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爭論,開始建立碳市場吧 - FT中文網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氣候變化

停止爭論,開始建立碳市場吧

卡尼:如果我們能就自願碳市場的標準達成一致,並將其付諸實施,我們將獲得巨大的回報。

本文作者是聯合國(UN)氣候行動和金融問題特使,曾任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行長

氣候物理學的殘酷現實是,如果世界繼續沿著目前的軌跡發展,將升溫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的碳預算將在十年內耗盡。這使得今天的減排尤爲重要,因爲它們爲清潔技術所需的鉅額投資創造了時間,同時擴大了將此類創新商業化的視野。

自願碳市場(VCM)可以在實現碳的時間價值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目前,自願碳市場規模較小,全球年發行量僅爲20億美元。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們缺乏整合。人們對項目和購買者提出的要求的可信度、對當地和土著社區的負面影響以及信用額度的擴大是否會抑制絕對排放量的減少等問題提出了合理的質疑。

政策制定者現在正在加緊解決這些擔憂。上個月,美國政府邁出了開創性的一步,宣佈了負責任參與自願碳市場的原則。它正在發揮以市場爲基礎的解決方案的力量,建立一個支援就業、社區和成長的清潔經濟。這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爲了達到所需的規模,主要經濟體應共同努力,建立全球一體化市場,尤其是爲目前資金匱乏的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大幅擴大脫碳機會。

高整合的自願碳市場可以促進更平穩、更有效的過渡。如果設計得當,它們可以加快絕對減排的步伐。它們透過加速乾淨能源的部署、提高新技術的經濟性和爲社會公正的轉型提供資金,來促進投資。它們可以在促進亞洲從煤炭發電向清潔發電過渡所需的鉅額資本,以及在各地加速以自然爲基礎的解決方案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

但是,除非這些市場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並遵循正確的原則,否則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有關當局必須爲供應、需求和市場建立端到端的整合標準。社會整合也必須確保當地社區受益。

供應的整合確保項目提供可信的減排,否則就不會發生。爲此,碳市場正在圍繞由自願碳市場整合委員會(Integrity Council for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制定的新的供應方標準進行整合,以確保信貸開發商擁有健全的治理和透明的報告,並在項目未能交付時提供補償。這些標準需要得到第三方監測、保證和風險緩解的支援。

需求的整合意味著,投資於碳信用額度的企業不會推遲它們最有控制權的活動的去碳化。只有那些實現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和過渡計劃的企業,才應該獲得投資信用額度的權利。

自願碳市場整合倡議(Voluntary Carbon Markets Integrity Initiative)已經接受了挑戰,即確定企業如何在不損害其減少運營排放的積極性的情況下,利用碳信用額度實現淨零轉型。政策制定者必須支援和建立這些標準,同時還需要一個類似於審計師驗證財務賬目準確性的保證生態系統,來支援過渡計劃和碳信用的使用。

市場整合對於確保公平對待參與者和發展基礎設施以擴大自願碳市場規模至關重要。全球碳市場公用事業(Global Carbon Market Utility)等創新可以加強這一點。全球碳市場公用事業在COP27上啓動,將有助於確保市場具有強大的數據透明度和管理,支援標準化合同、健全的審計和核查程式以及有效的爭議解決機制。

如果我們做對了,我們將獲得巨大的回報。碳市場每年可以爲新興市場提供數千億美元的跨境資本流動,促進高排放資產的終結,並有助於防止亞洲產生新的煤炭。碳市場還可以爲生物多樣性和原住民創造大量資金,包括在亞馬遜地區進行至關重要的重新造林。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它們不僅不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反而會幫助更多企業實現宏偉的淨零碳排放目標,更快地實現去碳化。

現在正是二十國集團(G20)在美國倡議的基礎上,抓緊時間成立一個全球一體化、高度整合的碳市場的時候了。不要在世界真的燒起來的時候爭論不休了。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戰略利益刺激海灣地區可再生能源支出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引領該地區努力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

2024年清潔技術投資有望達到2兆美元

但這一支出仍不到2030年代初實現淨零排放目標所需估計水準的一半。

非洲是否應該用化石燃料支援綠色轉型?

支援繼續使用化石燃料的人說,這是非洲大陸實現工業化的唯一途徑。

Lex專欄:空巴展示了雙頭壟斷力量的侷限性

這家歐洲集團並不能從競爭對手波音的困境中獲利。

埃克森美孚巨型項目或將造就世界最後的石油國

批評人士擔心,石油資源將使蓋亞那成爲「資源詛咒」的受害者。

歐洲極右翼崛起後,投資者面臨的真正風險是什麼?

梅勒:如果斷定法國正處於經濟災難的邊緣,那就太極端了。但在法國國家和歐盟層面都存在風險,可能會對企業和市場造成長期影響。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