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8.94,"text":"美國報紙行業處於鼎盛時期時,曾有一個估算編輯部規模的經驗法則:每賣出1000份紙質報紙就需要一名工作人員。"},{"start":19.38,"text":"如今,編輯部的規模該用什麼來衡量呢?"}],[{"start":23.16,"text":"紙媒廣告業務的崩塌改變了新聞業——從Substack上的自由作者到訂閱製出版商,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或《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營利模式。"},{"start":33.89,"text":"網路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受衆。"}],[{"start":36.78,"text":"但奇怪的是,現代訂閱制新聞的記者/讀者比率,可能與過去靠廣告賺錢的美國營利性報紙沒什麼太大不同。"},{"start":45.93,"text":"假設每月訂閱費爲10美元,每名員工對應1000或2000名付費訂閱用戶就足以讓一名Substack作者過上體面的生活,可能也足以讓一個數字新聞編輯部實現盈利。"}],[{"start":59.51,"text":"對傳統出版商而言,更大的問題在於轉型。"},{"start":63.65,"text":"一些高階主管仍然揹負紙媒時代舊有成本的包袱,同時緊盯殘存的廣告收入,他們不願根據訂閱經濟對人手和戰略安排的全部影響採取行動,這是可以理解的。"}],[{"start":77.16,"text":"與其說Substack平臺是對這些老牌新聞機構的直接威脅,不如說它們是關於訂閱業務本質的重要提醒。"},{"start":86.00999999999999,"text":"少數明星作者已經證明,撰寫會員通訊可以帶來六至七位數的收入,遠超大多數新聞編輯室提供的工資。"}],[{"start":95.49999999999999,"text":"彭博(Bloomberg)經濟專欄作家諾厄•史密斯(Noah Smith)四個月前纔開始撰寫會員通訊,目前已有1100名訂閱會員。"},{"start":104.24999999999999,"text":"雖然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按10美元的月訂閱費計算,扣除Substack收取的10%的手續費以及在線支付公司Stripe收取的3%的交易費後,他每年可賺到10萬美元以上。"}],[{"start":118.79999999999998,"text":"歷史學家希瑟•考克斯•理查森(Heather Cox Richardson)、《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撰稿人馬特•塔伊比(Matt Taibi)等更知名的會員通訊作者,他們的收入要比這高出許多倍。"},{"start":129.55999999999997,"text":"但一名記者兼創業者要面對的無情現實是:大多數Substack作者都並不成功。"}],[{"start":136.49999999999997,"text":"即便如此,這種簡單明瞭的會員通訊模式應該讓傳統出版商警醒起來——不僅是在爭奪頂尖人才方面,還有在對新聞編輯室的定位方面。"}],[{"start":148.14,"text":"一個並不令人驚訝的重點是,訂閱新聞模式依賴於說服讀者爲優質新聞付費,而不是向廣告商兜售讀者。"},{"start":157.47,"text":"人才和稿件質量很重要。"}],[{"start":160.12,"text":"一個較難理解的後果是,這種模式把新聞編輯室變成了整間新聞公司的主要投資對象,其規模可依公司的野心擴大或縮小,它不再是一個在廣告收入日益減少的情境下需要去勉力維持的成本中心。"}],[{"start":176.86,"text":"這又把我們帶回到了比率的問題。"},{"start":179.64000000000001,"text":"即使在紙媒的輝煌時期,每千份報紙對應一名員工這個比率也是不準確的,而且它主要適用於地方出版物——一項學術研究發現,1995年每千份報紙平均對應1.04個員工。"},{"start":195.39000000000001,"text":"但這個比率體現了讀者對廣告商的商業潛力,以及維持讀者的關注所需的記者數量。"}],[{"start":202.64000000000001,"text":"1991年,《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的傳奇總編輯本•布拉德利(Ben Bradlee)退休時,他的新聞編輯室有600多人,報紙發行量約爲80萬份,平均每名員工約1300份報紙。"}],[{"start":216.55,"text":"東家換成亞馬遜(Amazon)創辦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之後,該報的新聞編輯部已壯大到1000多人。"},{"start":224.16000000000003,"text":"印刷版發行量只有20萬份,但該報擁有驚人的300萬付費在線讀者——大約每3000名訂閱用戶對應一名員工。"},{"start":234.17000000000002,"text":"川普給它帶來了衝擊,也帶來了一些規模經濟。"}],[{"start":238.55,"text":"如果訂閱用戶每個月的平均支出接近10美元——《華盛頓郵報》沒有披露相關數字——理論上這生意就非常不錯。"}],[{"start":248.03,"text":"3.6億美元的年收入足以支援三倍於現人數的編輯部,如果一名編輯部員工的平均年薪資和福利成本在10萬美元左右的話。"},{"start":258.78,"text":"老式報紙通常會將四分之一的收入用於維繫編輯業務的運轉。"},{"start":264.28,"text":"運營良好的數字出版物應該能做得更好。"}],[{"start":267.94,"text":"用《華盛頓郵報》前執行主編馬蒂•巴倫(Marty Baron)的話說,貝索斯爲《華盛頓郵報》開闢了一條通向新聞數位化未來的投資「跑道」。"},{"start":278.69,"text":"該報新聞編輯室的規模是否足以支撐其訂閱用戶在現在的300萬基礎上繼續成長,尤其是在美國以外地區,還有待觀察。"}],[{"start":289.39,"text":"需要多少記者才能觸及目標訂閱用戶?"},{"start":293.03,"text":"這應該是所有新聞出版商正在不斷問自己的問題。"}],[{"start":297.34,"text":"譯者/何黎"}]],"url":"https://creatives.ftacademy.cn/album/001092116-cn-1618205962.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