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微信內容審查機制的「黑洞」

北京媒體人趙劍飛:微信平臺全面封殺Uber,很可能是出於內部自我審查或是政府要求,的確在清理整頓微信公號。但這是否說明,微信已成爲騰訊競爭對手們的「一場災難」?
2015年12月9日

供給側改革須避免三大誤區

萬博經濟研究院滕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哪些要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該怎麼改?一不能炒概念,二不能把供給側改革誤解成新計劃經濟,三不能將需求和供給相對立。
2015年12月9日

人民幣入籃:負擔沉重的禮物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黃育川:人民幣加入IMF特別提款權籃子,可視作西方金融大國送出的禮物,但這份禮物無疑承載著沉重代價。推動人民幣發展爲國際貨幣,意味著北京方面實現成長和穩定的任務將變得更加困難。
2015年12月8日

鄭永年:中國未來30年的任務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接受FT中文網專訪時表示:未來30年,中國最重要的任務是把已經進行的政策改革上升到制度和法律層面,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重視社會和制度建設,努力在本世紀中葉成爲一個民主富強的國家。
2015年12月7日

歐洲各大金融中心博弈人民幣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速,歐洲各國一面對隨之而來的潛在機遇展開爭奪,一面又必須協調彼此的政策和市場以彰顯誠意。誰將最終從這場博弈中脫穎而出?
2015年12月7日

破除中非關係的五大「迷信」

「非洲專家網」聯合創辦人赫魯比:圍繞中非關係,總存在一些無根無據的說法。如今這些說法已影響到最高層次的政策制定,現在是駁斥這些謬論的時候了。
2015年12月7日

中國樓市前景:分化依然,復甦不易

中原集團劉淵:過去一年多,中國政府持續祭出樓市救市政策,但只對少數發達城市有效。解決全國高庫存難題,或許將現有公積金系統轉化爲住房金融銀行,是唯一可行辦法。
2015年12月7日

中國教育是否會拖經濟成長後腿?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朱天:東亞學生是缺乏創造力的考試機器?爲何中國人特別重視教育?研究顯示經濟成長率與教育質量正相關,中國科研水準落後發達國家不是因爲應試教育。
2015年12月4日

陸客蜂擁赴港買保險的背後

FT中文網撰稿人聶方義:內地同胞赴港購買保險蔚然成風,這預示著中國保險業供給側改革迫在眉睫,內地保險公司如何借鑑和利用香港經驗來驅動改革,將考驗監管方和市場參與者的智慧。
2015年12月3日

爲 「中等收入陷阱問題」正名

香港科技大學王勇: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國被頻頻提及,也有經濟學家不認同這一提法。中國能否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取決於低收入國家的「追逐效應」與美歐日的「壓制效應」的強弱。
2015年12月3日

儲備的危機和新世界秩序

交銀國際洪灝:從SDR的總量和人民幣比重導出的增量資金估算,並推論人民幣匯率走強的邏輯並不正確。如果眼光只停留在新增債券流動性等,那麼我們可能忽略了森林及其中隱藏的機會。
2015年12月3日

三辨 「中國能否實行總統制」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在未來幾年的中國政治議論圈裏,「中國要實行總統制」的說法會繼續發酵升溫。這句話至少可以做三種涵義不同的解讀。
2015年12月2日

面對霧霾政府有義務保護公民健康權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龔刃韌:除了採取長遠治理措施外,在霧霾出現前各級政府也應有所作爲,預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防止和減少空氣汙染,以保護所有人的健康權。
2015年12月2日

「二孩政策」不會解決養老金難題

MIT斯隆管理學院波曾:中國的「二孩政策」向正確方向邁出了一步,但這不太可能對勞動人口與退休人口的比例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中國的養老體系將依然承壓。
2015年12月1日

寬鬆貨幣政策有利中國經濟結構轉型

中國經濟學者張軍 、金煜:如何恢復經濟成長潛力是結構轉型中的難題;轉型需要寬鬆的宏觀經濟條件和充足的資金配套,貨幣政策的選擇是關鍵,央行應釋放更明確信號。
2015年12月1日

克隆牛成爲氣候變化新問題

FT撰稿人阿胡賈:在巴黎氣候變化談判即將到來之際,一家中韓合資企業計劃在天津建造全球最大的生物克隆工廠,這似乎與全球減排的大趨勢背道而馳。
2015年11月30日

量化投資「魔法公式」:結合巴菲特和索普的優勢

FT中文網撰稿人夏春:不掌握高頻交易技術、因子模型的投資者,是否仍有機會從巴菲特投資哲學和索普量化思想中學到一招半式?普通投資者也可受益的公式是什麼?
2015年11月27日

我們都是「歐亞人」

葡萄牙歐洲事務國務祕書馬薩斯:歐洲和亞洲之間並無天然屏障,在當今互聯互通的世界,人爲劃分的洲際疆界難以爲繼。我們應該承認,俄羅斯和中國的歐亞一體化願景是正確的。
2015年11月27日

反恐最缺的武器是輿論武器

廈門大學教授鄒振東:ISIS有著中世紀的傳統,卻有著最現代的傳播意識,並在製造各種帶有美學特徵的符號。不用輿論的武器切斷其粉絲供應鏈,再多的砲彈都不夠用。
2015年11月26日

清華「股災報告」混淆了A股暴漲暴跌的原因

外經貿大學蘇培科:股市快速上漲未必意味著迅速暴跌,如果將二者混淆,今年股災的反思就不能徹底,很容易忽略其間不當的行政干預和監管部門的人爲失當。
2015年11月26日

康熙走了:一個娛樂帝國的崩解年代

臺灣媒體人黃哲斌:當年收看「康熙」首播的高中生,如今可能已身爲父母,他們也是歷史的旁觀者,見證當康熙走了,臺灣的綜藝節目進入一個王朝末年。
2015年11月27日

中國人需要看到TPP的全圖景

FT中文網公共政策評論員劉波:中國改革派希望利用TPP倒逼國內改革,這種心情值得理解,但也沒必要認定美國已透過TPP建成了一種全新的國際經濟秩序。
2015年11月27日

中國放棄新自由主義將難逃金融危機

FT中文網撰稿人張小彩:股市向左、匯市向右,政策的錯位和混亂正在加劇中國的財富外流和信心垮塌。中國應儘快亮出一套清晰的經濟哲學,這將有助於它儘快結束眼前的混亂,避免一場墨西哥式的金融危機。
2015年11月27日

透視中國領導人的「法治觀」

中外對話CEO希爾頓: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成爲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時候,承諾要加強法治。但是,很多人誤讀了他所說的法治的內涵。
2015年11月25日

「政治不透明傷及中美關係」的冷笑話

國際關係學院儲殷:認爲中國政府在公共政策、國防安全政策以及外交政策等方面的不透明,導致中美關係受損的觀點,忽視了現象背後的真正原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倒因爲果。
2015年11月25日

政改風雲洗禮後的香港

香港經濟學者梁海明:政改方案被否決後的香港經濟,或已陷入惡性循環,但它總會受到時代眷顧。香港並不需要發改委式的發展規劃,工商界需要發展的共識,更易推動香港經濟和民生髮展。
2015年11月25日

靠電子商務拯救世界?

全球未來研究所程子俊:電子商務的空前繁榮,掩蓋了當前經濟模式中深層次的結構缺陷。中國和印度必須心懷比「擁抱網路」更大的夢想,以解決更現實的社會問題。
2015年12月8日

馬雲欲購《南華早報》:延續百年公信力是最大挑戰

香港媒體人艾理堂:無論將來南早會被售予何人,如何維繫公信力這一百年積累的無價財富,維護其以客觀中立贏得的品牌美譽,都將是新金主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2015年11月27日

中國擁抱「供給經濟學」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劉勝軍:與凱恩斯主義的立杆見影不同,供給經濟學要求的是大膽的減稅、痛苦的結構性調整、自我革命的簡政放權。政治家必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
2015年11月26日

大閱兵與大管制

中國法律媒體人段宏慶:大閱兵彰顯的是中國的硬實力,表明這個國家在權力掌控之下的空前強大;但大管控則體現了這種貌似強大背後的不自信。
2015年9月2日

城鎮化與棚改救不了中國樓市

獨立研究人士沈曉傑:中國政府似乎認爲城鎮化和棚戶改造必然能維持樓市繁榮,住房政策只剩下保障房一塊。這是對住宅市場最主要矛盾的無視。
2015年3月12日
|‹上一頁‹‹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