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債券

巴菲特:債市投資者面臨「慘淡未來」

90歲的波克夏哈薩威掌門人在年度致股東信中寫道,眼下債券不是理想投資對象,而投資者追逐高風險債務的行爲尤其令人擔憂。
2021年3月1日

FT社評:市場需爲通膨上升做好準備

通膨預期上升對宏觀經濟是一件好事,但習慣了低利率、低通膨的金融市場可能發生動盪。
2021年3月1日

受國債動盪拖累 那斯達克指數下挫3.5%

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快速上升令許多基金公司措手不及,追隨趨勢的對沖基金以及抵押貸款債券的傳統買家本週紛紛進行對沖操作。
2021年2月26日

美國國債在週四遭大舉拋售後企穩

在週四經歷了去年3月以來最嚴重拋售後,週五美國國債在歐洲交易中價格回升。投資者越來越擔心美國和其他央行會收緊貨幣政策。
2021年2月26日

Lex:如何應對疫情緩和後的信貸變奏?

疫情同時塑造了經濟的冬眠與寬鬆的市場。已經有市場人士開始擔憂,後疫情時代的臨近會否觸發新的連鎖反應。
2021年2月25日

澳前財長:當心股市回調

科斯特洛表示,爲緩解疫情出臺的經濟刺激舉措正在助長泡沫,許多領域的資產價格不可持續。
2021年2月25日

債券投資者遭遇2015年來「最慘」開年表現

全球債券收益率上漲反映出,經濟刺激計劃和疫苗接種將造成嚴重的通膨壓力。
2021年2月24日

債券交易終於被拖入數字時代

威格爾斯沃思:債券交易電子化如今已經成爲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但它的發展也存在限制,它很難全面提高債市的流動性。
2021年2月23日

通膨預期攀升導致美國科技股大幅下挫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週一下跌2.5%。所謂的「Faang」股票均現重挫,有投資者稱這可能是一場遲來的調整的開始。
2021年2月23日

新冠疫情迫使債券交易電子化

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債券電子交易就已經在興起了,但疫情期間交易員居家辦公無疑加速了這一趨勢。
2021年2月19日

分析:美國債券拋售引發股市動盪警告

投資者表示,如果美國國債收益率快速上升,美股牛市將會受到威脅。
2021年2月18日

Lex專欄:中國公司債是否會出現違約潮?

中國公司債市場正出現不祥跡象,逾7兆元人民幣的在岸債券將在今年到期,其中近五分之一屬於資產負債表不穩健的公司。
2021年2月5日

阿里巴巴計劃發行美元債券 籌資50億美元

此次發債將成爲中國規模最大的美元債券發售之一,儘管中國監管機構正在對該公司進行反壟斷調查。
2021年2月3日

投資者對股市泡沫前景感到焦慮

股市的飆升與業餘投資者所展開的瘋狂投機激起了市場資深人士的擔憂,他們擔心這是一個可與過去一個世紀任何泡沫相匹敵的泡沫。
2021年1月26日

華爾街擔心拜登就任後美中緊張持續下去

儘管很多華爾街人士認爲中國崛起將帶來投資機遇,但華盛頓方面發出的最新對華政策信號似乎表明,美中經濟和技術對抗將持續。
2021年1月25日

負利率時代,債券還值得投資嗎?

溫凡:絕對收益的高低,並不意味著投資回報的高低。債券基金經理並不是簡單地將符合條件的債券,按照收益率越高越好的標準選擇。
2021年1月22日

市場漸入「溫水煮青蛙」模式

投資者越來越能忽視警告信號,就如同在一鍋慢慢加熱的水中的青蛙,但目前市場中有一些異常的現象值得關注。
2021年1月21日

信貸市場面臨風險

目前存在大量樂觀情緒的信貸市場就像一座積木塔,如果央行不再爲其提供重要支撐,這座塔可能會開始搖晃。
2021年1月18日

達里奧:中國將爭奪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橋水基金創辦人告訴FT,2020年對於中國金融市場是「決定性的一年」,優異的經濟表現給中國帶來1兆元人民幣投資流入。
2021年1月11日

「藍潮」襲來將提振再通膨交易

隨著民主黨控制白宮和參衆兩院,投資者紛紛押注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將增加支出以刺激美國經濟,進而提振全球經濟和通膨。
2021年1月8日

洪灝:中國A股行情遠沒有結束

中國2021年上半年經濟數據會非常亮眼,這種預期也在資本市場有所反映,表現爲那些對經濟週期敏感的板塊及資產類別大幅回暖。
2021年1月1日

全球投資者大舉投資中國證券

隨著中美關係趨於平靜以及中國經濟實現復甦,2020年外國投資者大舉購入價值超過1兆元人民幣的中國股票和債券。
2020年12月15日

永城煤電的倒下發人深省

永煤鉅額債券違約引發了其他地方政府控股企業的一連串違約,也推翻了投資者長期以來認爲政府會爲國企託底的假設。
2020年12月9日

債券違約潮考驗中國固定收益基金市場

中國政府已表示不會再幫助陷入困境的國有債務人,但隱性政府擔保體系的終結,讓投資者難以爲信用風險定價。
2020年12月7日
|‹上一頁‹‹89101112131415161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