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周航的這次訪談,特地安排在北京的一傢俬人藝術館裏進行。理想主義和文藝氣質是很多人對周航的評價,而他本人也是一名深度的藝術愛好者,喜歡看話劇、也是尤倫斯藝術基金會的理事。不過周航更爲人所熟知的身份,是共享出行企業——易到用車的創辦人。
在經歷過移動網路最激烈的戰場之後,如今坐在我面前的,是轉型成爲投資人的周航。2017年,他受到順爲資本的邀請,成爲投資合夥人,但他關於創業的覆盤和思考卻並未停止。 「學習失敗的目的,不是爲了避免失敗,而是學會怎麼面對失敗,接受失敗,從失敗中學會成長」,這是周航在談到爲什麼寫這本《重新理解創業》時的回答。對人而言,最痛苦的並不是失敗的那一瞬間,而是在事後的回顧過程中,一遍遍撕開傷口時的錐心之痛,用周航自己的話說就是「拿著手術刀解剖自己」,不斷打碎、不斷重建。
這本書引發了很多關注和反響,一方面是因爲周航坦誠地分享了他的失敗故事,「這是燒了10億元總結出的經驗」;另一方面,是周航展示了他過人的洞察能力和經歷痛苦之後的思考能力。讀這本書,就像是跟著一位在驚濤駭浪裏孤帆前行的船長,親身感受他如何在巨浪中起伏、如何去挑戰那些強大的自然規律、如何在生與死之間不斷地做著選擇。
創業的本質是你對世界的主張
到底什麼是創業的本質?我從周航這裏似乎找到了一個答案。
「有沒有可能透過網路的這樣一種介質,把一個你認爲美好的事情帶給更多的人,讓它更普惠,而不僅僅只是屬於少數人?」坐定之後環顧四周珍貴的私人藏品,周航便習慣性地開始思考怎麼樣透過創新來解決藝術行業的問題,從中又可以發掘哪些新的機會,「創業者要貪婪,他必須要能時刻發現問題,並且能夠不知疲倦地解決這些問題」。
這是周航的做事方式:他儘可能地尋找一切可能存在的問題,然後不斷地思考解決辦法,「創業並不是我的目標,而是代表我對世界的主張,我希望推動世界往那個方向走,哪怕力量微小」。
易到便是周航改變世界的一次嘗試。在中國,幾乎每個人都有過「打車難」的經歷,絕大多數人抱怨過後,選擇了忍受。但是周航屬於少數不斷折騰、尋找解決方案的人。「我們覺得生活中哪都不好,但我們不是抱怨的人,而是想辦法改變現狀。這些改變就是無窮無盡的創新和創業的機會。」他向王克勤請教,後者是著名調查記者,曾經調研計程車行業,寫下了《北京計程車業壟斷黑幕》;他向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請教,試圖從經濟學角度理解出行市場......透過不斷學習,周航自己也成爲行業專家,甚至還自己建立了一個計算北京計程車佔路面負荷比重的模型。最終,他爲「打車難」這個世界級難題,貢獻了一個全新的解決辦法。
如今,他在對另外一些司空見慣的事情提出他的思考:中國的公司還在想怎麼去佔用更多用戶時長、獲取更多用戶數據的時候,美國的公司則已經在思考如何用更小、更少的數據,建立一個更好的計算模型,同樣給用戶一個很好的AI產品。「這樣的理性剋制背後,是不是代表著新的商業趨勢?」周航在思考中美科技路徑差異背後的機會。
周航表達對世界的主張,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商業領域,他在創業之外,還做了很多探索和嘗試。周航對經濟學的熱愛由來已久,因爲「這可以讓自己理性思考」,所以他希望經濟學不僅僅停留在象牙塔裏,而是走進更爲廣泛的真實生活當中。所以,在創辦易到的時候,他就在認真研究共享經濟,以及背後的消費趨勢、經濟成長等問題;他在2012年參與創辦了人文經濟學會,並擔任理事至今。他的興趣還延伸到了更爲廣闊的社會經濟學領域,受到費孝通《江村經濟》的啓發和影響,周航與青年學者合作完成了一本關於農村經濟形態的新書《腳裏生活》,目前正在出版階段。
不斷打破人生邊界的周航,在2018年做了一件更跨界的事情:他和湖畔一期的同學參與創作、並主演了一部話劇《浮生一日》,講的是創業者糟糕的一天,集中遇到了各種麻煩,包括融資失敗、合夥人離開、家庭矛盾等等。這部話劇在湖畔大學首演,獲得了在場觀衆的掌聲和認可,包括馬雲。「因爲幾乎每個創業者都會遇到類似的事情」,周航希望透過這部藝術作品,讓更多人瞭解今天這羣備受關注的創業者真實的生活和生態。
在周航看來,創業並不是一個工作,也不是致富的手段,而應該更加純粹一些,「任何一個人,不論在什麼領域,只要你保有創業的心態,不斷地去嘗試、探索,享受創新的過程,這就是創業,這樣的人生纔會充滿活力」。
「你所能領導的人,只有你愛的人」
「你所能領導的人,只有你愛的人」,這是我讀完《重新理解創業》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章節之一。周航在這部分談到了他所理解的領導力,「你能夠愛的人數量多少,決定了你的領導力邊界」。這個看似柔軟的觀點,卻是他最痛的頓悟。
在創辦易到之前,周航的創業故事可謂是順風順水。1994年,剛大學畢業周航就和哥哥一起創辦了天創數位,這家公司後期發展爲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視聽產品和服務集團之一,爲包括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提供視聽服務。按周航自己的話說,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在一個極其窄衆的市場,只要有足夠專業、針對性強的服務,就可以佔領市場並獲得豐厚的利潤。
雖然不至於是「躺著賺錢」,但是周航的整個財富自由過程並不算艱苦,他也從領導幾個人的小團隊,成長爲領導幾千人的集團負責人。但利基市場的弊端是,市場容量就是這麼大,成長到一定階段就要停滯。愛折騰的周航閒不住,他在接觸網路的過程中找到了共享出行這個創業方向。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周航一路成長爲共享出行的引領者,但卻沒有能笑到最後。
「我曾經一度非常懷疑自己,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做指揮千軍萬馬的事情」,周航跟我回顧那段心路歷程,內心充滿不甘,「我怎麼就變成了一個沒有領導能力的人呢?」喜歡思考和提問的周航便啓程爲自己內心深處的疑問去尋找答案。他在閱讀歷史、在與當下的一流企業家近距離學習和請教的過程中,終於得出了自己關於領導力的思考。
首先,必須要真實地做自己。領導力並非一成不變,堅毅、果敢的人可以具備領導力,決策很慢、內向的人也可以具備領導力。這背後唯一不變的是真實地做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其次,更加關鍵的是,領導誰?周航向很多人提出了一個頗有趣的問題:你能領導愛你的人,還是你愛的人?大多數人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愛我的人。而周航的答案卻是:我只能領導我愛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堆的毛病,如果只是看到別人身上的弱點、短板、你不喜歡的地方、跟你不一致的地方,你就會越不喜歡他。當你這個人也不喜歡、那個人也不喜歡的時候,你的領導力就越來越弱」,周航邊思考邊說,「到最後,你連自己都不喜歡,你連自己都領導不了」。
周航反思自己在易到就是一個沒有太多領導力的領導,「當時我喜歡人的能力有限,有明顯的親疏遠近,而且有時候跟同事們待在一起,也是因爲團隊建設的需要,並沒有真正享受那個過程」。
最後,做自己內心真正熱愛的事情,才能夠將前面兩者進行結合。
周航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當初創辦易到,並不是自己真正的興趣點,而是在想幹、能幹和可幹之間找到了一個交匯點。所以易到後來遇到很多挑戰,跟他本人的性格有很大關係。「很多人認爲易到沒有打贏這場仗,是外因造成的。外因當然有,但是我覺得本質上,是我自己的原因」。
離開易到、轉型成爲投資人,並不意味著周航就放棄了創業,他時刻準備著以最佳狀態迴歸,「我要去尋找內心真正享受、真正熱愛的東西」。
「歸零」後重新出發
在常人看來,擁有二十多年創業經驗的周航轉身去當投資人,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且也會是如魚得水。但周航卻不這麼看:「給錢是多麼高度同質化的一件事情啊,這個世界上不需要多一個帶著『投資人』頭銜的周航,跟其他五萬個投資人幹着一樣的事情」。
但從創業老兵,到投資新人,周航經歷了一段不短的適應期。「我最初都帶著過去的經驗在看項目,總能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很容易就忽略了這個項目背後的機會。」
同樣是創業者,同時還是投資人的雷軍作爲過來人,給了周航一個建議:心態歸零,保持空杯狀態,學習接受新事物。這讓周航對投資進行了重新思考,「我希望找一個完美的輪子,但事實上卻是跑得快的纔是好輪子。」
對於周航來說,放下過去的經驗,重新學習知識、升級方法論是他成爲投資人的入門課。這個身份的轉變,也給周航的人生帶來了新的變化:時間感跟過去完全不同。處於易到創業期的周航,跟很多創業者一樣,始終處於焦灼的狀態之中,過著爭分奪秒的日子,「有一種想盡快成功的心態在逼著自己往前趕」。
周航的反思是:「這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嗎?我們真的應該去追求創造一個神話,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去完成嗎?」
慢下來的周航給自己和所有創業者的建議是,以十年之心去創業。「我給自己十年的時間,首先讓自己清零,然後重新開始學習,從一個業餘的投資人,轉變成爲專業投資人。我以終爲始,往前倒推,那麼我就很清楚自己現在應該做什麼,以後每一步應該怎麼走,而不是被動地做出很多短期決策」。
處於人生第二個間隔期的周航說,自己的狀態明顯好於上一次。那是2007年,34歲的他幫助公司上市、人生實現財務自由,每天在加拿大的家裏打著高爾夫球。周航那時候心裏很慌,焦慮自己不能就這樣下去一輩子。
但是經歷了12年的輪迴之後,周航反而更加從容,因爲他所做的每個決定,都是要爲足夠長的未來考慮。在「歸零」後重新出發的周航,無論是做投資,還是著書、演話劇,始終以不妥協的姿態,拓展自己的人生邊界,以「十年磨一劍」的匠心,爲未來的人生旅途夯實築基,正如周航所說,「我們要有一種終局的思維,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是什麼,然後不斷突破自己的侷限性,變成一個更強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