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厚民教授借用麥肯錫去年的一張圖指出,在全球的框架下看世界貿易伙伴,國際貿易對於我們中國來說是過去30年、40年中國的經濟能夠有一個快速成長的第一桶金。香港的一些企業家到廣東去開廠,做加工貿易,慢慢地把其他方面的經濟帶活起來。他表示,國際貿易目前仍存在不平衡的情況。香港跟美國簽訂了2500億美金的貿易合作然而中美貿易逆差就有3000億美金,美國2016年貿易赤字是3900億。美國企業多年來在中國的市場上賺了錢,中國實際上是最大的市場。中國政府經常給一些要發展的企業優待政策,包括稅收、財政上的支援。國際貿易這件事情,過去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成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僅依靠國際貿易來實現仍比較困難。
嚴教授指出,透過「一帶一路」我們可以學到絲綢之路這樣的一條貿易的通道可以把一些地方上的貿易帶動起來了。中國的貨品往西邊走,到蒙古的時候賣掉了一半。剩下來的馬隊或者駱駝隊又裝上一半蒙古的東西往前面走,以此類推。貿易通道的存在使得利益都能夠共享;長途貿易的存在促進了短途的貿易。
他強調,一種貿易的手段,貿易的方式能夠長久的維持下去需要做到利益均沾。如果我們有一些成功的模式能夠移到外面去,這個就是中國軟實力的一個重要方面。WTO也許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的架構、國際組織的一種無效的方式。
嚴教授提到,「一帶一路」的「一帶」是指本來的絲綢之路, 「一路」是指海上的通道。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 「一帶」就是從東歐一直到中亞這個地方對於落實「一帶一路」這件事情,主要的方式就是PPP。對於發展中國家或者是發達國家來說,PPP都是一個很好的經濟運作模式。嚴教授稱,PPP的運作方式大概有這樣一個結構:上面是政府,下面是投資方。在這個聯合體當中,也許有一些城建公司,服務提供商,包括管理運營的這些人,他們組織在一起。PPP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週期,從制定國家基本的PPP法律基礎,尋找一些項目,要有一個公開、公平、透明的招標過程,以此來表示這是一種公共服務。
嚴教授指出,國家發改委對於「一帶一路」PPP的典型項目,今年9、10月份做過一些評選,其中在電力系統當中投資最多。其實PPP這件事情有一些不同的模式和運作方式,說到最後還是一個法律基礎,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過程。世界銀行對於很多「一帶一路」的國家的法律基礎,PPP項目指導,PPP項目招標過程都做了一個三年的研究結果。一些東南亞的國家仍有很多的機會了。
「一帶一路」的歷史是國際化、全球化一半的歷史。我們作爲商學院,我們非常願意在這個過程當中多關心國家的發展,看看怎麼樣能夠在這個方面做一點貢獻。我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