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環境

聯合國核監督機構批准福島核汙染水排海

雖然國際原子能總署表示福島排海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但中國和南韓均表示強烈反對。
2023年7月4日

報告:2022年熱帶森林遭毀面積同比增加10%

去年全球範圍內相當於瑞士國土面積的森林覆蓋遭到毀壞,巴西是毀林面積最大的國家。
2023年6月27日

專家:對海洋的認知與藍色金融投資仍遠遠不夠

中科院院士戴民漢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目前最先進的資訊和製造科技仍對海洋有顯著的認知不足,金融槓桿也沒有投入到海洋領域。
2023年6月27日

各國在減少塑膠汙染的條約內容上存在分歧

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希望建立一個自願體系,讓各國能夠制定自己的規則。
2023年6月5日

煤改十週年,中國農村清潔供暖進展如何?

牛雨晗:爲讓農村居民負擔得起暖氣,政府亟需精細化清潔供暖補貼政策,考慮集中供暖的潛力,推進建築節能改造。
2023年5月28日

長城舉報比亞迪,對行業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劉遠舉:同爲行業中人,大家都是專業的,也明白業內的潛規則、各種黑幕。所以,來自行業內部的監督往往更能針對問題要害。
2023年5月28日

政治阻力阻礙布魯塞爾的綠色議程

歐盟委員會主席表示,歐盟需要評估其消化多項新環境法的能力。
2023年5月16日

「玩火」:深海採礦倒計時引發環境擔憂

隨著7月最後期限的臨近,聯合國支援的監管機構成爲圍繞太平洋深海未來的爭論的中心。
2023年4月25日

從俄亥俄州事件比較中美環境應急的異同

劉伊曼:面對重大環境事件,美國聯邦環保局在響應機制啓動、環境監測、汙染賠付和資訊公開等方面的做法,爲中國環境應急提供了一個樣本。
2023年4月9日

挪威礦商:深海採礦對歐洲能源轉型至關重要

洛克海洋礦業公司董事長稱,面對中國主導電池金屬供應鏈的現實,有爭議的深海採礦有望幫助英國和歐盟展開競爭。
2023年4月3日

聯合國終於達成保護海洋的公海條約

經過激烈談判,聯合國終於達成《公海條約》,目標是到2030年保護30%的國際水域。
2023年3月6日

ESG和企業戰略

劉勁: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其實是順勢而爲,在損失短期利益的情況下爲企業贏得了長期的競爭優勢。
2023年1月5日

ESG熱現象背後的冷思考

鄭志剛:ESG應該成爲一家企業根據長期發展戰略與短期經營目標的平衡自行做出的選擇,而不應成爲企業類似於納稅一樣的社會責任。
2022年12月7日

研究:地球發出「求救信號」

世界氣象組織發現,過去8年有望成爲有記錄以來最熱的8年,海平面也在加速上升。
2022年11月7日

環境局不作爲,英格蘭的河流將付出代價

由於監管機構缺乏資源,汙染者很少受到懲罰。
2022年11月6日

氣候峯會在即,可口可樂塑膠使用量引發質疑

最新數據顯示,許多大公司近年來提高了非回收塑膠的使用量,包括聯合國氣候峯會贊助商可口可樂,以及沃爾瑪和百事公司。
2022年11月2日

相比沉浸於虛擬世界,都市人也會深深依戀自然

張樂愚:從山間露營到城郊種田,對於健康和療愈的重新認識,正在不斷啟用現代都市人身體裏的「野性」。
2022年10月28日

書評:《被放大的慾望》

袁漪琳:「時尚是骯髒的」,最「可持續」的做法是不買任何東西,但這是不可能的。《被放大的慾望》一書試圖給出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
2022年10月10日

英倫的熱浪下 人們如臨大敵

張璐詩:直衝40攝氏度的高溫讓英格蘭上下如臨大敵,面對酷熱洶洶而來,一向愛談論天氣的英國人如何保持淡定?
2022年7月20日

心靈的革新:在藝術與科學的引領下

黎蓉:沒有個人內在世界的變化,就不會有外在世界的變化;沒有集體的變化,個人的變化也沒有意義。
2022年7月15日

盛夏的回憶

鄭靜:過去的夏天同樣酷熱難當,但人們總是會爲記憶加上一層層的濾鏡,放大那些自在美好的細節。懷舊似乎也成了最好的消暑方式。
2022年7月15日

美國最高法院:環保局無權規定減排指標

大法官們裁定,美國國家環保局在1970年成立時沒有在減排方面獲得國會特別授權,如此重大的決定要由國會本身作出或由其專門授權。
2022年7月1日

高溫難耐?這只是開始

庫柏:氣候變化導致高溫天氣越來越頻繁,更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受影響最爲嚴重。這只是大自然清算的開始。
2022年6月29日

比亞迪汙染風波讓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面臨更大阻力

在數月的封鎖導致產銷量下滑後,中國汽車行業正試圖重整旗鼓。比亞迪在此時遭到調查,對該行業是個打擊。
2022年6月7日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