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央行

螞蟻上市暫停:科技無限,金融有界,監管有度

李楠、陳開宇:螞蟻集團每股68.8元的價格合理嗎?螞蟻應該受到金融監管嗎?金融中介爲什麼賺錢?需要從金融機構特殊性入手,理清螞蟻定位。
2020年11月18日

數位幣:前路仍漫漫

胡月曉:多國央行開展數位幣試點,表明技術體系已基本成熟;數位幣的大規模運用是否做好準備?傳統貨幣演化到數位幣的道路仍很漫長。
2020年10月28日

人民幣:短期聽「故事」,長期看時代

胡偉俊:經歷了低通膨和強美元的十年之後,未來又會怎樣呢?是否會出現弱美元和再通膨的全球大勢,將是決定人民幣長期走勢的關鍵。
2020年10月27日

馬雲演講:「確定」和「不確定」

周浩:馬雲演講引發爭議,討論變得熱烈且割裂。如果從一個宏觀角度來看,馬雲的看法中存在著「確定性」以及「不確定性」,如何區分二者?
2020年11月2日

馬雲刷屏:「新」金融與「老」監管,誰對誰錯?

徐瑾:馬雲演講刷屏金融圈。中國是否不存在系統性金融風險?新金融如何監管?直接判斷對錯動機,意義不大,我們更應該思考背後趨勢和大背景。
2020年10月26日

全球印鈔時代:錢,是如何印出來的?

徐瑾:印錢就是貨幣的擴張。法幣時代,錢更多不是央行印的,而是商業銀行創造的。按照貨幣內生觀點,不是存款創造貸款,而是貸款創造存款。
2020年9月18日

後印鈔時代叩問貨幣本質

徐瑾:貨幣不僅能操縱個體命運,也可以主宰國家前途。在後印鈔時代,要回答貨幣是什麼,可能需要藉助歷史去追溯其起源。
2020年9月10日

寬鬆已成西方央行「鴉片」

胡月曉:西方貨幣寬鬆,制止了金融恐慌,穩定了市場,而且還「製造」了資本市場的「繁榮」。寬鬆貨幣就如西方經濟發展的鴉片,戒掉何易?
2020年9月1日

用央行數位幣推廣人民幣國際化,是好主意麼?

夏樂:憑藉在行動支付優勢,中國央行數位幣躋身世界前列;但DC/EP在國際上的推廣,可能引發貨幣主權爭議,令其他國家產生不必要的戒心。
2020年7月30日

論刺激經濟,中國央行的選擇多於美聯準

科爾:隨著美股飆升,美聯準收穫了掌聲,但中國央行在沒有藉助非常規政策的情況下,正在成功地推動經濟復甦。
2020年7月22日

央行如何應對當前危機?

戴維斯:在很多發達經濟體的利率接近零下限之際,各國央行透過擴大資產負債表活動的規模、範圍和風險來遏制危機。
2020年7月15日

忘記MMT吧,赤字貨幣化與直升機撒錢有什麼不同?

何曉貝:央行長期持有大規模國債、央行向政府提供直接融資、 以及「直升機撒錢」,都不能於與央行爲政府赤字買單的「貨幣化」混淆起來。 
2020年5月27日

忘記MMT吧,赤字貨幣化與直升機撒錢有什麼不同?

何曉貝:央行長期持有大規模國債、央行向政府提供直接融資、 以及「直升機撒錢」,都不能於與央行爲政府赤字買單的「貨幣化」混淆起來。 
2020年5月27日

央行數位幣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陳建奇:世界主要國家對數位幣一直持矛盾心理。從央行數位幣披露資訊來看,更多具有象徵意義,而非實際意義。
2020年5月13日

美聯準的大膽實驗

陳稻田:此次疫情救助,美聯準已經深入到社會的中小企業和家庭;美聯準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央銀行,法治是經濟達到高水準發展的基石。
2020年5月12日

央行的性格

周浩:放眼全球,主要央行都有自身的獨特性格。中國央行難以捉摸,保持一定程度的神祕感,事實上可以增加在關鍵時刻的博弈能力。
2020年5月7日

新冠疫情加快去現金化進程

柯恩:新冠疫情推動了數字支付的使用,各國央行發行數位幣並建立數字個人賬戶的想法變得越來越吸引人。
2020年5月6日

Libra的退與DCEP的進

程實、高欣弘: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升維競爭,也將是數字經濟時代下的綜合國力之爭,核心在於貨幣支付與多樣化數字服務的結合。
2020年4月27日

Facebook縮減數位幣Libra願景

Libra協會公佈經過大幅縮減的「Libra 2.0」,不再計劃創造由一籃子貨幣支援的合成代幣,以安撫抱有戒心的監管機構。
2020年4月17日

疫情之下不應倉促推出數字金融措施

卡敏斯卡:爲了抗擊疫情,一些非常規做法被擺上檯面,央行數位幣值得探討,但未經充分試驗和評估,不能倉促推行。
2020年4月16日

中美經濟政策語境:市場的寓意

周浩:疫情威脅下,美聯準採取了「all in」的危機處理模式;未來中美經濟政策的演化會走向何方,存在怎樣的互動,帶來怎樣的影響?
2020年4月14日

各國央行須與財政部門協作抗疫

希爾德布蘭德:面對新冠疫情,各政府將推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自然災害救助計劃,而各央行需要確保利率不會不受控制地上升。
2020年3月26日

伯南克、葉倫:美聯準必須減輕疫情對經濟的長期破壞

伯南克、葉倫:美聯準已出臺措施穩定金融市場,恢復其正常運轉。但更重要的是,要採取更多舉措,避免疫情對經濟造成長期破壞。
2020年3月20日

新冠疫情也是一場突發經濟事件

沃爾夫:作爲最後的借款人和消費者,政府必須發揮作用,支撐家庭收入、保障企業免受需求崩潰的影響,防止經濟陷入蕭條。
2020年3月19日
|‹上一頁‹‹5354555657585960616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