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31
主持人:
張一君 FT中文網會議策劃編輯
嘉 賓:
馬 力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助理、EMBA中心執行主任
王鐵民 北大光華戰略管理系教授
李書文 四川中潤產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北大EMBA21班校友
王劍峯 寧波均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北大EMBA75班校友
主持人:如果各位關注經濟數據,可以看到過去幾年,宏觀數據中M2(廣義貨幣)與GDP的比值不斷擴大,到今年一季度,M2與GDP的比值已近200%,這意味著貨幣投放對經濟成長的推動作用正在不斷減弱,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大量的社會融資其實並沒有投入到實體經濟當中。6月份過後幾乎所有媒體都在討論錢荒,大家對錢荒有了一個很好的定義,就是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錯位,並不是中國市場缺錢,而是大部分的錢在金融領域空轉,沒有流入實體經濟領域。今天,我們就帶著金融與實業的錯位問題進入主題討論環節——後「錢荒」時代的實體經濟困局,探討的範圍包括:錢荒還是實體經濟之荒,如何打破實體經濟的現狀,實體經濟如何自救等。先請今天參與圓桌討論的各位嘉賓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及對實體經濟的觀察研究。
李書文:中潤是做傳統產業的,主要涉及有辦公傢俱、地產等。我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另外我又是一家算是比較知名的投資機構的董事長,以方便做產融結合。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這兩邊的情況我都比較瞭解。我有一些觀點不一定對,因爲在老師面前比較緊張。按老師講的要提高效率,優化資源,全球配置,這能不能解決錢荒問題?理論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我認爲在實際中會有一些困難。我想先簡單這麼介紹,等一會兒會介紹從金融投資的角度看錢荒,實體經濟爲什麼錢荒,錢荒會不會持續?實業不跟虛擬結合還能不能走遠,還能不能結合?
王劍峯:非常榮幸今天坐在這裏跟大家介紹我的企業均勝電子。我們企業範疇比較廣,2005年主要做汽車零組件、汽車電子。我們是在2010-2011年的時候併購了德國一家汽車電子公司,目前是在上海上市,這是一系列的運作。我很高興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的整個經歷。
馬 力:就像李書文校友講的,我相信很多同學也很好奇,如果一個做實體經濟的企業不碰虛擬經濟是否能行,我想書文肯定有自己的看法。劍峯同學的企業是以實體爲主,收購了德國的公司,是不是用虛擬經濟的辦法解決融資的問題,我想請他們談一談。
李書文:我10年前就讀光華EMBA,10年間經常回來,每一次回來的感受都很深。我是2004年創辦的中潤,做非常具體的實體經濟。我現在有三個判斷:第一中國這30年成功的企業家,不管馬雲、史玉柱、柳傳志、任正非,這些企業家都是在經濟上行期取得的成功,我們30年經濟成長都是經濟上行期取得的成功。經濟上行期取得成功的機率非常大。我要指出的是,2013年應該是經濟下行期的元年,在經濟下行期企業家要怎麼做投資,怎麼做實業,都沒有可直接借鑑的範本。我的第一個判斷是在中國經濟下行期取得成功就不像以前那麼容易了。第二個判斷是在經濟下行期,錢荒將會是常態,不是偶然現象,不會今年這樣,明年立刻好轉起來。當然,也許我的觀點是比較悲觀的,對中國經濟沒那麼看好。我覺得錢荒將會是一個常態,尤其是實體經濟要做好應對經濟下行期錢荒的長期準備。第三個判斷,實體經濟如果不跟虛擬經濟和結合起來的話會比較難。同時,要做金融創新,在公司的融資平臺上或者金融對接平臺一定要創新。什麼意思?我現在正在做一家金融公司,叫金融供應鏈公司,原來透過銀行抵押和擔保貸款,轉變爲透過公司的供應鏈,透過實體經濟本身取得服務。比如可以做信用貸款,可以多層次資本融資,可以把應收債款,應付債款,收入流動性賬款做金融比例融資。比如王劍峯校友企業的一個重要產品,是給BMW做汽車零組件,對BMW有10億的應收款,而現在企業發展需要資金,如果BMW確認這筆應收款,我就能帶給你錢。金融必須做這樣的創新,這樣才真的能解決一個有實力的企業,不會被經濟下行期的錢荒所困。順便講一下,我認爲利率市場化短期內對中小企業並不一定是好事。
主持人:非常感謝李總的精彩分享。確實如李總所說,雖然在中國金融和實體經濟是有錯位,但是未來要想可持續發展,金融和實體經濟必須攜手纔可以。這方面王總應該有體會。
王劍峯:我們均勝成立很晚,從2006年開始,當時也是抓了2007年、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的時機,王教授講危機是「危」和「機」在一起的,這個我身有體會。當時我們的產品做汽車裏面功能件,價值鏈的附加值都比較低,當時我們還在成長過程中。 汽車生產中利潤最高的實際是在汽車電子方面。但有2600億的市場份額都被十幾家外資企業所壟斷。但中國的市場他們其實是很難進入的,所以之後也有很多的中國企業進入了這個領域。
在我們的公司還在做汽車功能件的時候,我們工廠在江浙一代,江浙有很多的工廠緊緊追趕著,基本上我們推出一款產品很快就有其他的廠家來複制我們的產品,我們買100元他們就賣90元,接下來就有人賣70元都.上游我們又進不了核心的電子領域,當時就一直想著如何去做產業升級以及產業的創新。正好2007年,2008年的時候有一個金融危機,當時我們還有一個產業是做房地產產業。當時我們看到這個產業以後,覺得房地產在2008年、2009年是中國房地產最好的時候,基本上一個星期可以漲一個價。當時就想這個是否能夠持續,房地產的這種情況是否能夠持續?大家一塊討論下來,覺得還是做實業可能比較靠譜,正好國外有這樣機會,當時有大批歐美企業、電子企業爬在那兒,價格也是可以的。就在這種背景下就做了海外併購,海外併購我們優選美國,歐洲我們首選德國。大家知道如果開BMW和奧迪,奧迪和BMW中控系統全球都是使用我們的產品。
大家最近看到BMW一直在發佈公告,就是新能源汽車i26,全球在推這個,實際上中國汽車帶來全球汙染也是太厲害,也在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和中控系統也是我們這家公司的產品。我記得很清楚從2009年開始談,談判越來越難,當時當機立斷在2010年定下併購德國這家公司。當時併購的時候才3億歐元,3億歐元銷售大概300萬不到的利潤,現在已經接近6億歐元,這是兩三年的發展,利潤也是非常高的。從併購上來說,這3年是非常的成功。我們將金融資產和實業結合,做實業跟金融不打交道一定是做不大,當時我們想去做海外併購的時候,全憑自己的錢去做海外的併購,拿十幾億的錢做併購對我們來說很難的。從今天來看回顧這些問題,我認爲還是專注的問題,做實業必須專注、專業、專心,專心做產品,專注做市場,我認爲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爲我做過房地產,知道房地產這個錢很好賺。寧波有一家企業,我非常敬重的老大哥的企業,現在也碰到很多的問題,他的主業原來是做服裝,我們探討也非常多,我只是舉這樣一個例子。他其實做金融投資也做得非常好,做房地產當時在寧波也做得非常好,現在由於主業的缺失,面臨了很多的問題,但仍然是一家非常優秀的企業,也是我階段性的偶像,我覺得還是要回歸主業,做實業還是要回歸主業最好,專業最好。
主持人:王總公司所在的寧波地處江浙,雖然經常有錢荒出現,但本質上流動的錢還是很多的。剛剛李總提到了三個趨勢,您是否認同其中提到錢荒會是一種常態的判斷?
王劍峯:我認爲做實業的好企業是不缺錢的,缺錢一定是因爲你還做了很多其他的副業,資源配置是有問題的。如果你是非常專業、專心做的在做你的市場,優秀的企業我認爲並不會碰到錢荒,至少我在浙江看不到。如果你的現金流非常好,客戶管理非常好,產品很有競爭力,市場開拓得非常好,是不太可能有錢荒。當然金融業也需要一個成長。所以我認爲相對錢荒是指對一些微利的企業,是缺乏競爭力慢慢淘汰的企業。但是對於錢荒是好事還是壞事,就我個人覺得,經濟發展30年那麼長,去掉一些不該生存的企業,我到認爲不是一件壞事。
主持人:王教授對下一個階段的經濟形勢如何判斷?
王鐵民:兩位校友都從他們實際經營的企業的角度談了對下一步經濟形勢的看法。這些看法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個人也是傾向於,整個經濟形勢如果當成一個整體變數來看,可能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對於我們商學院各位經理人,企業家、讀者來說,如果關注到個體企業發展命運,一定是因企業不同而不同。就像王總剛纔所說,如果一個企業有比較強的主業,可能面臨錢荒的窘迫狀態就小很多。就這一點我也深有同感,拿一個人來說身體是本錢,是1,後面再做各種各樣的是在這個1之後加上去的零,沒有那個1就什麼都沒有。對於一個企業,如果你有一個主業,在這個基礎上對實業企業來說就是一個你的主營業務,市場是清晰的,產品是優良的,這時候搞一些多元化或產融結合是錦上添花的。如果你有這樣一個很突出的主業,然後輔以很多創新,包括產融結合,我認爲錢荒並不會是很大的困局。
馬 力:從剛纔各位校友和王教授講的,我學到了兩點,老師的作用就是會總結,第一就是專注、專心。你做實業與金融結合,或者多元化的企業也好,歸根到底是要清楚你靠什麼賺錢,或者說的再大一點,你靠什麼給社會提供價值,給社會和消費者提供一個你存在的理由,所以一定要有專長。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錢荒實際上是一個大浪淘沙的機會,有很多暢銷書中都有提到,有很多有上百年曆史的優秀企業介紹他們的成功經驗中都提到了他們在很多危機中找到自己新的成功的經驗。因此如果你專注於自己的產品和如何更好的服務客戶,你纔能有做其他事情的根基。比如均勝做汽車核心的零組件,現在的附加值是比較高的,每一輛BMW、奧迪都有他們的零組件,這樣只要汽車還在開,他的產品就總是有市場。如果BMW虧欠了他們很多錢,欠的應收賬款就可以請金融高手幫忙做到不缺錢。所以我的第一點體會就是一定要專注、專心,把自己核心的主業做到極致做到最好。這時候不能湊合,別人做這個賺錢,我就做這個,別人買100元,我賣90元,這樣的企業沒有專注,沒有自己長遠的發展戰略,那自然也就會經常面臨缺錢,面對錢荒時的應對能力也就不足。
第二個問題就是創新。大家知道中國過去十幾年發展的核心動力來自制造業,全世界各個地方都在用中國製造的產品。出國到商店買點紀念品,都要仔細挑選,要不買箇中國製造回來就很尷尬。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中國怎麼樣能讓自己製造的東西有更高的價值。大家知道各大優秀的品牌,包括不一定是高科技製造的東西,各個品牌自己拿了大量的利潤,而中國的加工商只是拿到很小的份額。所以你怎麼樣透過創新拿到儘可能高的利潤,這是製造業接下來需要做的,或者說是實體經濟需要做的。而實體經濟和金融的巧妙的結合也需要創新。正如我剛纔舉的例子,如果劍鋒有10億的應收賬款,那麼他就可以透過與金融的結合來使自己的企業不差錢。所以我的觀點是不管實體經濟,虛擬經濟也好,兩者要做到好的結合,互相促進,一定要做到專注和創新,做金融業也要創新、也要專注。
李書文:我們首先應該對錢荒有一個定義。M2突破2兆元,說不成長了,央行不再印鈔,錢少了嗎?前兩年怎麼不錢荒,所謂錢荒就是流動性出了問題。錢荒不是錢少了,也不是突然變少了,是流動性的問題。這是第一。
第二,企業出現錢荒,正如剛纔王總所說,優秀企業肯定不差錢。其實擔心的還是中小企業,基本上中國的問題,企業的問題都是中小企業問題。中小企業的總量佔了企業的80%以上,解決了80%以上的稅收就業,但是銀行的貸款不夠。前天跟某國有銀行的副行長聊到中小企業的在該銀行系統只佔2%。創造了80%稅收的中小企業,銀行的支援卻這麼低。如果將股份制銀行也算進來,比較符合二八原則,是倒掛。我認爲缺錢、錢荒這個概念一定是符合中小企業。
第三,中小企業如果真的缺錢要做兩個結構性調整,一個結構性調整是要與金融資本主動對接。就像王總的企業做得時間並不長,但在這幾年的時間裏就到達了百億市值。如果王總之前就埋頭研究零配件怎麼做,我想就是再用幾年時間也可能還做不到百億。所以我剛纔講要把它結合起來,這是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具體建議上要把企業的應收款儘可能放大。要懂得和金融和資本去結合。這是補充一下錢荒,別說錢荒是錢少了,是大家都不願拿出來給小微企業。
主持人:剛剛各位嘉賓都講到下一階段的趨勢,我覺得對做企業的人來講應該有啓發性的建議。我們還看到一些數據,也是大家炒得比較熱的克強指數,這個指數更願意關注新增的銀行貸款、用電量和鐵路貨運量的成長,這三個指標也能反映實體經濟整體狀況。我們看到儘管領導班子想了很多的辦法去擠壓在金融領域空轉的資本進入實體經濟,但上半年的克強指數還是喜憂參半。各位嘉賓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將在金融領域空轉的過多的錢推進到實體經濟?
王鐵民:這個問題非常好。我們現在討論的錢荒其實並不是真的錢荒,而是怎麼引導錢進入到實體經濟。其實錢是一種資源,怎麼讓資金進入到實體經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這也是我們商學院經常存在的一個討論,剛一畢業的畢業生就是想進入金融行業,不管怎麼鼓勵說實業報國,優秀的人才應該有志於做實業,但他們依舊不願意去。其實資本也是這樣,他願意在投資領域或者虛擬經濟領域發展,不願意進實體經濟裏面。爲什麼?因爲資本是逐利的,這個逐利的性質並沒有對錯。就像學生要進入金融領域,我們不能怪罪學生說你怎麼那麼勢利,那麼短視。學生想去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職業回報的行業是無可厚非的,特別是他們承載了家庭培養大學生的厚望,希望能夠給培養自己的家庭透過薪酬也好或其他的也好一些好的回報,這些都無可厚非。關鍵是從宏觀層面我們怎麼調整?能夠讓實體經濟爲大學生提供有吸引力的發展前景,能夠讓實體經濟對資金和資本能夠帶來一定的吸引力,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也是我們金融業在過去30年享受了比實體經濟更多的壟斷,他沒有太多的競爭。金融行業對學生來說就是一個鐵飯碗,金飯碗,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過程。並不像很多實體經濟已經充分引入了市場競爭。透過這個迴歸剛纔主持人剛纔提的問題,對於現在解決錢荒的問題來說,如果對金融行業的改革能夠逐步深化,打破壟斷引進更多的市場的機制。從近期關於利率改革的試點來看,已經啓動金融領域改革一些先行的步驟,我認爲這是先行的態勢。只有在金融領域也引入競爭之後,這樣無論是資金還是人才,才能夠更加合理的在各個行業進行配置。並不是片面地說你一定要去實體經濟,它是沒有市場,沒有市場這個槓桿的引導而強制進行配置的話這是很難做到的。
王劍峯: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需要先把公司的治理結構做好,主業做好,然後自動打開循環,放開自己的懷抱迎接金融吸入。
馬 力:就像王劍峯校友說的,對於在座企業家、讀者朋友們,我的建議是,最應該做的事就是把自己的企業做好。
一定要把企業內功練好,這樣在錢荒時,在大浪淘沙的時候纔有生存的機會。中國普通消費者用到各種各樣的產品和服務,不如意的地方太多,我們需要改進產品的質量,提高服務的水準,所有這些東西只要專業去做,永遠可以做得比一般的競爭對手要好一些。
主持人:跟實體經濟相關的金融問題還有剛纔提到的利率市場化問題。這一次利率放開,大家也都知道只是放開貸款利率,存款利率是沒有動的。剛纔李總明確表達他的觀點,認爲這不是好的事情,對於實體經濟來說這能否成爲一個確實有益的舉措,會不會一定程度上解決現在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王鐵民:利率市場化的改革短期內就像李書文校友說的那樣,反而是抬高了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但是從長期來看,初衷是爲了促進金融行業更多的市場化運作。從長遠來看,對實體經濟發展是有強勁的支援。不管目前錢荒問題,還是未來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於實體經濟來說,實業企業是有希望,有前途的,但是希望和前途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家和經理人的。
李書文:我認爲現在的利率市場化只是一個過渡,非常快的過渡。沒有實體經濟,就沒有虛擬經濟,一定是迴歸實體經濟,然後再反饋到虛擬經濟,如此不斷循環。現在我們面臨的是比較大的系統問題,單純解決實體經濟的錢荒問題都是階段性的。
王劍峯:對於利率市場化這個事情,我認爲不要過多想這個問題,不一定說利率市場化了,錢就會流到中小企業,這之間的邏輯是有斷層的。沒有實體經濟哪來虛擬經濟?我還是認只要專注、專心、專業地做好實業,錢就會流到實體經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