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做空

天合化工否認賣空報告指控

這家中國內地企業被做空機構指控誇大盈利並將關聯方列爲客戶
2014年9月11日

天合化工遭遇空頭攻擊

一個名爲「匿名分析」的團隊稱天合化工涉嫌欺詐,後者稱保留採取法律行爲的權利
2014年9月3日

不要抓光「股市啄木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以侵害商譽爲名,打擊有關公司的負面新聞、嚴查做空者,在中國股市有蔚然成風之勢,但剝奪質疑者的生存空間,並不會提升市場信譽。
2014年8月13日

表外資訊披露:中概股的軟肋

長江商學院張維寧:中國概念股仍頻受做空機構的獵殺,與在資訊披露上不了解美國股市的遊戲規則有關。很多企業以爲透過審計就萬事大吉,忽略了表外資訊的披露。
2013年11月18日

全球套利交易步入下坡路

FT專欄作家錢塞勒:隨著新興市場國家採取措施防範本幣升值及美元和新興市場利差縮窄,做空美元的套利交易正在減少。
2013年5月8日

幼稚的「做空中國」陰謀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影響股市的最關鍵因素在於基本面,基本面良好,做空自然只能是曇花一現。很難說「做空中國」導致了股市下跌,也許是4兆後遺症導致了投資者信心不足。
2013年5月6日

做空者只是看上去很壞

FT專欄作家哈福德:做空者期待壞事發生,有動力斥巨資去揭破欺詐,因此他們更有可能及時發現壞訊息。研究表明,禁止做空會產生反效果。
2013年2月21日

投機者大舉做空英鎊

因英國經濟疲軟和信用評級可能被下調,對沖基金和投資經理紛紛拋售英鎊
2013年2月18日

康寶萊引發基金巨擘多空對戰

在比爾•阿克曼的Pershing Square對康寶萊發起做空攻擊之後,丹•勒布旗下基金披露持有這家保健品直銷商8%股份
2013年1月10日

渾水做空中概股引發質疑

渾水公司靠做空多家中國上市公司而聲名鵲起,但許多上市公司成爲渾水攻擊目標後,仍然保持著活力,甚至日益興旺,這使投資者產生質疑:賣空者在追逐利潤時,是否有時也會犯錯?
2012年12月19日

如何反擊做空者?

出乎意料的是,直接起訴做空者的公司並不多。谷歌前中國業務主管李開復則採取了不同的反擊策略:他成立了一個指責做空者「惡意扭曲事實」的網站。
2012年12月19日

Lex專欄:渾水做空奧蘭有戲嗎?

渾水公司一向善於對中國公司出手,這次卻把矛頭對準一隻新加坡藍籌股,而且還是淡馬錫持有六分之一股份的奧蘭公司。
2012年11月28日

Lex專欄:渾水、奧蘭都該質疑

渾水公司指控新加坡大宗商品交易商奧蘭後,投資者應該對該公司打個問號。但渾水的目標是從奧蘭的股票和債券價格下跌中獲利,它的數據也並非毫無瑕疵。
2012年11月28日

換個角度看渾水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裘伯純:渾水的獨特定位,來自創辦人卡森•布洛克的獨特背景,特別是他在中國連續創業的背景。渾水可謂卡森最適合的創業方向,他如何成爲真正的中國通?
2012年8月2日

做空者瞄準香港中國概念股

繼許多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因欺詐指控而股價大跌或退市之後,做空者將注意力轉向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概念股。渾水公司的布洛克認爲,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香港上市公司遭到欺詐指控的重創。
2012年4月12日

轉融通將改變A股盈利模式

申銀萬國桂浩明:中國融資融券業務業已開展三年,受限制度設計並未真正體現做空功能。轉融通使得融券理論上不存在瓶頸,其發展將促成新的股市走勢和盈利模式。
2012年2月7日

全球最大宏觀對沖基金賣空獲暴利

布勒旺霍華德基金押注於全球經濟放緩,三週斬獲近15億美元
2011年8月26日

歐洲考慮出臺賣空禁令

以遏制近期股市的暴跌;各國看法不一,法國支援,英國反對
2011年8月12日

國際評級機構不懂中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與歐美的上市公司與市場研究者雞同鴨講。在做空中國概念股得手之後,歐美研究機構再接再厲,但他們離開了中國的現實,陷入了臆想的境界。
2011年7月19日

做空中國難持久

澳新銀行劉利剛:「做空中國」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基本面因素支撐。因此,做空中國應該是短期和狂風暴雨式的,將很快失去市場情緒的支撐。
2011年7月15日

波頓中國基金虧本賣出部分股票

透過買殼方式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近期屢屢受到欺詐指控
2011年7月15日

做空風險來襲

招銀國際資產管理聯席董事鄭磊:中國概念股被做空僅是「做空中國」的一部分;應注意的是中國面臨被長期做空的風險。
2011年7月14日

中國概念股「帶病留洋」?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馬方業:任何企業都能上市,但時間會證明一切。部分中國企業爲上市而上市,在美國市場引發了一場關於整個中國概念股的誠信危機。
2011年7月14日

中國公司到美國鑽空子?

人們往往認爲,美國市場監管嚴格,企業治理強於新興市場。情況並非如此。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多在開曼羣島或英屬維爾京羣島等地註冊,利用當地法律逃避監管。
2011年7月13日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