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爲FT工作的30年間,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 - FT中文網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FT商學院
在我爲FT工作的30年間,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

翻閱舊報紙時,我意識到沒有新的故事,只有新的記者。

爲了第一時間爲您呈現此資訊,中文內容爲AI翻譯,僅供參考。

1995年1月9日,一個穿著不合身西裝的25歲年輕人開始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我之前的準備是一場令人沮喪的四個月培訓課程,地點在一個死氣沉沉的前海濱度假勝地,每天早上醒來時都覺得自己比前一天更愚蠢,但工作更糟糕。大樓的窗戶無法打開,食堂的午餐令人作嘔。午後不久,天就黑了,此時我意識到有些成年人在冬季工作日從未見過陽光。

這項工作看起來既枯燥又難以理解,但負責照看我的那兩個可憐傢伙仍在晚上7點敲打他們的塑膠鍵盤,那時報紙已經「收工」了。我們那時還沒有網站。

那天晚上,我徒步回家,感覺自己選錯了僱主。1998年,我因撰寫每日貨幣報告的單調而離開,但2002年我又回來了。本週是我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的30週年。爲了看看報紙的變化,我去了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找到了1995年1月9日的那期報紙。

圖書館爲我列印了一張帶有全新照片的讀者卡。照片顯示,自1995年以來,我已經變得面目全非。我以爲英國《金融時報》也會如此改變。然而,正如我在新聞職業生涯中常常犯的錯誤一樣,我錯了。

當我將微縮膠捲放入圖書館的機器時,出現了一份報紙,看起來驚人地像今天的報紙:版面佈局、文章長度以及樸實無華、不追求時尚的低調文風,旨在讓非英語母語者也能理解。那天的幾篇文章署名是今天仍在寫作的同事。

然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熟悉之處在於內容。當天早上的頭版頭條是關於英國執政的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圍繞歐洲問題的內鬥。政府還在貶低公務員。

另一篇頭版報導由我們駐莫斯科分社社長克里斯蒂婭•弗裏蘭(Chrystia Freeland)(她現在可能成爲加拿大的下一任總理)撰寫,講述了俄羅斯對車臣的殘酷入侵。在一張照片中,柏林的示威者舉著一個標語,上面寫著:「今天是車臣——明天是整個高加索。」關於車臣問題和莫斯科取消德俄軍事演習,東西方緊張局勢加劇,但德國國防部長表示:「在這個關鍵時刻,減少接觸是錯誤的。」

新聞界有句俗話:沒有新的故事,只有新的記者。確實,讀那份報紙時,我感受到新聞是一個帶有細微變化的永恆循環。中國正「面臨與美國因專利和版權侵權而即將爆發的貿易戰」。馬德里下令進行「腐敗調查」。一位法國疑歐派人士正在競選總統。

一位專欄作家抨擊了現在所謂的「覺醒」語言:「例如,愚鈍在工人階級中被稱爲注意力缺陷障礙,而在中產階級中則被稱爲輕度閱讀障礙。」 回溯幾天前的微縮膠捲,我看到工黨領袖託尼•布萊爾(Tony Blair)希望「取消對學費徵收增值稅的威脅」。歷史確實有相似之處。

偶爾可以看到2025年世界的影子。中國正在擴大貨幣交易,以「拓寬其新興的市場化金融體系」。隨著壽命的延長,歐洲人將需要私人養老金,否則「他們的社會保障體系將在下個世紀無法改革」。

在那一版中,甚至在「媒體未來」這一節中,網路完全缺席。那年5月,FT.com上線。網路最終摧毀了無數媒體,但英國《金融時報》現在有140萬付費讀者,大約是1995年我們日發行量的四倍。不知不覺中,我加入了新聞業中爲數不多的持續發展的企業之一。我選擇了正確的工作。誠然,這部分反映了我缺乏其他技能:我不可能爲英格蘭隊開球。更重要的是,我仍然認同我所認爲的英國《金融時報》的使命:報導經濟、金融和政治權力。我們大多寫的是重要的事情。

回想起第一天照看我的兩個人,我不再認爲他們是那些對生活妥協的被壓榨的工薪奴隸。我認爲他們整天辛勤工作是因爲他們關心自己的工作。其中一位仍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另一位是傑出的羅德•奧拉姆(Rod Oram),他在新聞行業工作了40多年,去年3月在紐西蘭因心臟病去世,享年73歲,當時他正在接受從北京到伯明翰的自行車訓練。

如果我在1995年1月9日知道自己30年後還會在這裏,我會感到震驚。其實,這段時間並沒有那麼糟糕。

想要第一時間瞭解我們的最新故事,請在X上關注FT Weekend Magazine,並在Instagram上關注FT Weekend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德國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的共同領導人呼籲大規模驅逐移民

愛麗絲•魏德爾在對黨內忠實支持者的講話中承諾「大規模遣返」。

「你不能就這樣買下一個國家」:格陵蘭陷入地緣政治風暴

偏遠的努克居民不希望成爲美國的一部分,但歡迎就其主權展開討論。

AI正將美國引向一個奇異的新方向

人工智慧將推動市場達到新的高度並促進成長,但也會帶來更多的政治和社會動盪。

裏夫斯堅持表示,她將採取行動以遵守「不可協商」的財政規則

英國財政大臣訪問中國以改善關係的行程因債券市場的拋售而蒙上陰影。

物流集團調動中國員工幫助企業應對中美貿易緊張局勢

敦豪、基華物流和德迅正在重新部署會說普通話的員工,以幫助中國製造商在海外設立業務。

美國向卡特告別——並回憶川普之前的時代

華盛頓紀念這位政治家,他所具備的政治美德被許多人擔心如今已然稀缺。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