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攜手賓大沃頓中國中心邀請LinkedIn(領英)中國技術副總裁王迪做客View From The TOP高層沙龍,基於領英全球的用戶樣本量,剖析區塊鏈技術對人才的流動影響。
近3年全球區塊鏈人才增19倍,僅軟體及金融保險行業需求顯著增加
領英2018年數據顯示,全球對於區塊鏈人才的需求量從2015年開始出現成長,並且在2016-2017年經歷了爆發式的顯著成長,但目前來看,其佔全球人才市場需求總量的比重還非常低。近年來對於區塊鏈人才需求成長最快的行業是電腦軟體行業,其次是金融服務&保險行業。
圖:全球對區塊鏈人才需求最高的Top5行業,及其需求量佔領英全球職位總量的比率
而從人才供給端來看,從2015年到2017年,在領英檔案上標註有區塊鏈相關技能的人才數量成長了近19倍。但人才總量仍然較少,僅相當於領英平臺上全球AI人才數量的2%左右。
如果從當前這類人才的全球分佈來看,美國佔據25%,其次是印度7%以及英國6%。美國的相關人才更多集中在大紐約地區24%,舊金山灣區21%及大洛杉磯地區10%。而中國相關人才基數還較小,從目前的分佈來看,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
圖:全球、美國及中國區塊鏈相關人才地域分佈
因此,儘管2016-2017年區塊鏈人才市場經歷了快速的成長,但實際來看,全球相關人才總量還較低;而從人才的需求端來看,更多集中在電腦軟體和金融保險服務領域,其他行業尚未產生大規模人才需求。
具備「區塊鏈思維」和「應用開發經驗」的人才極度匱乏
區塊鏈不是一個單一的信息技術,而是依託一些現有技術來實現一些新的功能,比如P2P網路,雜湊函數,智慧合約等,並將這些技術應用到一種新的思維邏輯架構中。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區塊鏈技術開發並不需要掌握某種新的專業技術。業界認爲,區塊鏈開發最受歡迎的編程語言是C++和Go,而精通密碼學和分佈式計算的資深人才對於區塊鏈開發也是有先天優勢的,但是也並非硬性條件。
領英中國技術副總裁王迪表示,「區塊鏈是一個由技術社區驅動的、仍處於早期快速發展階段的新興技術模式,目前尚不完備。所以區塊鏈對於技術人才的要求與AI不同。區塊鏈開發更需要具備去中心化思維、實際的應用開發經驗,和快速的學習能力;而AI是建立在重大學術突破和技術積累的基礎上,要求很高的技術門檻,也需要深厚的技術積累。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區塊鏈開發更需要『軟技能』,AI更需憑藉『硬實力』。」
領英一組數據顯示,中國AI相關技術人才中擁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佔總數的38%,區塊鏈相關人才中擁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佔總數的28%,而中國信息技術行業人才中擁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佔15%左右。但並不能說明區塊鏈領域已經擁有很多資深人才,經驗資歷或只能說明他們擁有區塊鏈開發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技術,並不一定說明他們具備區塊鏈開發的思維和實際應用經驗。
當前,所謂具備「區塊鏈思維」和「應用開發經驗」的這類人才是非常稀缺的。王迪認爲,「對於意圖發力區塊鏈概念,掘金商業機會的企業來說,既需要這樣的人才作爲項目領軍人物,也需要建立更長期的戰略目標來培養和儲備更多年輕的技術人才,這樣才能在行業迎來真正的風口時抓住機會。此外,也可以與美國、英國和印度等國家開展人才和技術合作,這些國家近年來產生了很多創投企業,具備區塊鏈開發經驗的人才比國內更多一些。」
如果說2017是AI元年,2018的區塊鏈尚處探索之年
王迪認爲,「任何一個新技術、新概念的爆發都需要一些必要的客觀條件。比如,AI在近年來的爆發就與三大客觀條件的作用密不可分——即演算法、算力和數據。首先是雲端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它們像『水』和『氧氣』一樣,爲AI應用提供了大量的算力和數據;而深厚的人才積澱又提供了先進的演算法。」
那麼2018年區塊鏈是否會迎來一個強力觸發點呢?2017年底德勤發佈了一份報告,基於全球軟體協作平臺GitHub上提供的元數據,對區塊鏈技術和項目演變進行了深入實證分析。分析發現,現在Github上共有86,034個區塊鏈項目,其中僅有8%的項目有人維護,5%的項目存活下來,項目平均壽命僅爲1.22年。
撥開表面的喧囂,2018年的區塊鏈恐仍將處於探索階段,最大的突破點還是圍繞金融及保險服務應用場景,比如數位幣應用的成熟,而其他商業領域還會繼續探索可能的使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