂觀的態度,技術爲人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當然,對於人類來說,如何始終保持批判性的思維能力,如何保持主動學習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在替代重複性工作的同時,也會激發我們釋放更多創造力,幫助我們去學習和接觸以往「看似不可能」涉足的領域。對於AI帶來的變化,從FT的應用經驗來看,我覺得企業應該保持開放、接納的態度,用更強大的包容心態培養幫助員工去接受新的技術培訓,讓技術更好地爲工作賦能,爲企業帶來更多活力和機會。
吳晨
著名財經作者、晨讀書局主理人
2023年開始,AIGC、通用大模型載入的各種應用迅速落地發展之後,傳統意義上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同時面臨著來自不同領域、不同方向的巨大挑戰。Sora等生成式工具陸續上線後,我們看到在內容創作領域(藝術創意和自媒體領域等),AI創作和人的創作還有很大差距,所以內容創作領域短期內還不會被AI取代。同時,像律師和會計等專業服務領域,AI的發展會取代一些基礎性職位,同時AI也在爲這個行業賦能和增強。對於那些普通的勞動者來說,如果工作被AI、被機器人取代了,應如何應對呢?目前,普遍的人才培養模式、教育體系仍停留在工業時代的「應試化教育」模式,面對職業發展的快速變化,傳統的教育內容已經相對」滯後」。同時,當一些崗位的實際工作性質、內容發生變化時,企業的組織架構也需要隨之調整,管理者在面對技術變化是也需要重新思考更具前瞻性的管理制度。人工智慧時代應該是發揮個性的時代,教育的目標應該更關注如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思考人的本質需求,更多地去思考如何應對未來AI指數級發展所帶來的整體變化。
王東
摩爾線程聯合創辦人、執行總裁
無論替代還是增強,每個新技術的出現對社會最直接的價值就是提高生產效率。這兩年,儘管AI已成爲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但其發展纔剛剛開始。未來20年,人類社會的整體發展速度是構建在「算力」成長的基礎上。而算力作爲新的要素性生產力,與社會整體經濟發展正向直接相關。隨著大國競合、製造鏈、供應鏈重塑週期的到來,AI基礎建設將會成爲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長遠看,人工智慧發展的速度,取決於足夠的算力、足夠的能源、以及技術人才的儲備。面對這樣的挑戰,國家扶持政策正在逐步釋放產業紅利,中國的國際化的人才梯隊也有基礎和優勢,這些都是保障國家算力提升的利好條件。面對當下的技術革新浪潮,我們更應該關注提問的能力與技巧以及學習態度,這將會是未來人才的核心競爭力。
李明順
行行AI董事長、順福資本創辦人、工信部工業文化展中心AI應用工作組執行組長
在大模型基礎上的人工智慧應用,已經滲透到各行業。中國投資了大量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應用,包括交通、金融等領域,AI技術的增強性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還會存在。全球性的資源配置在AI時代仍然重要。我對管理者的建議是:用最先進的AI技術和應用去賦能一個成熟商業場景中的一個巨大市場,用好中國的供應鏈和生產能力,在全球範圍裏面配置最好的團隊來執行這項任務。人工智慧目前只能取代部分勞動力的工作,我認爲在教育方面應該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與課堂學習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