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經濟學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2023年度報告
創投新模式:立足當下 改變未來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經濟學
關注
124歲的哈耶克,還能教給我們什麼?
徐瑾:今年是哈耶克誕辰124歲,他最大理論對手是凱恩斯。他爲什麼還不過時?或因他點出了關鍵事實:人類社會如要良性運轉,必須依賴自由市場。
2023年5月12日
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50週年:期權定價模型如何改變了金融?
麥肯齊:雖然在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就有期權交易了,但在經濟學家布萊克和斯科爾斯發表期權模型的論文前,這種產品一直蒙受汙名。
2023年4月26日
內需經濟的政策模型
陳功:內需經濟與外需經濟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如果出現非均衡、應急的可能情景,那時會出現什麼情況?各地的政策應該怎麼做?
2023年4月26日
兩千年通膨史的啓示
麥克弗森:斯蒂芬•D•金的《我們需要談談通膨》回顧了兩千年的通膨史,爲經濟政策制定者認識當前通膨提供了及時的啓發。
2023年5月6日
徐瑾書單:各國的「凱恩斯」
徐瑾;每當經濟危機,大家就會想起凱恩斯。推薦三本談論美國、德國與日本金融天才的書,有凱恩斯本人,也有其同儕,危機中他們如何選擇?
2023年3月31日
人類如何從貧窮走向富裕?——《富種起源》訪談
青年經濟學者吳樂昱接受採訪,談他的著作《富種起源》,談「馬爾薩斯陷阱」爲何是錯的,探討現代經濟成長的起源和人類未來的命運。
2023年3月30日
菲利普斯曲線的美國摺疊:美國經濟軟著陸?
陳稻田:市場擔心美國經濟滯漲,也就是菲利普斯曲線可能變得垂直,這是否屬於反應過度?
2023年3月27日
唯其簡單,才成複雜——談宇宙唯一極簡規則
盛洪:宇宙萬物,從最簡單到最複雜,從超弦到人類智慧,都服從唯一的一個極簡行爲規則。因此,「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2023年3月9日
厲以寧先生二三事
王軍:驚悉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先生不幸逝世,深感悲慟。一幕幕往事在腦海中浮現,雖時光荏苒,多年過去,但畫面依然十分清晰。
2023年3月2日
厲以寧去世,帶走一個時代
徐瑾:厲以寧提出股份制改革,觸及到了經濟與社會的根基。作爲改革時代標杆,一個時代似乎真的隨他而去。改革或會逆轉,但師道永存。
2023年3月1日
當音樂遇到經濟學
王軍:經濟學家很早就關注到了音樂問題。100年前,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在其傳世之作《經濟學原理》中多次提到音樂。
2023年1月29日
「毫無犯錯的餘地」:日本央行下任總裁面臨嚴峻挑戰
黑田東彥的繼任者必須引導日本經濟走向利率正常化。
2023年1月26日
永遠要回到亞當•斯密
徐瑾:閱讀不是終點,只是起點,經典與大師,始終是最值得託付的依靠。站在斯密之類大師肩頭,我們更可能看到經濟學的全貌,明白理解當下。
2023年1月9日
張維迎:憶諾獎得主詹姆斯•莫里斯
張維迎:莫里斯教授總是告誡學生,搞研究,要想大的幹小的,這與胡適「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意思差不多。這樣的方法由他自己實踐,就是最好的經濟學。
2022年12月23日
足球可以改善國家認同感?
王軍:研究發現,當國家隊贏得比賽勝利後,那些長期在種族、語言或區域緊張狀態中掙扎的國家往往會擱置前嫌,再次匯聚。
2022年12月19日
徐瑾書單:大國與大師
徐瑾:今年談經濟,技術細枝末節已無關緊要,一些更基本的問題橫亙在理論與現實之間,我們應迴歸經濟根本與大師經典。
2022年12月16日
退出的重要性被低估了
我們太過固執,即使在我們很清楚自己犯了錯誤的時候,也會對某個想法、工作或浪漫的伴侶固執堅守。
2022年11月5日
書評:自由市場——政府與經濟之間的界限
科根:政府在一國經濟中應扮演多大的角色?在政府和民營部門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可能是經濟成功的關鍵。
2022年11月2日
伯南克的諾獎難題:均衡模型與次貸危機
陳稻田:伯南克的學術研究對次貸問題能提供更多幫助嗎?也許不大。金融危機是現金流機器的問題,危機後討論最多的經濟學家是明斯基。
2022年10月19日
給政府的徵稅指南
哈福德:300年的歷史告訴我們,稅收會改變人們的行爲,政府在設計稅收時要謹慎,爭取讓稅收促成有益社會的行爲改變。
2022年10月19日
經濟學如何解釋旅行?
王軍: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爲人們日後尋覓歲月痕跡,進而感知時間提供了線索。或許,這是很多人愛上旅行,甚至欲罷不能的原因。
2022年10月13日
伯南克獲獎,我們並未遠離金融危機
徐瑾:作爲曾經全球最大央行話事人,伯南克獲得諾獎有什麼意義?下一個危機遠比你想像地接近我們,美國及全世界並未遠離後危機時代。
2022年10月11日
前美聯準主席伯南克因對銀行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與另外兩名美國經濟學家共同獲得該獎項,以表彰他們對銀行作用的研究。
2022年10月10日
拉里·薩默斯:中國未來幾年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這位曾擔任美國財長的著名經濟學家認爲,英國的經濟不穩定可能會具有「傳染性」。
2022年10月7日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4年11月16日
2.
川普新政,中美如何應對?
3.
習近平告訴拜登中國願與川普合作
4.
魯比奧:一個勤政能幹的參議員
5.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已做好應對川普上臺的準備
6.
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做什麼?
7.
川普的勝選或使G20倡議陷入混亂
8.
如何降低報復社會的惡行,從唯物史觀、自然法到功利主義和集體主義
9.
中國努力與川普政府班子的潛在人選取得聯繫
10.
「機器人革命」迫使中國勞動力作出改變
|‹
上一頁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