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彭定康評《鄧小平傳》

前香港總督彭定康:傅高義撰寫的《鄧小平傳》對鄧啓動中國經改的描寫十分權威,高潮是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讓改革者喫了定心丸。傅高義認爲,因鄧而脫貧的人數史上最高,鄧應爲此獲得嘉許。
2012年2月8日

改革尚未成功: 重讀小平南巡講話

FT中文網編輯吳錚:通俗地說,鄧小平成功地解決了把蛋糕做大的問題。他預見到怎樣切蛋糕將會成爲突出問題,但他沒有來得及解決這個問題。重新分割蛋糕,將比把蛋糕做大面臨更大阻力。
2012年2月8日

資本主義需要重新設計

達沃斯論壇常被稱爲「資本主義大本營」,但它今年反觀自身,首場討論就是:20世紀的資本主義,能在21世紀生存嗎?FT中文網總編輯張力奮發回對這場辯論的觀察和分析。
2012年1月28日

中國改革不能止步

博源基金會理事長秦曉:中國過去30年的成功,是由於實行市場改革的緣故。要繼續前進,中國現在必須轉變政府在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繼續朝著建設自由市場體制的方向推進改革。
2012年1月20日

金融改革事關轉型成敗

FT中文網財經評論員徐瑾:溫家寶八條部署避談利率市場化,首肯民資開放。伴隨著勞動成本上升,金融的資源配置功能至關重要,改革成敗決定能否避免中等收入國家陷阱。
2012年1月9日

大國衝突並非不可避免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張鈺函、時琳:美國一些學者認爲,大國的生存意志是追求自身權力最大化及地區霸權,因而大國之間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衝突。但從這次習近平的訪美之行來看,大國衝突不可避免論很可能已不能適用於未來的中美關係。
2012年2月16日

習近平訪美的短期與長期價值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劉波:習近平訪美,從短期看,可以與歐巴馬政府就大選年對華政策達成某種共識,從長期看,應該促進中美形成暢通的溝通和利益交換機制。
2012年2月14日

中美應多談技術,少談貿易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黃育川:習近平訪美,雙方會談取得成效的前提是,歐巴馬不再拿匯率這類老套抱怨作開場白,而是把重點放在美國創新與中國製造的聯姻上。
2012年2月14日

期盼郭樹清之問重啓證券市場改革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據報道,郭樹清近日在一個內部場合再次發問:「IPO不審行不行?」此問直指中國證券市場最核心的制度性梗阻。
2012年2月13日

中美須攜手避免「新冷戰」

吳迪、凱思琳•布拉什:大選年,美國政客大打「反華牌」,但如把中美兩國的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體系放在一起考量,兩國間的「新冷戰」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012年2月13日

中國經濟「急跌」可能性不大

中國建設銀行馬勇:外圍經濟亂象及國內轉型調控,使中國未來經濟減速在所難免,但快速下跌可能性不大。中國經濟仍將持續調整,以時間換取空間。
2012年2月13日

中等收入陷阱:中國應以韓爲鑑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金宰賢:1988年舉辦奧運會後,南韓經濟失去動力,後經改革才重回成長軌道。中國當前經濟狀況與此有相似之處,應注意中等收入陷阱。
2012年2月10日

中國版「收入倍增計劃」

日本亞太政經調研中心理事長蔡成平:中國宣佈「十二五」期間最低工資標準將年均成長13%以上,這與1960年代日本政府的收入倍增計劃有相似之處。
2012年2月10日

越南改革何以後來居上?

中國內地撰稿人羅天昊:越南「革新開放」相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可謂青出於藍。越南基本實現了黨內民主和社會民主,並確立了依法治國方略。越南改革何以後發先至?
2012年2月8日

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留給西方

臺灣媒體人、汕頭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楊艾俐:西方人也已經在反省他們的生活方式了,中國人不妨在這方面發揮民族主義,堅持人與自然共榮的哲學和清靜簡樸的生活。
2012年2月7日

轉融通將改變A股盈利模式

申銀萬國桂浩明:中國融資融券業務業已開展三年,受限制度設計並未真正體現做空功能。轉融通使得融券理論上不存在瓶頸,其發展將促成新的股市走勢和盈利模式。
2012年2月7日

吳英生死

FT中文網財經評論員徐瑾:吳英是否有罪、罪名如何認定自有公論,但經濟領域的去死刑化卻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吳英案實質,或折射了民間金融的卑微處境。
2012年2月7日

韓寒當以才華自辯

中國內地撰稿人劉遠舉:對韓寒而言,是否代筆只是一個弱質疑,而對其才識和才思的質疑纔是實質性的強質疑。遺憾的是,韓寒對於後者的回應卻顯得弱了。
2012年2月3日

以資本賬戶開放促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社科院張明:環球變化導致人民幣國際化速度減緩。有觀點認爲可透過資本賬戶開放來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但這可能是危險的,人民幣國際化不應成爲中國政府現階段主要任務。
2012年1月31日

北大已無蔡元培

《上海商報》評論版主編陳季冰:孔慶東的語言施暴,讓我對北京大學的前世今生髮了一番感慨。我發現自己不得不認同網民的板磚:那個蔡元培和胡適的北大已死。
2012年1月30日

如何讓中國經濟轉型?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中國政府應爲農民工提供更多社會保障,鼓勵企業增加派息,這可能推動消費佔GDP的比例提高約5個百分點,還將縮小中國的收入差距。
2012年1月30日

中美對外直接投資表現對比

香港科大謝丹陽、姜波: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處於起步階段,所投區域雖爲高回報區域,但具體投資項目表現卻差強人意。透過數據分析,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回報報低於美國。
2012年1月20日

2012:中國眼中的美國與世界

復旦大學教授沈丁立:中國設計了中美兩國共贏的經濟合作,迄今獲得了巨大成功。中國因此也從一個舊世界的破壞者,變成了維護現有國際秩序的利益相關者。中美相互看待與相處,都在力量認知與心態對比上發生著微妙變化。
2012年1月20日

RQFII將惠及中國基金公司

富時政策機構成員康禮賢: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機制的推出,不僅被視爲基金管理行業的發展良機,也被看做是中國內地公司同海外同行展開直接較量的機會。
2012年1月19日

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關鍵一年

新華僑銀行謝棟銘: 2011年人民幣離岸市場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高速發展,已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境界。2012或是考驗能否守住開放成果的關鍵一年。
2012年1月12日

中國延續高成長所需的結構調整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王小魯:如果我們能夠改變中國經濟幾個關鍵因素:消費與儲蓄結構、政府管理成本等,經濟成長率仍有可能繼續保持在9%以上。
2012年1月10日

新股不停 熊市難止

財經評論員陳紹霞: 中國股市熊冠全球,市場走勢與基本面背道而馳,新股圈錢被認爲是跌勢不止的罪魁禍首。溫家寶表態提振股市信心,新股發行制度或面臨改革。
2012年1月9日

中國推進改革的三點資訊

瑞穗證券沈建光:延續過往深化改革與防範風險兩大主題,本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釋放了三大積極信號:更爲明顯的政策放鬆、結構性轉型仍將繼續、提振股市信心。
2012年1月9日

中國:一個缺乏全球化準備的世界大國

美國克萊蒙麥肯納學院政治系講座教授裴敏欣:中國無疑是冷戰後全球化最大的贏家之一,但中國同時又是一個對全球化準備很不充分的世界大國。
2012年1月9日

何必抵制歐盟「碳稅」?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吳錚:受益歐盟「碳稅」的是減排企業和地球,付出代價的是歐盟境內起降的航空公司和旅客。中國政府沒必要爲航空業在歐盟「抗稅」撐腰。
2012年1月6日

第三產業並非萬應靈藥

中國內地撰稿人羅天昊:中國一些城市的服務業佔比已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中心城市水準,但這恐怕難以爲絕大多數城市效仿,中國仍需堅持以製造業立國。
2012年1月5日
|‹上一頁‹‹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