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O2O剛經歷了「大起」就奔向了「大落」,燒錢折本賺吆喝圈人的路子已經開始讓投資機構極爲不爽。真金白銀投進去都變成了用戶補貼,補貼過後也就少有人問津,最後留下的只有空頭的ID。創業大潮來的時候資本投誠,待大量O2O項目死去之後便再難以拿錢,這就是資本寒冬。
然而,當O2O創業大潮退去以後,人們才豁然發現還在穿著底褲禦寒的是技術創新派,其他所有商業模式創新的項目不是被拍在沙灘上就是苟延殘喘。O2O死亡潮,意味著即便是活下來的項目,也必須要走技術創新的路子,這也是2016年的O2O發展新趨勢:燒錢補貼賺用戶的會繼續死去,而真正透過技術改善用戶體驗的項目即將興起。
燒錢毀滅了創業初心
燒錢這個路子就兩個結果,要麼就以最快的速度燒成老大或老二,要麼就被這個行業的老大老二幹掉。但即便你成不了老大老二,錢也是燒了。事實上,燒錢買用戶的事估計連個大傻子都能幹的了,反正有錢就往各種管道砸吧,因爲用戶都能用錢換來。資本看的是數據,又不看收回行銷成本的週期。同時,很多投資機構對這些簡單粗暴的商業模式是縱容的,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便都是問題,當了老大還在乎後面的小弟嗎?顯然,燒錢擴張已經成爲資本與創業者的共識。
讓筆者嘆息的是,這甚至已經不是創業,而是一種忽悠、欺騙加賭博的行爲。要好的用戶體驗我就僱人上門,砸錢;要成長用戶我就各管道買流量轉化,砸錢;要好的產品經理好的技術好的運營我就各大公司挖人,砸錢。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四處砸錢,倘若最後能換來市場規模的老大還值得欣慰,倘若沒有成功,就等著成仁吧。最後,還能光榮的進入O2O死亡排行榜,然後再以連續創業者身份奔走各大峯會,有意思的很。
補貼背後,資本內心在流血
拿著融來的錢不去做研發做創新,而是將錢以補貼的形式分給用戶,這簡直就是一種變向的施捨。而用戶習慣了補貼以後,不再補貼了會是什麼情況?可想而知,要想透過這種方式來培養用戶習慣,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即便培養起來了,與用戶之間也是金錢利益的關係,而不是直接互動的關係。資本看透了這一點,還會頭腦一熱就投O2O嗎?已經過了那個忽悠的階段,不拿出點真本事來說服他們,妄圖再輕鬆拿錢。所有的投資人都在漸漸開始關注技術創新,除非你是在一個誰都沒有碰的原始行業做模式創新。
一定程度上,O2O從連接方式上藉助了網路技術,但這只是初步。透過微信、APP以及智慧硬體都能連接網路,但是對於連接用戶與網路之後如何做,如何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大部分商家都做不了。但大家都知道「沒有好體驗就沒有多用戶」這個王道,所以都開始燒錢補貼用戶,透過給用戶更多的優惠來提高體驗。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用戶認爲便宜就是體驗,他們最終會從對比中找到最便宜的那家也就是補貼最多的那家。同時,商戶們對於精準行銷、高效服務、提升轉化率的訴求,沒有技術始終做不到。不是看不起這樣的O2O項目,沒有技術沒有特色只知道的燒錢圈用戶的項目早晚會被「技術派」終結,因爲技術驅動的模式始終更勝模式創新一籌。
另一面:技術競爭白熱化
當上門服務成爲一種常態的體驗之後,O2O行業又將進入一種新的競爭,這種競爭是沒有止境的,而用戶對於司空見慣的上門等服務也就再無感覺。因此,要提高用戶體驗就要透過技術來進一步實現。譬如未來即將興起的VR服務,沒有技術是做不了的。譬如微信,每一個迭代的版本都透過技術帶給用戶更新的體驗。譬如京東經過三次業態迭代到現在的京東到家,是透過技術不斷的完善與優化物流。
譬如百度從原來的「連接人與資訊」升級爲現在的「連接人與服務」,這是一個重大的轉型,轉型的背後是數以千萬計的核心技術支援,離不開語音識別、影像識別、自然語言、人工智慧、大數據、多模互動等百度頂尖技術的支援。集這些技術於一體的大成產品百度「度祕」,已經內嵌在百度地圖、百度糯米等多個百度系App中並得到了具體應用。新近推出的百度本地直通車,整合了百度的手機百度、百度地圖及百度糯米三大平臺,在商戶周邊5-30公里範圍內爲商戶提供「百度推廣+應用場景+在線支付」的閉環服務,相對於燒錢賺用戶的做法,這顯然是借「技術+模式創新」解決O2O的更優方案,當然這要歸功於百度搜索基因和億級用戶APP入口的優勢。
整體來看,O2O以垂直細分的服務行業的商家嘗試爲先,因爲這些中小商家對於轉型的訴求更大。如近兩年迅速起來的做美甲O2O的「河狸家」、做推拿O2O的「熊貓拿拿」、做垂直細分領域的「禮物說」、從買手導購切入電商的「美麗說」等等項目,因爲上門模式的新穎以及燒錢的優惠補貼,瞬間吸引了大量用戶。這種模式門檻極低,甚至不用藉助APP都可以做,沒有技術壁壘使得競爭更爲激烈,纔會迎來死亡潮與哀鴻遍野,這與BAT中透過由技術創新驅動並連接內部生態的百度直通車等產品有本質的不同。
新階段論:技術中興O2O
筆者在多個場合都聽過一句話:O2O做來做去都是BAT的。對這句話深表贊同,整個2015年所發生的各種O2O收購及合併等大事件,就兩種目的:要麼就是因看不到未來而委身BAT等大平臺,要麼就是兩家或者多家抱團取暖。但其實這句話的深層含義在於,包括網路公司與大型傳統企業在內,O2O是屬於那些真正能夠做出生態的巨擘的。這裏說的生態是真正的大生態,有獨立研發技術,有云計算與大數據,有金融支付,有推廣管道,有拳頭級的軟硬體產品,有足夠用戶的生態。這種生態可以自給自足可以閉環的生態,跨行業管道合作的都不算。
在這樣的以生態中,技術是佔有最高比重的,沒有技術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做到極致。可能還有人會爲幾乎每天都有O2O項目死亡的現狀而痛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技術。商業模式解決不了問題,我們用技術來解決。用技術完善O2O,意味著野蠻生長砸錢補貼的O2O的1.0時代即將結束,接下來O2O的2.0時代乃至以後的3.0時代,各大生態比的是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比的是誰更瞭解用戶並能透過技術不斷的改善用戶體驗。或許,到O2O的4.0時代時,全行業已經實現升級轉型,產業網路無處不在的時候,O2O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不可否認,O2O是一個新生的商業形式。之所以來得快走的也快,是因爲它不是一種商業模式,而只是一種研究線上線下連接的方法論。不同行業,藉助這種方法論形成不同的商業模式。但在O2O發展的演進過程中,資本的偏執以及創業者對O2O的理解偏差讓其陷入一種燒錢的病態,幾欲病入膏肓。
接下來,在各種O2O死亡症狀中冷靜下來相關各方,勢必會重新思考這個領域接下來的發展趨勢與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拯救這種病態,唯有靠技術來突破。因此,繼續燒錢補貼的O2O將死,而一個技術驅動的新的O2O時代即將來臨。
不在燒錢中生,就在燒錢中死。只有燒錢過後,才能真正發現技術的價值。而除了BAT,那些燒錢活下來的以及那些靠技術實現O2O的商家。他們,也有可能成爲「獨角獸」。
這些,正在不斷成爲現實。
文/王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