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貝殼找房首席經濟學家、貝殼研究院院長楊現領做客英國《金融時報》2018年度中國高峯論壇,參與「大數據時代的租住市場」主題對話。
楊現領認爲,房價問題的根本在於有房階級和無房階級中間的巨大鴻溝,對擁有房產的追求使得房價高居不下,租賃市場發展滯後。在楊現領看來,中國房地產只有數量週期,沒有價格週期。價格只是符號,並不代表真正的購買力,真正的購買力是手裏的房產。今天的租房人羣,無論短租還是長租,都是逆向淘汰下來的那些買不起房子的人,以及年輕人。這一現狀的核心是社會問題,若政府不能解決,完全交由市場解決則會產生很大的衝突。
楊現領分析:中國房地產市場中有兩個大的安全墊:城中村和二房東。它們解決了年輕人羣最早期的單間和羣居住房需求和流動人口住房需求,這是中國近二十年城鎮化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但今年租住並舉、規範市場使得隱性問題顯性化,消費者難以承受租金上漲的壓力,階層之間的衝突由此爆發。
楊現領表示,今年中國房地產三大市場同步下行,給宏觀經濟帶來更大壓力;明年,矛盾會進一步突出和顯性,唯一的突破口是解決制度障礙——戶籍制度和集體建設用地流轉。中國在未來兩年內,需要真正意義上革命性的變革。
楊現領指出,和2B相比,數據、科技對2C的滲透更快。中國開發商的網路化和數據化進展最慢;過去幾年網路滲透最快的是二手房,作爲典型代表的貝殼網,其大部分交易發生在線上。他坦言,儘管整個中國房地產處於交替之中,但行業底層的制度結構和經營結構還非常傳統。如果底層不改變,網路的滲透只會發生在找房、交易等環節,不能真正到達更大維度的產權共享。短租領域發生的產權共享是很大的突破,但在二手房、新房、租賃領域,底層都還沒有實現產權共享,網路目前的影響還是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