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黃金,盛世收藏。」進入新世紀,景德鎮藝術陶瓷迎來了盛世年華,市場價格指數呈直線上升態勢 。陶瓷大師的作品隨著當代陶瓷藝術品市場價格走高,陶瓷收藏、投資羣體的規模也愈加擴大。圍繞著陶瓷藝術,還有許多衛星產業亟待開發,但景德鎮缺少有實力的經紀人,缺乏對市場的開拓和對陶瓷藝術品管道的整理。
交通銀行江西省景德鎮分行正是在這個節點介入景德鎮陶瓷藝術市場,作爲最早進入陶瓷藝術品市場的金融機構,它提供的不僅僅是資本,更是一個全方位的「瓷金融」平臺。
搭建瓷金融服務平臺
走進交通銀行景德鎮分行二樓展廳,映入眼簾的是陳列有序的精美陶瓷,交通銀行的貴賓們可以在這裏一邊品嚐香茗,一邊欣賞著景德鎮陶瓷大師的作品。
在景德鎮,市級以上的陶瓷大師有千餘人,他們的儲蓄存款總額佔景德鎮市儲蓄總量的近40%,而他們作爲陶瓷文化的領軍人物,對景德鎮陶瓷產業的發展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2011年,景德鎮分行把做好陶瓷大師金融服務作爲「瓷金融」品牌的切入點,開創了以「一個交行、一批大師、一批瓷商、一批瓷企」爲主線的「瓷金融」品牌,爲陶瓷大師提供理財服務。在理財服務之餘,交行景德鎮分行還啓動宣傳、銷售、鑑賞、收藏一條龍管道建設,透過聯誼會、訪談等形式,把全國的交行高階客戶「請進來」,邀請陶瓷大師「走出去」,把景德鎮打造成高階客戶購買陶瓷藝術品的大本營。
萬鵬程是最早進駐「瓷金融」平臺的景德鎮藝術家之一,而在此之前,他和許多陶藝家一樣,有著許多的煩惱。這不是一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尤其是在名家匯聚的景德鎮,萬鵬程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去聯絡客戶,甚至是去尋找市場。
這樣的工作對於陶藝家來說繁冗而無趣,不過,現在這些工作都交給了「瓷金融」這個平臺,而且依託瓷金融優質的客戶羣和良好的服務,讓更多人瞭解了一批像萬鵬程這樣的陶藝家的陶瓷藝術。
玉柏陶瓷總經理李輝豐告訴記者,2013年,自己第一次與交通銀行合作舉辦陶瓷鑑賞會,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當天的銷售收入竟達到100多萬元。也正是這個偶然的機會,讓自己的陶瓷產品知名度大大提高。對於交通銀行,李輝豐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透過『瓷金融』平臺,交行幫我解決了市場開拓、管道建設、客戶資源、產品銷售的所有問題。這樣一位好『經紀人』,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嚐到「瓷金融」平臺甜頭的李輝豐將這位「經紀人」引薦到景德鎮陶瓷藝術節 聯合會,那裏雲集了一批中青年陶瓷藝術家,他們有著強烈的創作慾望,迫切需要包裝、宣傳和開拓市場。這些工作,「瓷金融」顯然更爲擅長。
開闢藝術品交易新模式
陶瓷藝術品交易有三大難題:鑑定難、物品估價難、倉儲物流難,當陶瓷遇上金融,就有了陶瓷藝術品回購這項業務,三大難題便迎刃而解。
在景德鎮,藝術陶瓷目前仍處於價值「窪地」,當下可以說是投資者切入市場的最佳時機。但是,這個火熱的市場中卻有一種現象始終讓買家感到擔心,那就是許多濫竽充數的劣質陶瓷作品充斥市場,謊稱名家的贗品也並不鮮見,極大地影響了買家的投資信心。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交行景德鎮分行在國內率先推出陶瓷藝術品回購業務。
供貨商在交行開設保證金賬戶,與買家簽訂陶瓷作品回購協議書,買家從供貨商處購買的陶瓷藝術品,如在約定期限內想撤銷交易行爲,可以由交易價格與保值收益組成的約定價格,由供貨商對此陶瓷藝術品進行回購。
整個過程因銀行的介入,供貨商的回購資金及買家的利益均得到保障。業內人士認爲,此舉增強了投資者信心,將開闢陶瓷藝術品交易的新模式。
經過三年的發展,「瓷金融」逐漸產生了強大的經濟效應和社會影響。目前,已有近500位市級以上陶瓷大師成爲交行的優質客戶,其中國家級大師47人,省級大師93人,累計購買交行金融產品超過15億元。交行景德鎮分行透過聯動多家瓷商瓷企,以小企業信貸和個人經營貸爲紐帶,實現陶瓷行業貸款餘額近億元,支援瓷商瓷企23戶,發放陶瓷大師信用貸款也取得了新突破。三年來,交行景德鎮分行存貸款總數成長超過50%,存貸款總量突破80億元。同時,透過與證券公司合作,成功推薦玉柏陶瓷和寶瓷林等著名瓷企在新三板上市。
打造陶瓷金融百貨超市
隨著戰略合作的不斷深入,交行景德鎮分行與陶瓷行業的合作內容越來越豐富,合作形式越來越廣泛。交行把「一個交行、一個客戶」和「一批大師支撐特色發展」作爲行銷陶瓷大師的發展策略,並作爲依託「瓷都」創新「瓷」交行特色業務的突破口,不斷跟進,逐步建立陶瓷大師檔案。
該行在不斷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今年以來繼續開闢涉及資產、負債及中間業務的陶瓷特色創新業務,全力打造陶瓷大師的財富管理銀行、陶瓷企業的財務規劃銀行、陶瓷文化交流的金融品牌銀行,整合創業貸款、陶瓷回購、陶瓷基金、投資理財、信託產品等陶瓷金融衍生工具,設立陶瓷藝術交流中心,使陶瓷特色業務不斷做特、做大、做強。另外,該行還開辦了陶瓷回購、陶瓷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等業務,分別給予國家、省級陶瓷大師100萬元和50萬元的信用授信額度,幫助部分中青年陶瓷大師解決臨時資金困難。至今年3月末,該行共累計發放陶瓷行業貸款200多億元,其中,向500餘家小微陶瓷企業發放30億餘元、向2000餘陶瓷作坊業主發放近10億元,50%的國家級大師、80%的省級大師、60%的市級大師成爲該行高階客戶,並直接帶來存貸款快速成長和保險、基金、貴金屬等銷售大幅提升,扶持了一批陶瓷企業快速發展,提升了景德鎮陶瓷大師品牌,產生了「強強合作」的品牌效應,有效構築起多贏平臺。
目前,該行正在採取分步走措施,針對陶瓷大師和陶瓷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不斷完善陶瓷金融服務方案,探討合作新模式,設立專營機構,把陶瓷特色業務做成「陶瓷金融百貨超市」,進一步打造陶瓷金融旗艦品牌。
「瓷金融」不等於瓷信貸
冷秋一石激起千層浪。「瓷金融」模式在交通銀行內部引起廣泛關注,這種突出本地特色文化產業、結合金融服務的平臺模式得到普遍推廣。如相繼推出的揚州「玉金融」、蘇州「刺繡金融」等,不僅獲得當地藝術家、企業、政府的認可與好評,而且引發人們對金融支援文化產業發展的深層思考。
強烈的意願是金融支援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在發展「瓷金融」的道路上,交行景德鎮分行始終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滿足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的需求,不斷探索金融服務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方式。在陶瓷文化主題卡髮卡儀式上,交通銀行江西省分行行長楊寧談到:「對銀行而言,完善服務是拓展市場的前提,我們身處景德鎮,就有義務把陶瓷文化發揚光大。」正是這種使命感讓交行人在推動陶瓷與金融有機結合的過程中分外主動。
找準切入點並以持之以恆的服務心態和方式跟進,是金融支援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交行景德鎮分行找準陶瓷大師這個切入點,及時掌握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的新需求,以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方
式爲陶瓷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便利,而不是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該行黨委書記毛彬告訴記者,自己做「瓷金融」最大的感觸是「瓷金融」不等於「瓷信貸」。他說:「金融支援文化產業必須改變傳統信貸思維,文化是多種形式,金融也不應該只是信貸。銀行一味追求信貸獲取利潤,而不從服務上做根本的改變,將錯過很多機會,這應該是『瓷金融』創新實踐帶給我們最大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