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請FT中文網一位老朋友,也是非常知名的經濟學家: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先生,來爲我們講一下《全球化經濟成長的風險與挑戰》,有請彭先生!
彭文生: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參加今天的會議!
我花15分鐘的時間,講一下我對全球經濟的一些看法。
題目是《全球低通膨告訴我們什麼》。
大家都知道這幾天美國股市不斷創新高,這幾年美國股市實際上也是不斷創新高,但是全球包括美國的通膨率都是在比較低的水準。我們中國其實也一樣,我們的房地產價格一路攀升,但是一般商品的價格比較低。
這種實體經濟和金融的分化,它告訴我們什麼?它爲什麼會是這樣?對我們看未來的經濟走勢,有什麼樣的影響?
實際上通膨比較低,本質上反映在經濟成長或者是需求不是那麼快。所以這幾年看全球來講,傳統的經濟週期在消失。最近國內有很多討論,關於新週期的討論。我的觀點是:你看什麼週期,你要看經濟成長的週期,這個週期在嗎?這個特點在下降,在消退。我們來看美國的經濟成長,金融危機以後不溫不火,也不是很弱,但也不是很強,沒有強到讓通膨起來。
所以這一次的危機以後的美國的經濟復甦,是戰後第三場時間的經濟復甦,中國也一樣。我們從2007年經濟成長達到14%的高位以後,過去十年成長的趨勢是一路下行,往下走。中間當然有一個全球金融危機的擾動,爲什麼是這樣?爲什麼似乎經濟成長的上下波動沒了?
沒了的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CPI通膨持續在低水準。美國是這樣,中國也是這樣。
同時,我們看美國的房價已經回到了金融危機之前,美國的股市標普500,昨天又創了新高。背後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和利率有關係,利率很低,美國的十年期國家收益率,雖然最近這兩年有一定的波動,但是還是在一個相對比較低的水準。利率低和股市不斷創新高有聯繫,因爲利率代表資金成本。
我們看中國的房地產價格,也是不減。中國的股市,週期股金融板塊漲得很好。中國的十年期國家收益率最近有所上行,但相對於歷史水準來講,也還是在一個相對比較低的水準。
所以我們看未來的經濟,看未來的金融資產的走勢,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爲什麼利率這麼低。因爲利率這麼低的背後的原因,是因爲通膨低,通膨低,使得貨幣政策不是那麼緊。
但爲什麼通膨這麼低?有幾個解釋,一個就是我們要看金融週期,而不是看傳統的GDP成長所代表的經濟週期。
看金融週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區分貨幣和信貸的差別。這稍微有點學術,但對我們的理解當前的經濟形勢很重要。大家都知道費率德曼講過「通膨都是貨幣現象」,爲什麼貨幣沒有帶來通膨上升,是他講這個話講錯了嗎?他講這個話是60年代,60年代和今天貨幣的投放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貨幣有兩個投放方式,一個是銀行放信貸,還有一個是財政赤字。這兩個貨幣投放方式有什麼差別,對經濟有什麼含義?我們拿到貸款做什麼?很少有人問貸款支援消費,有人拿貸款買汽車,但少數。大部分的貸款是投資,投資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建立新的廠房、新的公路、新的高鐵,一個是購買現有的資產,買土地、買房產、買房票。所以貸款投放太多,不一定代表實際的需求很強,不一定導致通貨膨脹上升,但會導致資產泡沫,資產價格上升太多。這是貸款投放貨幣的影響。
政府財政赤字有什麼含義?政府的支出是實體的投資,或者是政府的社會保障福利支出,支援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支出。所以政府財政赤字太大導致物價上升。
所以弗利德曼60年代講過「通膨都是貨幣現象」,是貨幣的投資方式發生了變化。
銀行現在怎麼投放退稅?一個重要的載體就是房地產。房地產作爲信貸的抵押品,房地產價格和銀行信貸相互促進,就導致一個螺旋式的上升,貸款太多房價上升,抵押品價格上升,銀行就願意放更多的貸款,更多的帶看帶來房價進一步的掌聲,一直到一個頂點泡沫不可維持,房價導致下跌,導致抵押品價值下降。這樣的週期比經濟週期持續時間更長,我們估算美國、中國、歐洲的金融週期,美國的金融週期2008年泡沫破裂,金融危機。歐洲遲了兩三年,我們中國在接近金融洲際的頂部,房地產在最高部。這就是爲什麼今年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要強調控制金融風險,爲什麼現在的最高領導要講「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爲什麼要講防控房地產泡沫?所以今年一系列的,從加強金融監管到這一次十九大總書記作的報告裏面再一次突出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有人統計說總書記講這句話之後鼓掌的時間最長,可以反映社會民心所向。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是在這樣一個金融週期、信貸擴張、房地產所主導的時代,它所帶來的貨幣擴張的影響不是在一般通膨,而是在資產價格,資產泡沫帶來一些風險。
除了金融週期以外,還有其他的結構性原因,相互關係的一個就是貧富分化。它的含義是什麼?少數人有錢消費,但是需求有限,大部分人銷售能力受財富的制約。總體的消費,隨著貧富差距的增加而受到抑制。總需求不足,儲蓄率比較高,導致金融資產的一般商品價格比較弱,資產價格比較高。所以我提醒大家要高度關注這次十九大提出「新時代的中國社會矛盾的主要矛盾轉化」,這是爲什麼?主要是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
什麼是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平衡有多種多樣的體現,環境汙染是不平衡,消費弱,依靠投資是不平衡,重工業產能過剩是不平衡,服務業滯後是不平衡,但是最大的不平衡、導致所有不平衡的根源是收入分配的差距擴大,這在十九大的報告裏面也提到了,所以這是根本的不平衡。所以我們看十九大後面有很多關於經濟社會政策方面的,比如說中國的收入分配差距有中國特色,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改進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優先發展,我特別關注總書記講到的「普及高中教育」,我們過去是九年教育,未來要走向十二年制義務教育。這都意味著政府的公共政策導向實現糾正,往降低收入分配差距的方向走。所以這對我們講的金融資產價值上升、通膨比較低、需求弱的方向,未來的政策是有利於糾正這樣的問題。
前面講了很多科技方面的問題,其實我們今天面臨的貧富差距也好,低通膨也好,金融資產的價格過度上升也好,其實和技術的進步有一定關係。技術進步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勞動生產力提高,意味著更多的商品供應。我們講的共享經濟,是意味著更有效地使用現有的產能。但是,它所帶來的效率的提高是誰銷售的呢?到目前爲止,應該說有一個基本的共識:資本的所有者,佔有的效率提高更多,勞動者所獲益相對更少一點。
所以技術進步是一個好事情,把總體的蛋糕做大,但是它的分配加劇了我們剛纔提到的這種金融週期的影響,這種貧富差距的影響。
所以,在技術進步、共享經濟的時代,我們更需要政府公共政策的干預、財政稅收政策的干預。剛纔提到的十九大報告提到的社會政策方面,實際上根本上意味著政府的公共支出結構會有變化。總書記還提到要深化稅收制度改革,什麼樣的稅收制度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講得很清楚,我們要降低間接稅,提高直接稅。什麼是間接稅?間接稅是流轉稅、增值稅這樣的稅,這種稅收對窮人最不利,因爲窮人收入佔的比例高。所以我相信未來幾年,我們會朝這「提高直接稅、財產稅、房產稅」的方向發展。
時間所限,我就講一下低通膨的原因以及未來的政策之道,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