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8日至10月7日,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再次迴歸中國,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共同推出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得主、日本新銳建築師石上純也的中國首次個人展覽「自由建築」,這也是繼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在展示其豐富多元藏品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陌生風景」之後的再度合作。
「石上純也:自由建築」這個展覽由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提出邀請,建築家專門爲展覽做了全套展出的作品, 於2018年在巴黎的卡地亞當代基金會館內實現。這是石上純也在世界範圍內的首次大型個展,以巨大的規模完整地展示出已經完成和未完成的項目。2018年在巴黎的首展獲得了巨大成功。由於觀衆的熱烈反應,基金會決定將展期再延後三個月。該展被英國《衛報》評選爲建築界年度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還斬獲了2019年米蘭設計獎「展覽設計大類金獎」榮譽。展覽結束後,所有作品均被卡地亞基金會悉數收藏。2019年該展在上海巡展之後,將於2020年在日本展出,這也將是石上純也在日本的首次大型個展。
此次上海的展覽是受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邀請,將卡地亞基金會的這個展覽展示給上海和中國的觀衆。與在巴黎通透的玻璃大樓所特別「定製」的作品及其展陳方式不同,石上純也爲契合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大型空間而重新設計了展覽的空間和場景。展覽將透過大尺度的模型、建築手繪、設計手稿、影像資料等方式,向觀衆揭示建築師在亞洲和歐洲約20 組建築作品的理念、過程與技術細節。
展覽取名「自由建築」,意在表達石上純也不囿固於傳統的建築形式與表達方法,以自由的視角探索並更新建築的定義。石上純也認爲,當下的建築早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遮蔽物,而是組成這個世界的巨大空間中各色各樣的「風景」。他藉助對環境、自然與尺度的領悟,將建築轉變爲全新的風景,從而發現全新的世界。
石上純也的建築實踐遍及世界各地。他的設計理念非常重視項目所在地原有的人文與自然環境,注重發掘原有環境中的未知因素並將其拓展延伸,創造出新的環境。荷蘭泰斯耶克的「荷蘭迷宮公園遊客中心」身處於一個始於19世紀的古蹟公園,石上純也沒有試圖改變既有環境,而是沿著已存的三條彼此交叉的散步小徑,創作了一座人字形的走廊建築。他消除了建築中的柱子元素,而以玻璃作爲結構。不僅支撐頂部鋼樑,而且反射並延伸了建築周圍的池塘,森林與草地的美景。在中國山東的一個狹小山谷內,石上純也受邀建立一座「谷之教堂」。他模擬周圍地勢環境,創造出一座高達45米,寬僅爲1.3米的建築。身在山谷之中,其又窄又高的空間卻比山谷更具有山谷特性,瀉入其深處的光線也愈加沉靜而聖潔。2018年於日本栃木縣落成的「藝術生態植物園/水庭」經過了長達五年的反覆勘察、思考及建模,石上純也將旁邊因開發而將被砍伐的樹木全部移植至庭園中,又將旁邊的小河引入庭園內的小池子。存在這裏的景觀,以新的方式在庭園中重疊並相融,創出原本自然中不曾有過的新自然。
身處一個日新月異、多元發展的社會中,石上純也認爲需要以自由的思考方式,探索自由建築的多種可能。他說:「當全世界的人們都以自由的視角思考建築,當這樣的風景連接在一起成爲一個空間時,世界必將變得更加豐富。世界上價值觀的種類和建築的種類就會更加接近。建築就會比現在變得更加與人親近。」透過此次展覽,你將深切地體會到石上純也對建築功能、形式,尺度和環境的最新探索,漫步進入到他對建築未來的願景之中。
在此次展覽所呈現的20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石上純也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去處理環境和建築之間的尺度和關係。這裏有他的首個獨立建築項目「神奈川工科大學工房」:透過305根形狀各異、分佈不均的薄柱,創造出一個曖昧、融合的全新景色;爲法餐主廚設計的,藉助掘地、挖洞、澆築混凝土、除去多餘的土塊等手法,建構了一處形如原始洞穴風景的「住宅與餐廳」;以地平線爲尺度構建的一座讓學生走向旅途般的「校園多功能廣場」,爲中國山東建造的:「文化中心」以湖面的尺度賦予了一種風景的骨骼;而在東日本「兒童樂園」項目中,石上純也更是將其建築師身份轉變成爲兒童的尺度與視角,重新觀察與想像世界; 他以熊的形態構成了圓頂,以河馬的形態建成了洞穴,讓自然界的動物、草木、岩石、羣山、雲朵與建築平等地變爲了兒童眼中的風景。
此次展覽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建築與城市」展覽和研究方向的延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目光投向新一代建築師,深掘其背後蘊藏的譜系與發展脈絡,以最爲鮮活的建築設想和實例,討論建築師的角色,爲建築未來動向提供積極的設想。
關於建築師:
石上純也,1974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並於東京藝術大學獲得建築學碩士。他曾就職於由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共同創立的SANAA建築事務所。自2004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石上純也既繼承了日本現代主義建築中的細膩、輕盈,與自然相融合的特色,同時他亦以多樣的方式探討了景觀與自然、空間的透明性與曖昧性、建築的地方性與全球化等議題,並不斷拓展了建築的定義。2009年,石上純也憑藉其首個獨立建築項目「神奈川工科大學工房」榮膺第61屆日本建築學會獎。他曾連續兩次代表日本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08年、2010年),並榮獲2010年第12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他是2019年英國蛇形湖美術館夏季展亭的設計師。
關於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
1984年,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在巴黎成立,其建築由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操刀設計。自成立以來,卡地亞基金會發展出了一條別開生面的當代藝術策展之路,以開放的姿態擁抱那些鮮少在美術館中被討論和呈現的主題。卡地亞基金會以其跨學科精神,帶領觀衆探索未知領域,並促成了世界各地藝術家、科學家、哲學家、音樂家和建築師之間諸多意想不到的合作。其全球視角已超越展覽內容範疇,卡地亞基金會亦組織多個全球巡展,足跡遍佈東京、布宜諾斯艾利斯、首爾和上海。這些巡展的成功舉辦也與基金會同全球頂尖文化機構多年來所建立的良好關係密不可分。在巴黎的最新展覽項目:「我們:樹」(2019年7月12日至11月10日),「克勞迪婭·安杜哈爾:亞諾瑪米的鬥爭」(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5月10日),「薩拉·施」(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5月10日);在米蘭:「動物大樂團:伯尼·克勞斯與聯合視覺藝術家協會」(第22屆米蘭國際三年展,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在倫敦:「動物大樂團 :伯尼·克勞斯與聯合視覺藝術家協會」(河岸街180號,180 The Strand,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9日)。
關於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成立於2012年10月1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公立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上海雙年展主場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建築由原南市發電廠改造而來,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曾是「城市未來館」。它見證了上海從工業到資訊時代的城市變遷,其粗礪不羈的工業建築風格給藝術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想像和創作可能。作爲新城市文化的「生產產線」,不斷自我更新,不斷讓自身處於進行時是這所博物館的生命之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正努力爲公衆提供一個開放的當代文化藝術展示與互動平臺;消除藝術與生活的藩籬;促進不同文化藝術門類之間的合作和知識生產。
石上純也:自由建築 時間:2019年7月18日—10月7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7樓 主辦: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
票價: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