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經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俄羅斯恢復對北韓石油出口

隨著俄羅斯和北韓的關係日益加深,美國警告稱,北韓計劃運送更多武器支援普丁在烏克蘭的戰爭。
2023年6月15日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現代企業制度?

鄭志剛: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是企業應該如何有效組織和運行,以實現人類社會現代化的目的。
2023年6月14日

中國醞釀出臺寬鬆政策以刺激復甦

預計中國將在週四下調MLF利率,但經濟學家認爲,還需要採取更大膽的行動才能重振經濟成長。
2023年6月14日

知名投資人肯•格里芬看好中國經濟

這位城堡投資的創辦人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次造訪香港,他樂觀地認爲,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有可能高於目標。
2023年6月14日

中國需求面臨變數,基金經理「減配」大宗商品

基金經理們已將大宗商品配置削減至三年來最低水準,表明各方對中國原材料需求前景信心下降,並擔憂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2023年6月14日

中國逆回購降息預示著更多措施即將出臺

中國央行將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10個基點,以「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此舉很可能預示著其他貨幣寬鬆和刺激措施將會陸續出臺。
2023年6月14日

英國分銷商Bunzl將部分採購轉出中國

在亞太地區地緣政治引發擔憂之際,Bunzl正將部分採購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印度、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
2023年6月13日

韓日和解引起中國警覺

南韓和日本今年取得外交突破,並於本月簽署協議,將與美國共享有關北韓飛彈發射的實時資訊。
2023年6月13日

「近岸外包」帶動歐洲工業地產升溫

2022年,企業在歐洲購買或租賃了960萬平方英尺的工業地產,較上年成長29%。
2023年6月13日

「世界工廠」——OEM企業在中國外貿中的角色

李瀚明:回望臺灣電子產業在大陸投資興業的三十年,臺商和大陸的合作對中國形成自己的消費電子產品品牌的影響是深遠的。
2023年6月13日

這些D開頭的單詞,帶你看懂中國經濟的困境與出路

夏春:只要能夠清楚看到困難所在,也就能找到出路,讓中國經濟恢復成長的勢頭。需要做出的改變,同樣可以用D開頭的單詞來概括。
2023年6月13日

山西財政:煤炭「富」省與居民「窮」省,如何轉型

羅志恆等:山西轉型的關鍵,是打破煤炭的「資源魔咒」,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技能富民戰略、推進能源革命及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
2023年6月12日

外國投資者加速離場,中國科技企業承壓

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中國經濟復甦乏力,導致中國科技企業股價下跌和融資困難。
2023年6月12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南韓政府向中國展示姿態

曹辛:南韓政府真正非常受不了的,恐怕是本國最大的在野黨黨魁李在明找中國大使對南韓重大外交政策提出批評。
2023年6月12日

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風險

王丹:市場信心並沒有從疫情中恢復過來。2023年將是情緒主導的一年,嚴峻的就業形勢會讓許多人對未來感到緊張,結果就是高儲蓄和低投資。
2023年6月11日

動盪世界中的氣候外交:中國再出發

劉元玲:中國積極投入雙邊和多邊氣候外交,有助於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氣候政策與行動,也爲全球氣候治理增添活力和動力。
2023年6月11日

改善中美關係,要有戰略耐心

鄧聿文:就拜登上臺以來的中美關係而言,雙方可能進入了初春,感受到某種初春的暖意,只是現在這種暖意不足以達到讓花兒吐蕾的程度。
2023年6月9日

中資設法重返印度

一些與中國有關聯的科技公司找到了辦法重返印度。時尚電商公司Shein重啓印度業務,射擊遊戲《絕地求生:印度版》重新上架。
2023年6月9日

美國將與臺日無人機隊共享實時數據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將把出售給臺灣的4架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整合到駐該地區美軍和日本自衛隊使用的同一系統中。
2023年6月8日

中國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中國疫情後的經濟反彈不及預期,消費者似乎都把錢攥在手裏不花,下調存款利率之舉旨在提振中國的經濟成長。
2023年6月8日

宏觀經濟政策是時候調整思路了

張林:目前的逆週期調控效果不好,並不是因爲政策沒有發力,或者力度不夠,而是因爲傳統的政策思路已經失效了。
2023年6月7日

中國5月出口額降幅超出預期

原因是對中國商品的全球需求減弱。進口表現好於預期,表明中國國內經濟的疫後復甦仍在正軌上。
2023年6月7日

澳歐貿易談判澳方態度強硬,卻向中國遞出「橄欖枝」

澳洲貿易部長表示,澳洲與中國的關係正在回暖,歐盟只是澳洲的「舞伴」之一。
2023年6月7日

布林肯將於本月訪華 兩國緊張關係現緩和跡象

今年2月,因爲一個疑似中國間諜氣球的飛行物飛越美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臨時取消了原定的訪華行程。
2023年6月7日

美國稱準備應對中國的強硬舉動

這一警告是在中方在臺灣海峽水域和南中國海上空對美軍進行兩次「不安全」攔截之後發出的。
2023年6月6日

法國反對北約在東京設辦事處

法國總統馬克宏認爲,北約應該繼續專注於自己的北大西洋地區,推動北約擴大範圍「將犯下大錯」。
2023年6月6日

美國要如何重塑全球經濟?

拉赫曼:拜登政府自認爲正在贏得關於建立「新華盛頓共識」的辯論,但美國的一些盟友仍持保留意見。
2023年6月6日

西方國家擔心中俄增強北極地區影響力

目前俄羅斯事實上被排除在北極理事會之外,令西方國家的北極議程難以推進,同時它們擔心中俄在該地區影響力增強。
2023年6月5日

中國在美國進口中的佔比繼續下降

迴流指數顯示,隨著西方公司將業務遷至中國以外,中國在美國亞洲低成本進口中的佔比今年將跌至一半以下。
2023年6月5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美防長爲何不會晤;歐美企業大腕紛紛來華

曹辛:防長會而不晤,歐美企業大腕卻雲集中國。這折射了中美關係的現實:相互對峙,暫時誰也不能壓倒誰;但雙邊關係又處於敏感和危險境地。
2023年6月5日

《全球對話》第十期:對話歐洲議會議員瑪格麗達•馬可仕

馬可仕表示,歐盟認爲建立多極世界非常重要,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應尊重國際規則和聯合國憲章的原則。
2023年6月5日
|‹上一頁‹‹3132333435363738394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