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監管

BIS建議改進新巴塞爾協議

國際清算銀行行長卡如納認爲,不應該廢除新巴塞爾協議。他表示,新巴塞爾協議並非導致危機的因素。
2009年9月22日

如何保護納稅人

FT專欄作家約翰•凱:讓銀行業脫離賭博角色的想法,就是要讓賭徒覺得銀行業無聊,但敬業的零售銀行家不必感到無聊。
2009年9月21日

美國證交會透過一系列評級機構監管措施

評級機構必須披露更多歷史評級資訊,銀行必需披露用來決定評級的基礎數據
2009年9月18日

新加坡擬加強監管另類投資行業

新加坡央行正在徵詢對沖基金高階主管意見
2009年9月17日

歐巴馬:華爾街必須變革

美國總統借雷曼兄弟破產一週年之機,敦促華爾街實施「自大蕭條以來最具雄心的金融體系改革」
2009年9月15日

雷曼破產一週年 歐巴馬誓言推進金融改革

美國總統希望推動立法,授權政府接管和清盤行將倒閉的金融企業
2009年9月14日

美英監管機構也要爲金融危機負責

金融業高階主管馬丁•傑科姆爵士: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管理不善,給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破壞。但是,各國監管機構對次貸危機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009年9月9日

G20籌劃全球金融監管新框架

要求銀行大幅提高資本金,以應對重大虧損
2009年9月7日

金融業繁榮的代價

哈佛大學教授本傑明•弗利德曼:上世紀50年代初,金融業佔美國薪資總額的3%;本世紀以來,這一比例爲7%。從50年代至80年代,在美國企業賺取的所有利潤中,金融業佔10%;而2000年至2005年間,這一比例達到34%。
2009年9月2日

銀行必須自擔風險

FT社評:銀行業高速成長並未改善金融體系質量。情況恰恰相反,風險被系統性地低估。透過高槓杆比例提高利潤,使英國銀行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監管當局不應對倫敦金融城一味寬容。
2009年9月2日

必須監管全球經濟

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亞當斯、IMF執行董事薩頓:經濟危機讓人們對IMF的角色質疑。那麼,我們如何讓IMF轉型,讓它成爲國際社會應對全球危機最重要的工具?
2009年8月19日

美國政府要求花旗聘請外部顧問評估管理層

此舉加大了該銀行高階主管和董事會承受的壓力
2009年8月13日

Lex專欄:美國銀行業監管改革 「難產」

在美國政府公佈銀行業監管改革提案近兩個月後,該提案似乎陷入泥沼。令人喫驚的是,美國政府機構執迷於形式,而非內容。
2009年8月7日

美國證交會擬實施「自行籌資」

計劃透過向證券交易行業收費直接獲得經費
2009年8月6日

Lex專欄:「閃電指令」帶來的難題

監管高頻交易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用石器時代的工具來監管科技前沿沒有用。
2009年8月6日

美議員提議:禁止銀行與規避監管國家開展業務

「排除計劃」與針對伊朗銀行的制裁相似
2009年8月5日

香港證監會擬強制披露賣空交易

新措施將要求投資者定期彙報賣空頭寸
2009年8月3日

如何拴住金融巨獸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監管機構正在設法解決某些金融機構「太大而不能倒閉」的問題,我要是銀行家,肯定會對他們裝模裝樣、方向錯誤的努力竊笑不已。
2009年7月28日

中國監管機構要求銀行監督貸款去向

以確保新增貸款流向實體經濟,而非股市和樓市
2009年7月28日

如何對付「動物精神」?

斯隆管理學院教授羅聞全:市場爲何失靈?問題在於動物精神!所謂「理性」行爲,是腦功能平衡的結果。如果均衡被打破,理智可能會被本能取代。
2009年7月27日

國際金融協會:政府紓困可能引發金融保護

該協會稱,全球化與各國間的合作面臨危險
2009年7月24日

歐巴馬改革提議不徹底

FT專欄作家克魯克:歐巴馬政府沒有提出任何愚蠢建議,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但問題在於它們還不夠深入,特別是未能應對現有監管體制的複雜性。
2009年7月13日

金融監管改革不到位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如今,金融監管改革方案隨處可見。但是,目前所有金融監管改革方案都無法降低金融體系遭遇風險的幾率。
2009年7月8日

要徹底改革金融體系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一轉眼,去年秋天的恐慌已然消退。然而,如果不徹底改革金融體系,金融危機就會在不遠的將來再次爆發。
2009年7月7日
|‹上一頁‹‹3435363738394041424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