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中國外交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2023年度報告
創投新模式:立足當下 改變未來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中國外交
關注
重新看待中美關係
中國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於軾:中美在歷史上並無太多結怨,卻有很多利益共同點。中美關係現狀基本是1949年之後出現的。回顧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清醒認識。
2012年4月17日
美中能否和平共處?
FT總編輯巴貝爾:歷史學家將會提出一個問題:美國重返太平洋,是否標誌着美中緊張關係不可逆轉地升級?古往今來,現有大國不能容納崛起中的大國,或者崛起中的大國不能適應現有格局,從來都是衝突的源頭。
2011年11月22日
太平洋世紀屬於誰?
FT專欄作家戴維•皮林: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提出「太平洋世紀」的概念,表明美國決心迴歸太平洋地區。然而,美國主導該地區的日子不復存在,中國已從沉睡中醒來,美中之爭在亞太地區開始了。
2011年11月18日
中國公共外交應國退民進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中國公共外交戰略務必「國退民進」,即政府首先需要退一步,頂多提醒每一個公民抱有一顆「自覺」的心,促使民間進一步。
2011年11月17日
美國重返亞洲不能無視中國利益
FT社評:美國在戰略和經濟層面重新參與亞洲事務將受到普遍歡迎,但如果美國罔顧中國利益,那麼它重新參與亞洲事務的衝動可能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2011年11月16日
約旦和中國向阿薩德施壓
中國意外表態支援阿盟暫停敘利亞成員國資格
2011年11月15日
中國當不了歐洲「救星」
布魯塞爾當代中國研究所霍爾斯拉格:溫家寶訪問歐洲期間,中國與英、德等國簽署了鉅額經貿協議。但指望中國把歐洲救出經濟困境的想法並不利於歐中關係。
2011年6月29日
溫家寶訪德期間中德達成多項協議
協議總價值150億美元,包括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和開發碳捕獲系統
2011年6月29日
中西對壘之外的衝突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強國,常常聯手挑戰西方霸權,但新興國家之間的矛盾,往往比它們與西方之間的矛盾更深。
2011年6月20日
中國否認對南海安全構成威脅
國防部長梁光烈在香格里拉對話上堅稱中國謀求「和平發展」
2011年6月7日
巴基斯坦與中國走得太近?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巴基斯坦可能會成爲第一個從美國陣營轉投中國陣營的戰略中樞國家,但這可能並不閤中國政府的心意。
2011年5月30日
中越南海爭端再次升溫
越南國家石油公司聲稱,中方用船隻騷擾該國石油勘探船,甚至割斷電纜
2011年5月30日
FT社評:世界舞臺上的中國
隨著中國融入全球經濟,中國無疑將會尋求保護本國利益。從某些方面說,中國加大國際參與是可喜的,世界也需要爭取中國參與對話和國際承諾。
2011年5月24日
巴基斯坦請中國建海軍基地
巴基斯坦已請求中國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建設一座海軍基地。一名巴基斯坦高官表示,這個海軍基地將讓中國艦船未來經常靠泊,並讓他們在印度洋地區的艦隊在此進行修理和維護。但這一計劃可能會引起印度和美國的警覺。
2011年5月23日
中國的熊貓外交
大熊貓一直被中國當作在國際上施展軟實力的使者。中國副總理李克強近日訪歐期間租借給愛丁堡動物園的大熊貓,對於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又有何啓示呢?
2011年1月25日
李克強:中國同世界共成長
正在英國訪問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爲FT撰文:世界和平是中國實現小康的重要條件。中國發展也有利於世界和平;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作爲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之一,中國主張在發展中調整改革國際政治經濟秩序。
2011年1月10日
中國邀請南非加盟「金磚四國」
中國外長楊潔篪上週表示,「金磚四國」已接納南非爲該組織正式成員
2010年12月27日
溫家寶的喜馬拉雅使命
週三抵達新德里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希望,中印兩國關係將更多地由經濟擴張來驅動。但對於領國的迅速崛起及其在周邊國家輻射的力量,印度仍然疑慮重重。
2010年12月16日
氣候談判的陽謀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易鵬:低碳陰謀論流傳甚廣,甚至成了發展中國家在坎昆氣候談判中死活不肯做出讓步的重要指導思想。
2010年12月1日
不應妖魔化中國
美國卡內基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裴敏欣:縮小西方與中國的認知鴻溝,需要雙方都付出努力。總體上說北京方面可以做得更多,比如允許媒體客觀報導,但西方在批評中國時應更講究策略,並儘量從中國視角看待問題。
2010年11月30日
中國崛起的障礙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中國的崛起常常顯得如此不可避免,以致人們很容易就會忽略橫亙在其前進道路上的種種障礙。
2010年11月30日
亞洲國家向美國靠攏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中國語氣越強硬,其鄰國就越急於靠攏美國。難怪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稱,她感覺自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歡迎。
2010年11月25日
金正日的兩張王牌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北韓透露核設施以及砲擊南韓島嶼,旨在提升金正恩地位,並把美國拉回到談判桌前。對此,南韓和西方政府幾乎沒有「拆招」。
2010年11月25日
中國結束「韜光養晦」?
隨著中國在外交上表現得更加自信,亞洲其它國家日益擔心:中國正利用其經濟實力擴大政治和軍事影響力,這種焦慮情緒給了美國重返亞洲的機會。
2010年11月17日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4年11月16日
2.
川普新政,中美如何應對?
3.
習近平告訴拜登中國願與川普合作
4.
魯比奧:一個勤政能幹的參議員
5.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已做好應對川普上臺的準備
6.
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做什麼?
7.
川普的勝選或使G20倡議陷入混亂
8.
如何降低報復社會的惡行,從唯物史觀、自然法到功利主義和集體主義
9.
中國努力與川普政府班子的潛在人選取得聯繫
10.
「機器人革命」迫使中國勞動力作出改變
|‹
上一頁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下一頁