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馬丁•沃爾夫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邁向共同富裕新時代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G7必須接受新現實
沃爾夫:美國的「單極」時刻和七國集團的經濟主導地位都已成爲歷史。中國現在是一個經濟超級大國。各方必須再次找到通往合作的道路。
4天前
債務上限荒誕劇傷害美國
沃爾夫:美國違約竟然變得可以想像,唯一原因是該國及其國會內部存在深層次分歧。如果美國不那麼分裂,舉債上限將會無關緊要。
2023年5月17日
人工智慧的威脅和前景
沃爾夫:對人類的自我意識來說,人工智慧可能是最具變革性的技術。我們能控制人工智慧帶來的影響嗎?
2023年5月11日
美中關係進入令人心驚的新時期
沃爾夫:美國財長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就對華關係發表了富有見地的言論,但她們是否勾勒出了一個具有現實可行性的未來?
2023年4月26日
利率的未來是一個謎
沃爾夫:通膨的復燃已經改變了世界,但我們還不知道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只有時間會給出答案。
2023年4月24日
日本、德國與過度儲蓄帶來的挑戰
沃爾夫:日本難以放棄超寬鬆貨幣政策,癥結在於長期的結構性過度儲蓄。解決它有三種選擇,但並沒有容易的出路。
2023年4月13日
貿易戰得不償失
沃爾夫:美國國內甚囂塵上的對貿易的敵意可能會逆轉90年來取得巨大成功的自由貿易政策,進而引發三個大問題。
2023年4月6日
此次銀行業危機不能全怪貨幣政策
沃爾夫:把過去幾十年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的失敗主要怪到央行頭上是一種逃避,是以爲問題都有簡單的解決方案。
2023年3月29日
改革銀行的四種方法
沃爾夫:銀行業是政府的一部分,卻僞裝成民營部門。必須徹底改革銀行,才能符合它們是公用事業這一現實。
2023年3月24日
銀行生而會倒閉
沃爾夫:我們在一場又一場危機中,創造出一個理論上屬於民營、但實際上受國家保護的銀行業。它需要徹底變革。
2023年3月19日
在無序的世界中歐盟何去何從?
沃爾夫:在以經濟危機、流行病、去全球化和大國衝突爲特徵的世界裏,歐盟需要決定是希望成爲盟友、橋樑還是強大的一極。
2023年3月8日
英國可以向新加坡學習如何增加儲蓄
沃爾夫:英國的投資太低,而爲投資提供資金的儲蓄更低,英國可借鑑新加坡的做法來提高儲蓄率。
2023年2月23日
新幹預主義可能威脅全球貿易
沃爾夫:美國政府能否從其產業政策中獲得它想要的結果?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對此表示懷疑。成功的干預是很難做到的。
2023年2月15日
上世紀70年代能爲今天的通膨帶來哪些啓示
沃爾夫:至少在美國,在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之前,或許有理由先觀望一下形勢,尤其是如果人們關注貨幣數據的話。
2023年2月9日
爲什麼經濟前景改善未必是好訊息
沃爾夫:今天有關經濟活動的好訊息對以後的政策和經濟活動未必是好訊息,除非這訊息意味著央行可以更早放鬆貨幣政策。
2023年2月2日
如何化解迫在眉睫的全球債務危機
沃爾夫:目前沒有一種債務重組方式能讓負債累累的窮國有一個新的開始。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兩位知名債務專家發給我一個提議。
2023年1月20日
全球資本主義仍是未來繁榮的基礎
沃爾夫:資本主義也許正變得不那麼全球化,但全球資本主義仍是未來繁榮的基礎,其運作方式需要改革,而不能被直接拋棄。
2023年1月18日
發展中國家可能遭遇「失去的十年」
沃爾夫:疫情、戰爭、通膨、歐美大幅收緊貨幣政策以及美元升值所造成的衝擊,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遭遇「失去的十年」。
2023年1月18日
西方有責任幫助烏克蘭取勝
沃爾夫:西方有能力爲烏克蘭提供打贏這場戰爭需要的資源,並且從長遠來看,放任普丁打敗烏克蘭的代價會更大。
2022年12月11日
政界該如何幫助市場加速能源轉型
沃爾夫:市場力量已經推動能源轉型取得顯著進步,但還不夠快。政治人士現在是時候更加賣力地推動必要的政策變化。
2022年11月24日
英國保守黨需要放棄已經過時的撒切爾主義
沃爾夫:從當今英國的國情看,政府的擴張速度很可能高於經濟增速,因此稅收負擔必然會加大,撒切爾主義那一套早已不適用。
2022年11月17日
央行果斷抑制通膨是正確的
沃爾夫:最壞的情況不是通膨下降的速度太慢,而是政策制定者過快放棄緊縮,以致不得不在更糟糕的情況下重新來過。
2022年11月16日
歐元區經濟體必須解決供給衝擊
沃爾夫:歐盟必須團結在一起,拿出一套共同的能源政策,這關係到歐盟、從而也關係到歐洲的興衰存亡。現在是共苦的時候。
2022年10月19日
瘟疫與戰爭正在塑造我們的經濟
沃爾夫:IMF最新《世界經濟展望》聚焦持續存在的各種下行風險,強調了「生活成本危機」和中國經濟放緩,我們應該採取什麼對策?
2022年10月12日
拉里·薩默斯:中國未來幾年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這位曾擔任美國財長的著名經濟學家認爲,英國的經濟不穩定可能會具有「傳染性」。
2022年10月7日
特拉斯根本就沒有成長計劃,她必須下臺
指望現實會適應你的願望是愚蠢的:英國需要的是穩定而可信的政策,而不是狂熱。
2022年10月3日
強勢美元關係到什麼?
沃爾夫:強勁上揚的美元給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帶來萎縮效應,而且,每當資金流動方向轉變爲流入或流出美國,所有人都會受到影響。
2022年9月28日
全球化並未消亡,只是在演變
沃爾夫:世界貨物貿易可能在放緩,但技術賦能的服務貿易潛力巨大,而且後者不依賴於貿易協定,很難對它設置障礙。
2022年9月14日
歐洲能夠、也必須打贏「能源戰」
沃爾夫:能源是普丁發動的戰爭中的一條關鍵戰線,歐洲想要取勝必須付出高昂代價,但它必須擺脫俄羅斯的鉗制。
2022年9月9日
英國應祭出非常手段對付能源危機
沃爾夫:當下戰爭時期,市場不再神聖。團結起來分擔飆升的能源成本很有必要。價格管制,甚至配給供應,都必須成爲選項。
2022年9月5日
經濟困難時期離我們不遠了
沃爾夫:美聯準和歐洲央行都決心讓通膨重新受到控制,這對未來的政策和經濟可能會意味著什麼?
2022年9月1日
川普再度上臺將帶來災難
沃爾夫:如果川普這位主張「美國優先」的民族主義者再度領導美國,這對自由主義國際經濟體系所剩不多的信譽將意味著什麼?
2022年8月24日
通膨不但是經濟挑戰,也是政治挑戰
沃爾夫:低通膨向高通膨的轉變越根深蒂固,扭轉這種轉變的代價就越大。高通膨對實際收入的侵蝕意味著,它也會成爲一個政治問題。
2022年7月13日
英國經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沃爾夫:無論是誰接替鮑里斯•強森擔任英國首相,都必須爲英國經濟長期以來表現糟糕的問題拿出可信的解決方案。
2022年7月11日
加密貨幣不是我們需要的新型貨幣體系
沃爾夫:加密貨幣世界並不提供可取的替代貨幣體系。但技術可以——而且應該——帶來這樣的體系。央行在這方面必須發揮核心作用。
2022年7月6日
開放的貿易撞上無序的時代
沃爾夫:在一個世界無序的新時代,那些不那麼強大的國家應該有意願去採取主動,盡力而爲,不管你爭我斗的超級大國決定怎麼做。
2022年6月29日
英國將迎來滯脹
沃爾夫:英國央行希望非常溫和的緊縮政策就能將通膨拉回目標水準。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那將是因爲經濟原本就會大幅放緩。
2022年6月28日
反全球化人士的七個認識誤區
沃爾夫:全球化並沒有消亡,它甚至可能並未步入末路。但在設定新的航向時,我們需要避免七大錯誤。
2022年6月24日
我們能從上世紀70年代的政策錯誤中學到什麼?
沃爾夫:上世紀70年代的回聲很響亮:高於預期的通膨,重大的衝擊,越來越疲弱的經濟成長。但不同之處也是很振奮人心的。
2022年6月15日
布朗夏爾:市場傾向於關注眼前並無限外推
這位宏觀經濟學家認爲,當前的經濟形勢是一個衝擊,但我們會回到極低的實際利率水準,並再次面臨以前遭遇過的問題。
2022年5月26日
展望2022:強勁復甦背後潛藏著深層次風險
沃爾夫: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衝擊及2021年意外的強勁復甦和通膨之後,2022年我們可能會遇到什麼?
2022年1月19日
薩默斯:拜登的經濟刺激過頭了
美國前財政部長批評拜登財政政策的規模,並警告稱,這可能導致經濟過熱和資源浪費。
2021年4月12日
IMF總裁對話馬丁•沃爾夫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與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對話,她呼籲全球合作,以支援醫療健康系統,並限制經濟創傷造成的損害。
202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