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總統之死對伊朗政權造成打擊 - FT中文網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伊朗

伊朗總統之死對伊朗政權造成打擊

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之死不太可能讓該國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所堅持的路線偏離正軌。
00:00

{"text":[[{"start":7.09,"text":"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Ebrahim Raisi)在一次直升機墜毀事故中喪生,對這個伊斯蘭政權及其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造成了沉重打擊。"}],[{"start":17.38,"text":"這並不是說萊希是一位傑出的總統,他推行的激進政策可以重塑共和國的未來。"},{"start":23.82,"text":"事實上,歷史無疑會判定,他短暫的任期所產生的影響要小於他的前任們,比如追求更具改革性議程的穆罕默德•哈塔米(Mohammad Khatami),或中間派人士哈桑•羅哈尼(Hassan Rouhani)。"},{"start":36.1,"text":"羅哈尼是2015年伊朗與世界大國簽署的核協議的關鍵設計師和倡導者。"}],[{"start":42.54,"text":"但從2021年萊希接替羅哈尼當選總統的那一刻起,他就被認爲是哈梅內伊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鞏固政權強硬派的影響力,並確保在這位85歲的最高領袖最終去世時順利繼承共和國的最高職位。"},{"start":59.87,"text":"在過去的10年中,這一主題一直主導著伊朗政治,並將繼續如此。"}],[{"start":65.28,"text":"萊希選舉獲得成功是在保守和改革派主要候選人被禁止參選的情況下精心策劃的結果。"},{"start":72.52,"text":"這位63歲的強硬派神職人員被廣泛認爲是哈梅內伊的門徒,並且是時機成熟時接替哈梅內伊的熱門人選。"}],[{"start":81.42999999999999,"text":"今年對伊朗專家會議(Assembly of Experts)成員的公衆投票也經過了類似的編排。"},{"start":86.3,"text":"專家會議將選出最高領導人,萊希自2006年以來就是其中一員。"},{"start":92.13,"text":"羅哈尼是被禁止參選的人之一,這讓新一代意識形態上的強硬派得以脫穎而出。"}],[{"start":98.61999999999999,"text":"哈梅內伊似乎正在整理內務。"}],[{"start":101.30999999999999,"text":"萊希的總統職位在許多伊朗人當中極度不受歡迎,而且由於通貨膨脹飆升和里亞爾貶值,經濟萎靡不振,他是否真的會接替哈梅內伊,目前尚無定論。"},{"start":113.66999999999999,"text":"最高領袖的兒子莫傑塔巴(Mojtaba)是另一位傑出的候選人。"},{"start":117.65999999999998,"text":"但作爲總統,他毫不動搖地忠於他的領導,並幫助保守派形成了統一戰線,避免了困擾前幾任總統的內部衝突。"}],[{"start":126.34999999999998,"text":"萊希原本預計將在明年的選舉中競選第二個任期。"},{"start":130.57999999999998,"text":"根據憲法,現在必須在50天內舉行投票。"},{"start":134.32,"text":"這意味著哈梅內伊和其他關鍵權力中心必須緊急開始爲下一次選舉做準備,這對處於歷史微妙時期的伊朗體制構成了新的挑戰。"}],[{"start":144.45,"text":"萊西之死不會對關鍵的國內和外交政策決策產生任何重大影響,這些決策最終由哈梅內伊決定。"},{"start":152.47,"text":"但在一波又一波的反政府抗議活動之後,在以色列與哈馬斯長達7個月的戰爭加劇了與西方和以色列的緊張關係之際,這個共和國將不願表現出任何軟弱或政治不穩定的跡象。"}],[{"start":166.25,"text":"許多伊朗人可能會透過不投票來發洩他們的憤怒。"},{"start":170.37,"text":"2021年,投票率降至50%以下,這是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的首次。"},{"start":177.39000000000001,"text":"今年的議會選舉投票率再創新低,不到41%。"}],[{"start":181.87,"text":"這兩件事都讓這個共和國感到尷尬。"},{"start":184.96,"text":"自建國以來,伊朗一直試圖透過選民參與來彰顯民衆的合法性。"},{"start":190.44,"text":"但這一過程也表明,哈梅內伊和其他強硬派願意犧牲民主信譽的表象,以穩固他們想要的繼任者,並確保強硬派仍然完全控制國家。"}],[{"start":200.94,"text":"可以預見,這一趨勢將繼續下去,對於數百萬失望的伊朗人來說,對改革派給予任何寬容或伊朗政權放鬆其強硬政策的希望渺茫。"}],[{"start":211.52,"text":"外交政策方面的情況可能與此類似,哈梅內伊平衡了對西方和以色列的好戰態度,對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引發的地區敵對行動做出了有分寸的、甚至是冒險的反應,目的是讓衝突遠離伊朗的海岸。"}],[{"start":226.83,"text":"伊朗曾公開支援其在所謂的「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中支援的武裝組織——包括黎巴嫩真主黨(Hizbollah)、伊拉克和敘利亞民兵組織、葉門青年運動(Houthi)反政府武裝以及哈馬斯(Hamas)——這些武裝組織在該地區對以色列和美國軍隊發動了襲擊。"},{"start":242.87,"text":"但伊朗一再堅稱,他們是獨立行動,德黑蘭方面不希望爆發全面的地區戰爭,也不希望與美國發生直接衝突。"}],[{"start":251.5,"text":"今年4月,哈梅內伊下了賭注,授權從伊朗領土對以色列發動首次直接飛彈和無人機襲擊,以報復以色列對伊朗駐大馬士革領事館的襲擊,那次襲擊導致伊朗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s)高級成員喪生。"},{"start":266.41,"text":"作爲回應,以色列向伊朗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附近的一個空軍基地發射了飛彈和無人機。"},{"start":272.93,"text":"但這些精心策劃的以牙還牙的交鋒造成的損失是有限的,雙方都表示不希望局勢升級。"}],[{"start":280.12,"text":"最終,哈梅內伊的首要目標,無論是透過國內政策還是外交政策,都是確保共和國的生存。"},{"start":287.82,"text":"哈梅內伊失去了他信任的副手萊希,但總統之死不太可能使哈梅內伊或伊朗政權偏離正軌,因爲這位最高領袖決心捍衛自己的遺產和忠誠的強硬派的權力。"}]],"url":"https://creatives.ftacademy.cn/album/155409-cn-1716191945.mp3"}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