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資本市場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資本市場
關注
銀行業動盪致使資金湧入美國貨幣市場基金
本週基金淨流入1200億美元,是2020年以來的最高值,其中大部分資金湧入了由政府證券支援的貨幣市場基金。
2023年3月17日
實時報價暫停後中國債市交易員依靠聊天軟體詢價
因貨幣經紀公司暫停向交易資訊聚合平臺提供實時數據,交易員不得不依賴聊天軟體達成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價格。
2023年3月17日
中國資產證券化當前存在問題與風險
王倩、曲溟:本文指明瞭作爲高質量發展的資本市場,中國的資產證券化市場存在哪些問題,並結合實例與案例,進行詳細的論證,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與應用價值。
2023年2月1日
「60/40投資策略」能否迎來轉機?
比爾頓:60%股票/40%債券的投資組合今年遭遇挫折,但展望未來,這種長期策略正面臨10多年來最光明的長期回報前景。
2022年11月25日
及時回應市場關切的「科學」與「藝術」
李永寧、溫建東:國人缺少應對經濟下行的心理準備,經濟政治軍事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過度敏感。如何及時回應市場關切,改善與市場溝通?
2022年5月17日
中概股迴歸的成功故事
中國移動和中海油這類龍頭企業從美國退市後,迴歸本土上市受到了追捧,將有利於加速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投資流動。
2022年5月13日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下,如何實現5.5%目標?
李海濤、林錫:俄烏戰爭、高通膨、疫情反覆,中國經濟一季度面臨顯著下行壓力。實現全年成長目標有難度,需要基建投資加碼提速、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
2022年4月20日
展望2022:混沌的經濟開局
周浩:A股萎靡或意味著市場的疑慮:市場期待政策發力,也期待看到實際效果,並將其轉化爲買入和賣出。二十大或將是釐清混沌的關鍵時刻。
2022年2月17日
叮咚買菜支出放緩 盈利前景仍未明朗
這家領先的生鮮電商開始關注成本控制,四季度虧損因此減少。
2022年2月16日
保利協鑫擬在科創板上市 期望進一步降低債務
這家一度深陷債務泥潭的多晶矽製造商考慮在中國內地二次上市之際,其股價已經因爲主要產品價格飆升而反彈。
2022年2月14日
2021年全球資本市場「火爆」 企業籌資額超12兆美元
在各央行刺激計劃的推動下,企業透過發股發債等活動籌集的資金比2020年高出近17%,比新冠危機爆發前的2019年高出近四分之一。
2021年12月29日
中國證監會境外上市新規暫緩企業海外上市焦慮
中國證監會發布企業境外上市管理規定草案,稱將使用一個備案制度,允許中國企業繼續在海外上市。
2021年12月27日
獨董相關制度如何設計才能使獨董變得「既獨又懂」?
鄭志剛:康美藥業代表人訴訟案引發那麼多的獨董辭職,事實上暴露了一個「驚天祕密」——對於獨董制度,法治驅動也許比監管推進更容易奏效。
2021年12月3日
把握政策變化帶來的機會
陳敏蘭:全球宏觀經濟環境依然有利於風險資產。但機會總是存在,而且不斷變化,投資者只需順應政策和政治發展方向,在風口來臨時把握機會。
2021年9月15日
滴滴駛向何方
周浩:滴滴背後的「數據疑雲」,各方都沒有給出最終答案;對奪路狂奔的很多公司來說,這也意味著市場對其「想像力」也在降低。
2021年7月13日
去年超過500萬人在新冠疫情中成爲百萬富翁
對疫情的政策應對推高了資產價格,最富有的人從中受益最大。據估計去年身家不低於5000萬美元的富人增加了近四分之一。
2021年6月23日
大火的SPAC上市背後的思考
林薇:雖然SPAC的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交易所的審覈,但是政治風險無法規避,中美關係的緊張在未來幾年不會出現根本性改變。
2021年5月19日
「長安十二時辰」視角下的信用債暴雷與系統風險
夏春:這些年資本市場違約和危機不斷發生、不斷化解、不同重複現象的背後,更本質的原因是經濟中的「系統風險」在加深。
2020年11月27日
市場食利者的神祕死亡
《食利者的謀殺-自殺》一文試圖釐清爲什麼無風險利率在過去20年崩潰,其答案對經濟和股市有著重要潛在影響。
2020年9月9日
全球牛市讓IPO重掀熱潮
越來越多的公司受到全球牛市的誘惑重返IPO市場,科技公司和中國市場IPO格外活躍,傳統企業和歐洲市場則遇冷。
2020年9月4日
2020年中資本市場回顧與展望
李海濤:債券配置機會不大,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將下行;經濟恢復、流動性充分下的股市是一個配置選擇;樓市有回升趨勢;長期來看,美元堪憂。
2020年8月4日
股市大漲,重回2015還是2018?
徐瑾:這一次牛市真的來了麼?上漲背後,還是古老的故事:太多的流動性,追逐太少的資產。軟階層應保持關注,謹慎參與。
2020年7月16日
宏觀平臺型數字經濟的估值邏輯
程實、高欣弘:除了分析底層財務與運營數據,自上而下理解商業運行的潛在價值,同樣不失爲一種選擇。
2020年6月29日
中概股或迎來退市潮,國內資本市場改革「背水一戰」
邵宇、陳達飛:美股「中概股」遭遇集體信任危機,或迎來退市潮下,香港是首選目的地;如何轉危爲機?金融在供給側改革中佔重要地位。
2020年6月5日
熱門文章
1.
數字經濟與中國就業市場的韌性
2.
中國在尖端半導體技術上猛追
3.
美聯準加息25BP的考量及影響?
4.
改革銀行的四種方法
5.
蹺蹺板博弈:外資股東在TikTok漩渦中的利益平衡
6.
170億美元瑞信債券價值歸零震懾債市
7.
星巴克準備在中國市場迎接價格戰
8.
美國企業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保持低調
9.
中國2023年機構改革的重點、亮點和難點
10.
第二次冷戰即將啓幕?
1
2
3
4
5
6
7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