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巴基斯坦官員:頁岩氣革命影響亞洲

巴基斯坦石油和自然資源國務部長在夏季達佛斯接受FT中文網專訪時說,美國頁岩氣革命改變了全球能源格局,也會影響美國的在華投資,是中國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2014年1月23日

「亞洲悖論」下的中日韓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霍默靜:這場有關「東亞未來」的討論多少印證了現實中的中日韓關係:政冷經熱。檯面上辯論的經貿問題總歸不是各方的核心訴求。
2014年1月23日

任志強、潘石屹議中國房市新政

任志強、潘石屹在週四一次午餐會上,討論了中國最新一輪樓市調控給房價和地產商帶來的影響。兩位都認爲房價年底前將會下跌,但對中長期走勢則持不同意見。
2010年8月20日

分析:中國政府面臨「存款挑戰」

在今年中國兩會的經濟政策佈局中,如何應對企業和家庭的高額儲蓄,將比設法控制新增貸款總量更考驗政府智慧。中國當局對貨幣政策的掌控,可能已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2010年3月3日

中國轉型將影響未來十年全球經濟

FT副總編桑希爾在寧夏中阿博覽會金融合作論壇上發表演講說,中國經濟能否成功轉型將極大影響全球經濟,尤其是中東、澳洲、非洲等依賴中國的地區。
2013年9月16日

公共外交推動中國與世界合作

中國資深外交家、前駐法大使吳建民:隨著中國的崛起,世界對中國的擔心、恐懼的情緒的產生可能是必然的。消除這些情緒,必定會有利於推動中國與世界的合作。在這個過程中,公共外交的作用是巨大的。
2013年7月2日

從供給側推動中國改革

滕泰、馮磊、彭振洲:中國市場經濟體系已基本確立,但行政部門人爲製造「供給短缺」、從中獲取超額稀缺性溢價的現象仍普遍存在,這直接侵害了廣大民衆利益。
2013年6月28日

探尋以資本爲紐帶的合作商機

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中國企業傢俱樂部此次訪問法國和比利時,目的是瞭解歐洲商業環境,向世界展示中國民營企業真實面貌,更重要的是發現投資機會。
2013年6月27日

巴羅佐的巧克力

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見巴羅佐,令人難忘。政治領袖氣質,坦率機智。所有人都同意他是歐盟當之無愧的主席,是想與中國和諧相處的領導人。
2013年6月27日

長期成長的關鍵是制度與法律改革

讀者manssion:作爲一個中國人,看好中國經濟的未來無可厚非,但希望與如何實現是需要分清的。爲了中國經濟發展得更好更健康,我更期待制度和法律的改革。
2012年7月9日

四萬億可媲美大躍進

讀者warcow:四萬億造成一些行業的畸形發展,惡化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缺陷,使得中國經濟沒有得到均衡發展。因此,是一場類似「打雞血」式的大躍進運動。
2011年12月13日

美國直接投資對中國有利

讀者heyangyang:美國對中國的直接實體投資,對中國的好處是非常多的,除了帶動產業,還能拉動就業和稅收的成長,比買中國國債等虛擬經濟的金融投資要好得多。
2011年12月9日

不妨讓市場自我療傷

讀者dyqdale:不妨讓市場自我療傷——叫所有違背經濟規律的國家(東方和西方),自嘗苦果之後,逐步恢復理性,庶幾世界經濟就會從底部回升,並完成結構性的改革。
2011年9月26日

統計局欠老百姓一個明白

讀者johnnyyu:「低保」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是經過必需生活支出測算的,這兩個數據隱含的通貨膨脹率都是國家統計局數據的三倍以上。顯然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是太荒唐,太不靠譜了。
2011年9月20日

Lex專欄:勒緊褲腰帶的滋味

歐洲數國的公共部門正在削減成本,而下手最狠的地方,就是那些火車司機、清潔工和殯葬工人。這些人對政策的抵制,可能會令新的「緊縮時代」戛然而止。
2010年9月8日

當經濟學家要學數學嗎?

親愛的經濟學家:我正在準備高中水準考試,由於時間對我來說是稀缺資源,所選課程包括經濟學,但沒有選擇數學。我的決定正確嗎?——讀者湯姆
2010年3月8日

買房真是「剛性消費」嗎?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王澤基:「高房價拖累中國經濟發展」一文犯了經濟常識和邏輯錯誤。沒錯,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住的地方,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買」房子。
2010年3月4日

中國有能力轉向內需驅動

讀者羅斯教授:佩蒂斯先生認爲中國的成長幾乎必然會顯著放緩,對這種觀點我無法認同。事實證明,中國在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方面,具備強大、而非有限的能力。
2010年3月3日

FT社評:中國式道德風險

中國的銀行業有充分的動機儘可能多地放貸——它們心裏清楚,政府隨時會向自己伸出援手。這並不意味著中國銀行體系即將崩盤,但代價在所難免。
2010年3月3日

戶籍改革與城鄉差異

讀者zzjrocket:戶籍制度不公平的最根本原因在於城市與農村發展的不平衡,最好的資源都集中在了城市
2010年3月3日

美將對中國無縫鋼管徵反補貼關稅

美國商務部初裁認定中國鋼管生產商獲得了不公平政府補貼
2010年2月25日

誰是是信貸危機元凶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花旗研究表明,當前信貸危機的真實源頭不是銀行貸款的崩潰,而是影子銀行世界的內爆。
2009年4月29日

企業應該向貪婪宣戰

美國進步中心管理諮詢師和高級研究員馬特•米勒:目前存在一種真正的風險:如果企業領袖不能對貪婪採取實際行動,那麼金融危機也將使企業聲譽蒙塵。
2009年4月29日

央行必須管理信貸供應

滙豐控股集團主席葛霖:開放經濟中的宏觀經濟需求管理存在一對矛盾:央行可以提高利率,而貨幣環境最終卻更爲寬鬆。那麼,如今問題何在?
2009年4月29日

分析:氣候變化將嚴重影響東南亞四國

亞洲開發銀行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如果碳排放量保持在現有水準,到2100年時,氣候變化給東南亞4個最大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比全球平均水準高2.5倍。
2009年4月29日

Lex專欄:豬流感流向股市

航空旅客頭戴口罩,排隊走過體溫檢測器,這是全球市場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爲期兩個月的市場反彈,將如何應對豬流感?
2009年4月29日

全球市場:豬流感恐慌壓低全球股市

動物飼料、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場也繼續走低
2009年4月29日

日本擬爲發展中國家農業融資

以提高全球糧食產量,增進日本食品安全
2009年4月29日

採購團能買走保護主義嗎?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吳錚:中國採購團在華盛頓簽下106億美元「大單」。在全球經濟危機之際,這是維護中美貿易關係、緩和爭端的重要姿態。不過,應對保護主義威脅,僅靠採購團是不夠的。
2009年4月29日
|‹上一頁‹‹87287387487587687787887988088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