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美國如何應對半導體行業技術人才短缺?

卓澤林:美國透過完善技能培訓體系,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調整人才引留政策等系列組合舉措,將半導體行業技術人才培養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2024年12月10日

埃及「最強烈譴責」以色列佔領敘利亞土地

敘利亞叛軍推翻阿薩德政權後,以色列以保護公民爲由,出動軍隊進入以敘邊境非軍事化區,甚至開進到超出這個緩衝區範圍的地帶。
2024年12月9日

政府效率越高越好嗎?

馬達範:當華盛頓方面準備發起一場提高效率的運動時,我們必須記住,政府需要內置冗餘和安全邊際,以便在危機期間有效運作。
2024年12月9日

美國的企業改革

鄭志剛:無論是反ESG,還是反DEI,美國企業改革實際上早於美國政府改革,其背後反應了深刻的民意訴求,這成爲川普重返白宮的政治基礎。
2024年12月9日

世行達到1000億美元籌款目標,但川普可能帶來變數

世行旗下的國際開發協會公佈史上最大規模籌款。美國仍是最大捐助國,但其捐款可能會在國會遇到阻力,尤其是在政府換屆後。
2024年12月9日

聯合國警告:伊朗大幅增加丰度高達60%的濃縮鈾庫存

國際原子能總署總幹事格羅西稱伊朗此舉令人「非常擔憂」。川普準備重返白宮之際,此舉勢必加劇伊朗與美國、歐洲大國和以色列之間的緊張。
2024年12月9日

加拿大擬加強北極防務,應對俄中威脅

隨著全球變暖使北極海洋更容易進入,加拿大將在阿拉斯加和格陵蘭開設領事館,任命北極大使,並依靠原住民社區在當地進行監視。
2024年12月8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民主主義深入南韓民心,但體制有缺陷

曹辛:南韓民衆的民主主義價值觀對南韓高層的制約機制,顯然已經容不下尹錫悅的存在了,這是南韓可以引以爲傲的。
2024年12月8日

「全球南方」可以透過新的方法、投資以及團結一致應對空氣汙染和氣候變化

達爾曼託:政策制定者必須捨棄「先發展後治理」的模式,各部門通力合作進行綜合治理,並吸引可再生能源投資。
2024年12月8日

「關稅俠」的超能力沒有川普想像中那麼強大

貝蒂:川普癡迷於關稅,但他最終可能發現關稅是一種笨拙且往往無益於維護美國實力的方式。
2024年12月6日

歐洲國家醞釀設立5000億歐元防務基金

知情人士稱,該基金將是一種國防融資工具,發行由參與國而不是整個歐盟所擔保的債券,並將對英國和挪威等非歐盟國家開放。
2024年12月5日

南韓戒嚴鬧劇——總統制的又一敗兆

張千帆:此次戒嚴鬧劇希望只是見證了南韓民主之鞏固,甚或也可作爲對總統濫權的一記警告,但長遠來說還是恢復「第二共和」的議會制更安全。
2024年12月4日

敘利亞形勢突變,危及俄羅斯中東雄心

諾特: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後曾以爲,它可以用有限努力穩住敘利亞局勢。但它現在意識到:像敘利亞這樣的凍結衝突隨時有可能「解凍」。
2024年12月4日

是什麼讓美國如此與衆不同?

沃爾夫:美國經濟的繁榮和創新能力在高收入國家中首屈一指,但其低福利指標同樣突出,其種種病態是否是經濟活力的必要代價?
2024年12月4日

特殊的全球經濟形勢需要政策制定者格外靈活

伊爾艾朗:政策制定者需要調整策略,包括透過先發制人地與即將上臺的川普政府進行談判。
2024年12月4日

拜登晚節不保?美國法治面臨考驗

張千帆:美國法治能否渡過一劫,取決於美國精英和大衆能否意識到無底線黨爭的嚴重危害,以互尊互信守住正在破裂的社會契約。
2024年12月4日

以色列向黎巴嫩發出「再次開戰」威脅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稱,如果停火失敗,以方將追究黎巴嫩的責任。他威脅要擴大攻勢,進入黎巴嫩境內更爲縱深的地帶。
2024年12月3日

南韓國會投票阻止總統戒嚴令

先前南韓總統尹錫悅宣佈實施「緊急」戒嚴,誓言要「剷除『從北勢力』,維護自由憲政秩序」。
2024年12月3日

尋找GDP完美替代指標的害處

賈爾斯:統計機構的本職工作是產出總體準確、直觀、可以理解的數據,而不是衡量社會善惡價值。
2024年12月3日

我怎樣才能不再看到什麼都生氣?

馬克斯:現代生活中有很多令人憤怒的事,這些幾乎總是瑣事。與其憤憤不平,也許我們應該從年輕人身上得到一些啓發。
2024年12月3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川普將如何面對中國和烏克蘭議題?

曹辛:被稱爲「對華鷹派團隊」的川普新一屆政府班子已經組建完成,但對中國是否有效?對俄烏戰爭,川普的計劃是否可行?
2024年12月1日

英國協助死亡法案透過議會二讀

由一名工黨議員個人提出的該法案仍將經過下議院議員以及上議院的審議,但二讀投票結果清楚表明了議會的意圖。
2024年12月2日

川普的駐法大使提名令法國人錯愕

針對美國候任總統提名曾在獄中服刑的重罪犯兼自己的親家查爾斯•庫許納擔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法國建制派人士感到無奈和不屑。
2024年12月2日

杜魯道緊急拜訪川普尋求化解25%關稅威脅

美國候任總統威脅要對加拿大輸美商品徵收高關稅後,加拿大總理專程前往海湖莊園並與川普共進晚餐,但當晚另找酒店下榻。
2024年12月1日

COP29終局盤點:爭吵、憤怒和新融資目標

庫普、牛雨晗:延時的談判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300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承諾,但批評人士嘲笑該協議是「欺詐」製造的「幻象」。
2024年12月1日

默克爾回憶錄——讚頌逝去的美好時代

查贊:默克爾的自傳《自由》講述了一名女性站上歐洲政治巔峯的非凡故事,缺點是不承認自己犯過錯誤——儘管提到普丁和川普時毫不留情。
2024年12月1日

川普關稅的三個可能「意外」結果

陳稻田:川普的關稅政策有三個可能的意外結果,即顯著減少貿易逆差、促使製造業迴流、以及短期促進經濟成長。
2024年12月1日

公衆爲什麼對「綠色工作」敘事不買賬?

奧康納:北伏破產衝擊了許多政客津津樂道的敘事。大家已經知道綠色轉型會很艱難了,政客需要停止粉飾,開始真正著手解決困難。
2024年11月29日

川普的關稅戰略難以看清章法

美國候任總統威脅要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25%關稅,對中國額外徵收10%關稅,這似乎與他提名的財長貝森特最近闡述的精準關稅理念相牴觸。
2024年11月29日

以黎邊境發生零星砲擊 但未發生大規模交戰

以軍稱其開砲是因爲「多名可疑人員被發現駕車進入黎巴嫩南部一些地區,違反了停火協議」,警告黎巴嫩人不要越過距離邊境7公里的藍線。
2024年11月29日

德國汽車工業能否恢復昔日榮光?

袁傑:正處於十字路口的德國汽車業要恢復昔日榮光並非易事。關鍵是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增強企業競爭力。
2024年11月22日
|‹上一頁‹‹7891011121314151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