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監管

三井住友趁歐洲加強監管增加亞洲放貸

新總裁表示,西方銀行受到的嚴格資本監管,將幫助該集團實現在亞洲貸款額加倍
2011年6月14日

英國及亞洲監管者不滿蓋特納言論

美國財長先前稱,其它國家必須以美國爲榜樣加強金融監管
2011年6月8日

蓋特納呼籲全球從嚴監管衍生品

他警告海外市場不要靠比美國更寬鬆的金融法規來吸引業務
2011年6月7日

英國銀行業改革計劃失之偏頗

FT專欄作家約翰•凱:英國銀行業獨立委員會正確地把改革重點放在兩點上:一、增加競爭,二、把零售銀行業與投資銀行業分離開。但他們提出的具體措施真的足以實現他們想要的結果嗎?
2011年9月20日

美國醞釀放鬆上市規則

批評者稱,美國IPO數量的減少正損及就業
2011年5月11日

銀行業如何改革?

FT專欄作家布里坦:從有關銀行起源的歷史描述中可以看出,銀行最基本的職能是提供存款服務和發放貸款。銀行業改革應圍繞這兩點展開。
2011年4月25日

上百名美銀行高階主管面對「秋後算賬」

美國監管機構預計將對接受紓困銀行的高階主管提起多達100起訴訟,追討數十億美元資金
2011年4月11日

美國金融改革不容樂觀

美聯準前主席格林斯潘:多德-弗蘭克法案法案未能認識到近幾十年來全球相互關聯的程度之深,它帶給我們的可能是1971年以來由監管引發的最嚴重的市場扭曲。
2011年3月31日

歐洲投資者對歐盟監管改革發出警告

認爲在加大監管力度方面走在亞洲或美國前面並無好處
2011年3月21日

銀行業贏了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調查顯示,英國人對銀行的厭惡甚至超過了媒體。人們可能會得出結論:所謂梅林項目讓銀行家得以免於受罰。
2011年2月28日

鳥類、蜜蜂與大銀行

英國央行官員霍爾丹和梅:自然科學——特別是流行病學、生態學與遺傳學——爲我們理解金融風險提供了一些線索。系統越龐大、結構越複雜,風險便越高。
2011年2月25日

別讓納稅人買單

FT專欄作家約翰•凱:政府爲保護本國儲戶和納稅人,需妥善隔離國內儲戶的資金,不爲本國境內銀行的批發市場債務提供擔保。
2011年2月17日

歐盟將對銀行業實施更統一監管

新成立的歐盟銀行管理局負責人表示,金融危機已突顯出各國監管機構各自爲陣的缺陷
2011年2月15日

高盛總裁:加強銀行監管會導致風險轉移

柯恩表示,讓對沖基金和其它監管較少的實體接手高風險活動,可能導致下一場危機
2011年1月28日

中國網路監管醞釀變局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信海光:3Q大戰最終靠行政之手化解,而中國工信部也透過頒行新法規強力介入到網路市場監管,網路管理正從資訊內容延伸到企業競爭領域。
2011年1月18日

美國必須管制銀行存款利率

弗萊徹學院教授拜德:自古以來,變幻無常的銀行存款就是災難性信貸繁榮與蕭條的罪魁禍首。取消對存款利率的管制,就像取消對卡車制動器的審驗。
2011年1月13日

投行業好景不再

嚴苛的新規則,加上監管審查的收緊和投資者不信任感的增強,推動投行商業模式與行爲發生鉅變。金融業曾經的宇宙主宰正奮力找出賺錢的新辦法。
2010年12月31日

FT社評:華爾街必須收斂

接受政府紓困兩年之後,依然沒有跡象表明紐約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的金融服務業已成功挽回他們在納稅人眼中的聲譽。他們如果想重新獲得合法性,就必須收縮規模。
2010年12月30日

日本打擊新股發行前的賣空行爲

監管者認爲這種押注於某家公司股票下跌的行爲,對公司長期股東不公
2010年12月28日

美國擬對自營交易作出嚴格定義

《多德-弗蘭克金融改革法案》禁止銀行用自有資金從事此類交易
2010年12月7日

蓋特納:G20將建立貿易失衡預警機制

他說,儘管北京方面指責美國該提議是迴歸「計劃經濟」,但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也支援這一機制
2010年11月9日

美國銀行「決議」機制遭詬病

這一機制意在讓一家大型金融機構倒閉時,不致引發雷曼兄弟破產時帶來的那種破壞
2010年10月12日

巴塞爾新協議是鼠不是虎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爲慶祝雷曼破產兩週年,巴塞爾竭盡全力分娩了一隻老鼠。銀行業將堅稱,這不是老鼠,而是一隻將吞噬全球經濟的猛虎。
2010年9月21日

金融危機在推動變革

金融穩定委員會主席德拉吉:危機總是會加快變革進程。在雷曼兄弟破產後,人們改變了對風險的看法,同時也消除了對金融改革必要性的疑慮。
2010年9月20日
|‹上一頁‹‹3435363738394041424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