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生物技術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2023年度報告
創投新模式:立足當下 改變未來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生物技術
關注
抗癌藥首錄收入 樂普生物迎收成
這家主攻抗體偶聯藥物的藥商首次錄得銷售收入,準備踏入收成期。
2023年3月23日
把基因組編輯放出籠子前必須先確立規則
阿胡賈:改變人類DNA爲治療疾病帶來了希望,但也引發了公平獲取等問題。
2023年3月15日
科學家:基因療法價格過高,迫切需要降低
基於人類基因組編輯的療法已取得驚人的進展,但每個病人的治療價格可能高達200萬美元。
2023年3月9日
「新冠紅利」曇花一現 康希諾另覓新跑道
這家國產新冠疫苗主要供貨商,因疫情放緩導致「新冠紅利」消失,去年業績打回原形。
2023年3月9日
科學家希望利用人腦細胞實現「生物計算」突破
科學家提議開發由人腦細胞驅動的生物電腦,稱這種電腦的效能可以超過矽基機器,而消耗的能量要低得多。
2023年2月28日
對外授權訂單縮水 復宏漢霖「出海」遇阻?
這家創新藥企業的一項授權合作的最高收入將會減少,爲股價帶來負面影響。
2023年3月5日
噬菌體:抗生素之外的另一選擇
隨著抗生素耐藥性不斷蔓延,噬菌體可能是應對細菌感染的另一個重要工具。
2023年2月8日
劍橋新創企業在動物糞便中尋找下一個新冠疫苗
DIOSynVax利用動物糞便中發現的病毒基因序列來開發疫苗,以預防未來的大流行病。
2022年4月19日
嬌生與兩家中國生物技術公司談判合作
這家美國製藥商先前與傳奇生物的合作取得成功,兩家公司合作開發的癌症細胞療法最近獲得美國監管機構批准。
2022年3月7日
美國情報官員警告關鍵行業企業提防中國
美情報機構正在聯繫商界,提醒他們在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等領域與中國往來的風險。其負責人強調,並沒有告訴企業勿同中國做生意。
2021年10月25日
中國生物科技製藥:從模仿到創新
巴拉德:中國生物製藥行業有著光明的前景,預計不久之後中國在新藥領域就會完成從模仿者到開拓創新者的轉變。
2019年10月12日
中資湧入美國生物技術新創企業
今年上半年中國風險資本對美國生物技術公司的投資已超出去年全年水準。這一動向迄今未受美國監管者關注。
2018年7月2日
中國產疫苗首次獲得國際認證
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的乙腦疫苗獲得世衛組織的「預認證」
2013年10月10日
50 Ideas:高產農業
綠色革命爲亞洲數百萬小農戶帶來了高產雜交種子和其他高科技、集約化種植技術。許多亞洲國家已由糧產量僅夠維持自身消費的國家,轉變爲糧產量有富餘的國家。
2013年9月17日
序言:做出巨大貢獻的製藥業
製藥業支撐了藥物的商業化,爲大幅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做出了貢獻。但大型藥商也淪爲自身成功的犧牲品。
2013年9月16日
50 Ideas:現代藥品與生物技術
大型藥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熱衷於收購生物技術企業,單克隆抗體和其他生物藥品爲製藥業注入了一針重要的「強心劑」。
2013年9月16日
投資者再度看好生物技術股
那斯達克生物技術指數今年迄今上漲43%,遠遠超出美國基準股指標普500的漲幅18.6%
2013年7月31日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4年11月16日
2.
川普新政,中美如何應對?
3.
習近平告訴拜登中國願與川普合作
4.
魯比奧:一個勤政能幹的參議員
5.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已做好應對川普上臺的準備
6.
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做什麼?
7.
川普的勝選或使G20倡議陷入混亂
8.
如何降低報復社會的惡行,從唯物史觀、自然法到功利主義和集體主義
9.
中國努力與川普政府班子的潛在人選取得聯繫
10.
「機器人革命」迫使中國勞動力作出改變
上一頁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