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折限時搶訂!
能源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短信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通過短信驗證(目前僅支持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隱私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為您接受。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破局與重塑
科技讓生活更有味道
政府和生物製藥行業如何共推未來發展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高端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能源
關注
Lex專欄:傅成玉的漂亮出手
收購加拿大日光能源公司能夠為中石化提供天然氣資產,以及在非常規能源領域的立足點,與中石化的戰略方向不謀而合,而傅成玉的出價看上去十分划算。
2011年10月11日
中俄對西伯利亞天然氣價格仍存分歧
雙方仍然在就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30年天然氣供應協議進行磋商
2011年7月25日
中海油2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破產油砂企業
Opti公司主要資產是在Long Lake油砂項目的35%股權
2011年7月21日
博地聯手安塞樂米塔爾收購麥克阿瑟
澳大利亞麥克阿瑟煤炭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粉煤出口商
2011年7月12日
分析:中國不急於開採非常規天然氣
地質學家希望在中國完成一個非常規天然氣領域的重大發現,但因中國常規天然氣儲量充足,中國非常規天然氣的前景尚不明朗。
2011年7月1日
美國可再生能源的市場之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中國「十二五」明確提出了「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的目標,任務艱巨。不妨參考一下美國REC市場的運作方式。
2011年6月21日
Lex專欄:別當「殖民主義盜賊」
面對全球日益滋長的「資源民族主義」,礦產公司必須表現出謙卑的態度,與當地社會搞好關係;而政府也要意識到,資本對發展本國礦業是有益的。
2011年6月20日
中國超美國成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去年中國能源消費量佔全球的20.3%
2011年6月9日
中國上調電價:市場的「小勝」
面對7年來可能出現的最嚴重的電荒,即使是強大的中國官員,也不能繼續無視基本的供需法則了。本次漲價,終於讓發電企業有了一個重新開機的理由。
2011年6月1日
中化:希望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合作
儘管中挪兩國政治關係緊張,但中國中化集團希望與挪威Statoil合作,擴大在巴西的投資
2011年5月27日
謝里夫:巴基斯坦需要中國水電專家
巴基斯坦前總理謝里夫對FT說,巴基斯坦亟需中國派遣水電專家幫助該國克服嚴重電荒
2011年5月26日
頁岩氣將改變全球能源格局
倫敦大學國王政策研究所主席巴特勒:無論是日本核危機還是利比亞衝突,都不太可能改變全球能源供應的長期格局,頁岩氣卻存在這種可能。
2011年5月18日
分析:日本地震影響尚未顯現
公司業績情況表明,較之日本的毀滅性災難,全球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對亞洲公司一季度業績影響更大。地震影響可能要到二季度才會顯現。
2011年5月17日
只有能源互聯網能拯救世界
沃頓商學院傑里米•里夫金:我們將創建一個「能源互聯網」,讓億萬人能夠在家中、辦公室和工廠里製造和儲存綠色能源,為生產生活供電。多餘的電力則可以與他人分享。
2011年5月13日
分析:押注頁岩氣和油砂的風險
最近兩年,亞洲新興國家的油氣生產商爭相湧入北美頁岩氣和油砂礦項目,但這個行業在定價、監管以及開採和運輸的環境成本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
2011年4月14日
中國能源安全的軟肋
紐約Rhodium諮詢集團合伙人豪瑟:中國近期由於短期因素而做出的核能決定,不太可能改變其長期能源發展道路。中國對於石油的依賴,是件更為緊迫的事。
2011年3月22日
Lex專欄:讓人慾罷不能的核電
日本福島發生的災難可能打亂了人類的核能算盤,但並沒讓可再生能源的局限有所減少。發展可再生能源成本高昂,發展速度也存在現實的局限。
2011年3月21日
美國政府仍力挺核能行業
朱棣文稱,政府認為核能是美國「清潔」能源未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的看法並未改變
2011年3月17日
反思日本核電業
日本這個迄今全球地震最活躍的國家,擁有全世界約十分之一的核電站。上周五發生毀滅性地震和海嘯以來的一系列事件,讓你不得不懷疑這是否是一個好主意。
2011年3月14日
如何給天然氣定價?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2011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將實現11%的增長,達到創紀錄的1050億立方米,但中國國內天然氣的定價和交易體系與歐美相比,只能算是剛剛起步。
2011年3月1日
中國需求將推動鈾價創歷史新高
英國商品研究所預測,中國需求讓鈾價出現一輪長達十年的牛市
2011年2月17日
中國在哈薩克斯坦「尋油」
MI能源控股公司收購Emir Oil的交易,突顯出中國對石油的渴求
2011年2月16日
中石油54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天然氣田股權
對Encana公司天然氣田的投資,是中國企業在北美能源行業手筆最大的投資之一
2011年2月11日
中國去哪買石油?
目前,中國的石油進口明顯更依賴中東與非洲,美國則依賴非洲北部及拉美鄰國。但長期來看,兩國必將直接爭奪原油來源。
2011年1月25日
熱門文章
1.
經濟問題背後的機制:歐美與中國對比
2.
阿里的「成熟化」、創新和企業文化的矛盾
3.
每周時事分析:台灣是不是美國給中國設的套?
4.
高溫導致電力短缺,中國加大燃煤發電
5.
投資者如何應對銀行暫停貴金屬業務?
6.
碧桂園發布盈利警告 上半年利潤或暴跌70%
7.
土耳其在通脹近80%之際降息100基點
8.
Lex專欄:吉利是否應當推進全球佈局?
9.
IMF:中東國家將獲得1.3兆美元石油暴利
10.
德國下調天然氣增值稅以緩解價格衝擊
|‹
上一頁
‹‹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