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懸崖邊緣的瑞信讓政策制定者看到加息之重

Lex專欄:矽谷銀行倒閉,把不相關的瑞信推到懸崖邊緣。央行官員現在應該承認,面對不可預測的風險,利率政策必須更加謹慎。
2023年3月17日

從矽谷銀行的接管看ESG運動的挑戰

鄭志剛:從公開資訊看,矽谷銀行治理,尤其在近年來十分流行的ESG實踐方面可謂「可圈可點」。那麼,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有趣的啓發呢?
2023年3月17日

銀行倒閉爲何反覆出現?對經濟的負面衝擊有多大?

夏春:本文聚焦美國的監管成敗與銀行危機,過去20年,中國同樣經歷了金融監管的起伏轉折,經驗與教訓數不勝數。
2023年3月17日

「不一樣的中國故事」之四:綠色能源——安全與發展的交集

程實、李啓浩:全球對於能源安全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將爲中國的綠色低碳產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其中部分領域有望迎來更快成長。
2023年3月17日

英國在科學技術領域還是「世界領先」嗎?

阿胡賈:根據科學政策學者的新分析,英國在科學技術的優先領域中表現良好,但並不突出,離世界領先還有一段距離。
2023年3月16日

英國的產業政策要有重點

帕裏克:英國應該珍視自己的優勢產業,如果妄想在每個領域都領先世界,那麼最終可能一事無成。
2023年3月15日

穩成長:如何盤活鉅額剩餘勞動力

周天勇、田博:中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勞動人口逐年縮減。在城鄉、計劃與市場雙二元轉型國情下,如何改變中國勞動力市場扭曲?
2023年3月15日

2022年產能持續過剩、但企業信心恢復明顯

調查顯示,在外需下降、內需不足雙重擠壓下,2022年中國產能過剩現象嚴重。但對未來持悲觀態度的企業較2021年顯著減少,過半企業對未來保持謹慎樂觀態度。
2023年3月15日

新總理答記者問釋放八大資訊

沈建光:新總理的首次發佈會有什麼資訊量?解答宏觀經濟前景、民營企業信心、人口負成長、外資外貿發展等方面的熱點問題。
2023年3月15日

矽谷銀行:不合時宜的膨脹

陳稻田:矽谷銀行風波因何而起?通膨和美聯準加息只是觸發因素,根本還是在於資產膨脹太快,超過其管理能力,被動地進入陌生領域。其未來會如何?
2023年3月14日

解決矽谷銀行內爆所需要的政策妥協

伊爾艾朗:美聯準面臨三難困境。其應該容許銀行體系集中度提高,同時尋求遏制道德風險,並避免降息。
2023年3月13日

拍賣公辦學校、事業單位特許經營權,合適嗎?

劉遠舉:梳理好特許經營權背後的政治倫理、價格傳遞機制、經濟學原理,釐清特許經營權的邊界,才能避免因小失大、爲了眼前而損失長期利益。
2023年3月13日

高儲蓄之謎:疫情、恆久收入預期角度

溫建東、聃丘泰:去年中國居民消費支出名增實降,原因何在?高儲蓄的主要原因是持久收入預期下降,如何刺激消費?
2023年3月10日

俄羅斯vs歐洲:能源衝突變成消耗戰

瓦庫連科:雙方都不得不放棄迅速取勝的希望,眼下無力繼續「進攻」,只能打消耗戰,寄希望於時間站在自己這一邊。
2023年3月10日

美歐經貿關係正由美國掌控節奏

夏皮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問美國之際,美國日益在不與歐洲盟友磋商、不顧及歐洲經濟利益的情況下出臺政策。
2023年3月10日

中國應如何有效吸引跨國直接投資?

王英良:目前中國真正需要做的是讓跨國公司看到各級政府的真誠善意和親商態度,以及推動營商環境優化的實際手段。
2023年3月10日

金融監管大變動,意味著什麼?

徐瑾:機構改革是2023年中國政府的大動作,金融監管體制的變革走向何?從分業監管轉向行爲監管,從效率更多傾斜向穩定。
2023年3月9日

「去全球化」浪潮下機器人的用武之地

劉易斯:帶有冷戰風格的地緣政治緊張正迫使製造業上演一場大重置。在勞動力短缺的形勢下,自動化更像是大勢所趨。
2023年3月9日

女士們請思考您的財富傳承之旅

陳敏蘭:女性掌控的財富份額日益成長的背景下,她們應該從更長遠的角度來全面檢視自己的財富之旅,包括爲子孫後代的福祉制定財富傳承策略。
2023年3月9日

中國房地產的金融風險在哪裏?

王丹:中國房地產風險主要來自企業的抵押貸款,在經濟下行期成爲金融加速器,可能將很小的市場變化演變成危機。
2023年3月8日

在無序的世界中歐盟何去何從?

沃爾夫:在以經濟危機、流行病、去全球化和大國衝突爲特徵的世界裏,歐盟需要決定是希望成爲盟友、橋樑還是強大的一極。
2023年3月8日

大國博弈中的中美貿易與投資合作

張鈺函:在過去幾年裏,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大國競爭加劇了,但雙邊貿易和投資並未減少。我們如何看待和解釋這種矛盾的現象?
2023年3月7日

爲了對抗通膨,歐洲央行必須繼續加息

袁傑:雖然歐元區通膨率已連續三個月回落,但還遠遠超過歐洲央行所設定的「低於但接近2%」的目標值。因此歐洲央行必須堅定不移地加息。
2023年3月3日

「自力更生」的印度難以填補中國留出的空缺

貝蒂:雖然莫迪政府宣稱要實行外向型出口政策,但其對雙向貿易仍過於敏感,無法充分利用中國在全球供應網路中讓出的巨大空間。
2023年3月2日

量化寬鬆已變成「加州旅館」

格林:量化寬鬆已變得有點像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你隨時可以退房,卻永遠無法離開。退出量化寬鬆的最佳方式可能是一開始就別進入。
2023年3月2日

美國是時候加大抗擊通膨的力度了

伊爾艾朗:美國國會應加大對美聯準的問責,並構想一種更全面的方式來緩解種種供給側限制,以輔助美聯準抗擊通膨。
2023年3月1日

安永《2022年中國海外投資概覽》評析

王英良:202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出現了全面收縮,且幅度比較大;中美「脫鉤」真實地在發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經歷了相當艱難的一年。
2023年3月1日

展望2023:如何應對出口下行?

沈建光:考慮到美歐經濟放緩、外部關係嚴峻、產業鏈外遷等因素,2023年中國出口前景確實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將東盟作爲主要發力點。
2023年3月1日

歐洲汽車工人面臨汽車電動化帶來的苦果

汽車電動化使汽車製造所需的人力大幅減少,大量的歐洲汽車工人面臨失業。
2023年3月1日

從居民負債率談促消費

闞明昉、餘洋:短期消費復甦有力,但中長期依面臨不確定性。宏觀政策應要積極有爲,防止悲觀慣性預期,防範「多存少貸」成爲中長期的趨勢。
2023年2月28日
|‹上一頁‹‹1819202122232425262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